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邏輯上來講媒楼,萃取的方法和崗位勝任力建模的邏輯是差不多的,都是從崗位工作分析入手,而如果在萃取過程中再加一個KSA的萃取的動作澄步,理論上也是可以完成勝任力建模的。
但實操過程中搂捧,幾乎沒有企業(yè)會這樣做驮俗,原因主要有一下幾點:
1.經驗萃取聚焦于完成任務所需的流程、步驟與行動允跑,以及這些流程步驟的邏輯王凑、做出某種動作的決策的依據與思考過程(注意,這里不是提取KSA)聋丝。而勝任力建模更多提煉的是KSA索烹,以及這些KSA下能夠完成的行為動作,并不會再往下提煉認知過程弱睦!
2.有一種可能性百姓,就是將崗位進行徹底分析,拉取崗位所有任務况木,并將任務下的所有場景繪制出來垒拢,再通過萃取技術將隱性經驗萃取出來,倒推這些經驗應該具備的KSA火惊,然后進行整合求类,也能形成崗位勝任力模型。但一般一個崗位有75-125個任務屹耐,每一個任務下面有3-7個步驟尸疆,意味著每個任務下面可能存在3-7個場景,也就是說一個崗位有225-875個場景惶岭,你對每個場景進行萃取然后倒推KSA寿弱,進而進行整合,在任何一家企業(yè)都可能耗不起這樣的時間和精力按灶,這個比做一個勝任力建模項目症革,成本上要貴多了。
3.方向和著眼點上也有不同鸯旁,勝任力建模是基于現(xiàn)在和未來地沮,所以它的KSA要求具備一定的前瞻性,可能在現(xiàn)階段并不需要具備那么多KSA羡亩。而最佳實踐萃取本質對經驗的萃取,是復制成功危融,這意味著經驗萃取是基于過去畏铆,它提煉出來經驗乃至KSA都是為了完成既有工作任務而,無法支持未來可能出現(xiàn)變革后的工作任務吉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