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精進第193天】
最近兩天做早餐驶鹉,室友都會滿心歡喜轰驳,覺得一天都會很幸福眯娱。
前段時間都是她做早餐礁苗,后面有時候會說,“感覺又回到了以前和同學住的時候徙缴,基本都是我一個人做……”
按照以前的模式试伙,我看待她語言的角度,會覺得是一種“抱怨”于样,但學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疏叨,開始新角度的審視,對方說出這些話穿剖,背后的需要是什么蚤蔓?
我覺察她需要我參與或者做早餐。因為她時間也挺忙糊余,她說有時候利用煮紅薯玉米等著水開的時間會把衣服給洗了秀又,以此節(jié)約時間。
所以我開始行動啄刹,改變自己日更的時間涮坐,先做早餐再寫文章。以滿足她的需要誓军,希望她不用那么趕袱讹,好好的吃一頓早飯,同時也通過行動讓對方感知我對她的關心和在意。
有一次我把雞蛋放在一個小籃子里捷雕,這樣拿出來比在袋子里更方便椒丧,當我開始用語言告訴她這個事情鼻百,還沒說完恩尾,對方說,“這樣的小事你就不用和我說了……”
當時我內(nèi)心想咸包,咋沒什么耐心聽我把話說完……
后面在房間又突然和我說浦译,“其實你做了什么棒假,我基本都知道。比如你把桌子收拾整齊了精盅,你掃地拖地了……”
再過后帽哑,我發(fā)現(xiàn)她是一個觀察力比較強,喜歡看對方做了什么的人叹俏,只要做就好了妻枕,她知道,這就是她的需要粘驰,她需要看到一個人的行動非簡單的話語屡谐,如果說多了還會覺得“煩”。
非暴力溝通認為蝌数,對他人的指責反映了我們遇到了挫折——他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需要愕掏。
其實不僅是“責怪”他人是需要沒得到滿足,自責也是尚未滿足的需要的可悲表達顶伞。
經(jīng)常責備自己亭珍、強迫自己將使我們“更像椅子而不像人”。
言下之意是:“我的行為不符合我的需要枝哄。”我相信阻荒,如果我們專注于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以及得到怎樣的滿足挠锥,我們就更有可能從自我評價中獲益。
所以以往看待“責怪”會覺得是一種抱怨侨赡,有時候也確實是一種抱怨蓖租,而抱怨是耗能量的事情,最佳面對抱怨的方式是羊壹,遇到困難可以解決就去解決蓖宦,解決不了就承受。
現(xiàn)在會多一個角度油猫,去理解對方語言模式(或指責或憤怒或難過等)背后的需要是什么稠茂,或者自己語言模式背后的需要是什么。
從理解需要的角度再去看這個事情,世界又會不一樣了睬关。
以往遇到抱怨诱担,元認知能力會啟動,提醒自己對方開啟抱怨模式了电爹,能夠遠離就遠離蔫仙,遠離不了就聽聽,然后該干嘛干嘛丐箩,直接忽略對方的種種情感和需要摇邦。
現(xiàn)在面對抱怨,會去觀察對方的何種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屎勘,還有就是照顧對方的情緒施籍,當他人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對方就會比較開心和舒適挑秉。
路還長法梯,室友也對這本書挺感興趣的,說可以一起閱讀這本書犀概,一起操練書里面的方法立哑,一邊實踐一邊學習,不亦說樂乎姻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