楊矗
一焕刮、原文
第五章天道非“人道”(題目為學(xué)而觀復(fù)所加)
天地不仁舶沿,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配并,以百姓為芻狗括荡。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溉旋?虛而不屈畸冲,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观腊,不如守中邑闲。
二、譯文(意譯)
天地?zé)o所謂仁愛梧油,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用草扎成的狗一樣“麻木不仁”苫耸;圣人以天道為法,也把百姓當(dāng)成芻狗儡陨。你看天地之間不是就好像一個大風(fēng)箱嗎褪子?你怎樣地“以空使空”地使用它,它都不會不夠用迄委,而且越鼓吹使用它褐筛,它的能量反而越有增無減。但是你若妄用你的主觀意志叙身,卻只會加速減少你可從中獲得的能量渔扎,因此不如老老實實地守持這“中空”的法則來依道而行。
三信轿、釋詞
仁:《說文解字》釋為:“仁晃痴,親也。從人财忽,從二倘核。”本義為以人道待人即彪,即講仁愛紧唱。用于道德范疇指人與人互相友善活尊;又引申指同情,憐憫漏益。
芻:本義為割草蛹锰,引申為喂牲口的草〈掳蹋“芻狗”指用草扎成的狗铜犬。
橐龠:“橐”,本義為一種無底的袋子轻庆,盛物時須用繩捆扎住兩頭癣猾。又特指古代冶煉鼓風(fēng)用的裝置∮啾“龠”纷宇,本義為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可吹奏龙屉∧耪常“橐龠”連用指燒火鼓風(fēng)的“風(fēng)箱”,橐即風(fēng)箱转捕,龠即風(fēng)箱中的吹風(fēng)管作岖。
虛:本義指古人穴居的廢窯包,即廢墟五芝,此處用其引申義:使空痘儡,空起來。
屈:本義為尾巴盤曲于身后枢步,此處用其引申義:缺欠沉删,虧,虧損醉途。
愈:本義為病好轉(zhuǎn)矾瑰,此處作副詞,表示:越發(fā)隘擎,更加殴穴。
言:本義為吹奏樂器,引申指說货葬,陳說采幌。
數(shù):本義為查點,計算震桶。此處指su(四聲)休傍,通“速”,指快速或加速蹲姐。
窮:本義為達(dá)到盡頭磨取,此處指用盡人柿,使盡。
中:本義為氏族社會的徽幟寝衫,引申指與四周顷扩、上下距離相等的部位;或兩端之間的位置慰毅;或指不偏不倚等。
四扎阶、闡解與應(yīng)用
此章仍然是一面講道的特點汹胃,一面講如何“用道”,依次講圣人如何“用道”东臀,一般人又應(yīng)該怎樣“用道”着饥。它共有以下要點:
1道非“道德”
《老子》的“道”不是講仁愛友善或是非善惡的倫理學(xué)、道德學(xué)的概念惰赋,即我們一般所熟悉的社會生活領(lǐng)域的“道德”宰掉,這種道德是人際間共同約定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具有合乎人性赁濒、保護人文秩序的價值功用轨奄,而《老子》的道則是“宇宙級別”的,它高于人際社會拒炎,是指客觀的宇宙法則挪拟,天地萬物的大規(guī)律,它不講人情击你,不講偏私玉组,而是完全按照運動、平衡丁侄、循環(huán)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大宇宙法則運行的惯雳,在《莊子》則把它比喻為:天道、大道鸿摇、真宰石景、天鈞、天倪户辱、道樞鸵钝、天平、天地等庐镐。
此章開宗明義恩商,明言“天地不仁”,即天地本不遵依什么人間規(guī)范必逆,天道非人道怠堪,它自有其高于人類社會的“宇宙法則”或“天地規(guī)律”揽乱。
《莊子·天道》篇里提出了“天道”、“帝道”粟矿、“圣道”三個不同級次的概念凰棉,有助于我們理解此處的“不仁”之“天地”,《莊子·天道》說:“天道運而無所積陌粹,故萬物成撒犀;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掏秩;圣道運而無所積或舞,故海內(nèi)服。明于天蒙幻,通于圣映凳,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邮破,昧然無不靜者矣诈豌。”“積”在這里指“停滯”抒和、“止息”矫渔;“六通四辟”指六合四方,即全方位构诚“稣叮《莊子·天道》認(rèn)為帝道、圣道皆來自于天道范嘱,天道的本質(zhì)是不斷運行而不停息的“無為而無不為”送膳,即“夫虛靜、恬淡丑蛤、寂漠叠聋、無為者,萬物之本也受裹÷挡梗”“以此處上,帝王棉饶、天子之德也厦章;以此處下,玄圣素王之道也照藻⊥嗫校”故“靜而圣,動而王幸缕,無為也而尊群发,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晰韵。”即遵天道而居于上位者是帝王熟妓、天子雪猪,居于下位者是玄圣素王;依道而守靜者為圣起愈,依道而追求在社會上建功立業(yè)(外動)者而為王只恨。但其基本精神都應(yīng)該是“樸素?zé)o為”的,這才是天下之“大美之境”告材。
《莊子·天道》也把“天道”稱為“天地”:“夫天地者坤次,古之所大也,而黃帝斥赋、堯、舜之所共美也产艾。故古之王天下者疤剑,奚為哉?天地而已矣闷堡“欤”即天地是自古以來最高、大杠览、上的存在者弯菊,是黃帝、堯踱阿、舜等圣人所共同崇尚(贊美)的目標(biāo)管钳。所以后來古代君王治理天下,都干了些什么呢软舌?不過是順乎天地法則而行罷了才漆。
《莊子》的“天道”或“天地”就是《老子》此章“天地不仁”之“道”(宇宙法則)。
“道”在中國文化中有很多含義:①道路佛点,路程醇滥;②方向,目標(biāo)超营;③方法鸳玩,技藝;④規(guī)律演闭,事理不跟;⑤思想或?qū)W說體系;⑥道德船响,道義躬拢;⑦原則躲履,規(guī)矩;⑧言說聊闯,談?wù)摴げ拢虎帷独献印分暗馈钡取?/p>
“道”在《道德經(jīng)》中差不多共有四層意思:第一,從來源或原因上看菱蔬,道是萬物的總根源篷帅;第二,從本質(zhì)上看拴泌,道是萬物的本質(zhì)或本體魏身;第三,從事物運行變化的必然性上看蚪腐,道是萬物存在箭昵、變化的總規(guī)律;第四回季,從實踐應(yīng)用的方法和智慧看家制,道是人們對待世界、為人處世的總法則泡一〔梗或者說道是萬物之根、之本鼻忠、之法涵但。而“德”則是人對道的掌握,“德”者得也帖蔓。德字原來寫作“悳”矮瘟,即道在人的心中的意思,即心里得道才是真正的得道讨阻。因此芥永,道和德原本是一回事,區(qū)別只在于道為體钝吮,德為用埋涧;道是抽象的,德是具體的奇瘦。
《老子》的“天地不仁”之“天道”棘催,亦可說是天的視角、宇宙視角耳标,或上帝視角醇坝,是迄今為止人類文化中的最高視角,它對人類文明,對人的視聽言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猪,即凡事都要用宇宙之“天道”來衡量画畅、來要求,比如天人合一宋距、生態(tài)平衡等價值目標(biāo)即是轴踱。它確立的是“宇宙人”的“天地人格”,追求的是人格宇宙和自然宇宙的完美統(tǒng)一谚赎,是天地大美的至真至善至美之美淫僻。也是我們今天最需要重新認(rèn)識和確立的頂級價值目標(biāo)。
2中空之道
此章把道比喻為“橐龠”壶唤,把道之運動雳灵、功用,比喻為風(fēng)箱的鼓吹闸盔、抽動和無窮盡的“氣能”悯辙、“動勢”,而風(fēng)箱正是以“中空”為用的迎吵,橐龠或風(fēng)箱如果沒有了它的“中空”結(jié)構(gòu)笑撞,也就失去了其奇妙之神力、神功钓觉。
橐龠或中空結(jié)構(gòu)當(dāng)然都是比喻,是在強調(diào)道具有無限的根源性的生產(chǎn)活力坚踩,它的“中空”意味著它具有可涵括一切的可容荡灾、可納、可承瞬铸、可載的最大的“框架結(jié)構(gòu)”批幌,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制度、體制嗓节、機制等一樣荧缘,是決定事物的那個“基礎(chǔ)”或“根據(jù)”。
俗話說:虛懷若谷拦宣;宰相肚里能撐船截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鸵隧;胡適也說過: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等等绸罗。你能容人嗎?度量大豆瘫、寬宏大量珊蟀,這“可容性”正是《老子》之道的一大特征,它具有最大的“可容性”外驱,它可大到無邊無際育灸,無窮無盡腻窒,其至深處則是那個無限的“虛無”。只是它并不僅限于空洞的“虛無”磅崭,反而卻是天地萬物之大有世界所從而生儿子、所由而出的總根源。是故绽诚,一個國家典徊,一個社團,一個個人恩够,有沒有這“可容性”和“可產(chǎn)性”的“中空結(jié)構(gòu)”卒落,便非常重要,因為它是生命蜂桶、活力之母儡毕。
崇尚中空結(jié)構(gòu),在《老子》形成了一些具有“空間性”的特殊喻象扑媚,比如橐龠腰湾、山谷、旋渦之水流疆股、女陰费坊、門、車轂旬痹、戶牖附井、室等。
3氣化之道
中空的風(fēng)箱不是為空而空的两残,它的空全在于為了更好地推送“氣流”以形成一種“氣力”永毅,是故《老子》的橐龠之喻就具有“氣道”之內(nèi)涵,這顯示出它與崇尚陰陽二氣的《易經(jīng)》之“同源”性人弓。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它的“道”也是一種“氣化之道”沼死,即視陰陽二氣之交融化生為天地萬物之根源的“天地觀”。
氣是傳統(tǒng)中國哲學(xué)崔赌、美學(xué)的一個基元性的總原型意蛀、總范疇,這是因為它是一種既實又虛的感性物質(zhì)峰鄙,具有無遠(yuǎn)弗屆的彌漫性浸间、生命性、活力性或可聚可散的靈活性吟榴、動態(tài)性魁蒜,可彌漫充塞于天地之間盒卸,天然地符合中國文化把天地生命化和追求天俄认、地海蔽、人相統(tǒng)一的天人合一大世界觀念和理想的要求撼嗓,但它又畢竟太物質(zhì)化、太感性细移、太具體了搏予,不具有更理想的抽象概括力,故又被以善于權(quán)變的實用理性為特征的中國哲學(xué)思維所巧妙地“生發(fā)演化”為一個十分多樣的“氣概念群”弧轧,使它呈現(xiàn)出“一身而多相”的“家族”形態(tài)雪侥,比如在我看來,它的形而上形態(tài)就是《老子》的“道”精绎,形而中形態(tài)是“意境”速缨,形而下形態(tài)則是“象”,如宋代哲學(xué)家張載就說過:“凡象代乃,皆氣也旬牲。”
當(dāng)然它也是充實于《老子》“橐龠”之內(nèi)的那個“實體”搁吓,而在生活中原茅,我們做人講志氣、正氣堕仔、浩然之氣擂橘、骨氣、氣度摩骨、氣概贝室、氣質(zhì)、靈氣等仿吞,作文講氣韻、氣勢捡偏、氣象等唤冈,也都是與《老子》的“氣道”一脈相通的∫埃《莊子·知北游》也說:“人之生你虹,氣之聚也。聚則為生彤避,散則為死傅物。”“故曰:‘通天下一氣耳琉预《危’”
“天地不仁”之“道”也有氣的稟賦,它像氣那樣包裹天地,充塞宇宙卒暂,化生萬物啄栓,鼓動人神。
4忌主觀妄為
那么如何達(dá)到道的境界呢也祠?此章講圣人是可以像道那樣按宇宙大法則而行的昙楚,那么一般人呢?《老子》從反面發(fā)話诈嘿,說:“多言數(shù)窮堪旧,不如守中〗毖牵”“多言”也是個比喻的說法淳梦,實指人對自己主觀意志的“偏愛”、“倚重”遂蛀,或?qū)儆凇芭沙勺尽碧房纭ⅰ奥斆鞣幢宦斆髡`”那樣的“機心”、“小聰明”或“主觀意志”李滴,因為“言為心聲”螃宙,故“言”在這里就可代表著人的“弄巧”之“機心”∷鳎“多言”之“多”是在強調(diào)這“言”的程度谆扎,實喻人的欲望、動機已達(dá)偏頗之境芹助。再說得直透一點兒堂湖,“多言”就是指人與道相違的“主觀妄為”,其結(jié)果則是迅速地枯竭状土、衰敗或歸于滅亡无蜂。
5守中為要
“多言”的反面是“守中”。
“中”原是原始部落的“族旗”蒙谓,后演變?yōu)樵瓌t斥季、標(biāo)準(zhǔn),或事物的中心累驮、中點酣倾,同時也有符合的意思。故這里的“守中”就應(yīng)該有兩層意思:①《老子》的“道”就是居中而兩兼的谤专,如它既有又無躁锡,既實又虛,既靜又動置侍,既無為又有為映之,即道的實質(zhì)就是“中”拦焚,就是“平衡”,因此它才是“天鈞”惕医、“天倪”耕漱、“天平”,所以“守中”就是堅守“天道”抬伺。②“中”即符合螟够,指“合于道”,符合道的原則峡钓、道的標(biāo)準(zhǔn)妓笙,以道的尺度為尺度。
或者簡便一點能岩,“守中”就是“守道”寞宫,就是依道而行的意思。而道的原則是什么拉鹃?“無為而無不為”辈赋,或如天地大橐龠:生氣流動,元氣鼓蕩膏燕,神氣淋漓钥屈,氣象無邊。當(dāng)然坝辫,還一定應(yīng)該明白的是篷就,其中的“真宰”則正是那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天地大法則:如運動、平衡近忙、循環(huán)……
《莊子·天道》篇有言:“夫帝王之德竭业,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及舍,以無為為常未辆。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余锯玛;有為也鼎姐,則為天下用而不足「瘢”故以“無為”而“有為”才符合“天地不仁”之宇宙法則。
我們需要時刻清醒的還有:我們的言行是否符合這個“法則”饭尝?是否依道肯腕、“守中”?要知道钥平,能“守中”才能如橐龠那樣“虛而不屈实撒,動而愈出姊途。”讓我們都能自覺地時時以“橐龠”自勉自勵知态。
五捷兰、心得妙語
大道無私情,只按法則行负敏。此則非彼則贡茅,天地為元宗。芻狗為“物喻”其做,橐龠尚“中空”顶考。動能豈無盡?一氣可貫通妖泄。機心必為拙驹沿,妄為定“數(shù)窮”。做人有大要蹈胡,“守中”才能贏渊季。
2016年9月12日星期一
(更多精彩文章請用微信搜索我的微信公眾號:“學(xué)而觀復(fù)”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