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體性意識的萌發(fā)搀缠,開始于寫作。
印象中近迁,我從三年級有寫作文的課業(yè)開始艺普,“你寫得不錯”的評價從未停止。但我一點也不喜歡考試要求的命題作文鉴竭,有太多條條框框的限制歧譬,且話題總是那些,沒什么新意搏存。
我喜歡漫無目的地寫作瑰步,總覺得那才是真正的交流與觸發(fā),是屬于我個人的印記璧眠。從這個意義上缩焦,我對于“自我”的認知早已開始。為什么同樣是寫作责静,在框架內(nèi)的寫作才是正經(jīng)事袁滥,框架外的就是無病呻吟?且這種期待灾螃,是我無法抑制的沖動题翻。
從日記到公開寫作,我并不是沒有遇到挫折腰鬼。我曾不理解嵌赠,我只是把我的心里話表達出來塑荒,為何在他人看來,我是在制造矛盾姜挺,指摘他人齿税?當我用新傳的視角觀測,我才恍然初家,當人內(nèi)傳播向外蔓延偎窘,意味著互動反饋機制已經(jīng)觸發(fā)。很多事情你怎么想或許沒那么重要溜在,但你把想法放在他人的眼睛下陌知,會被認為在試圖表達什么。
因為你主觀意圖是不可知的掖肋,但行動是可見的仆葡。當你的行動產(chǎn)生了一定的連貫反應時,被問責也是情理之中志笼。而我的不理解沿盅,只是因為我對自我的在乎,遠遠大于外界的關注纫溃。
當我開始反思腰涧,我的結論便是,我的自我意識太強烈了紊浩。當外界聲音不足以說服我窖铡,抑或是無法在聲量上壓過我的自我意識,就很容易滑入我的主體性范疇坊谁。這種生活方式之所以能夠存在费彼,當然有支撐,而“導演請發(fā)問”的這起播客口芍,提供了啟發(fā):
01 自我的另一面箍铲,是極致主體性的建構
00后為何偏愛“純粹的個人表達”?因為長期被壓抑在宏大敘事與集體觀念里鬓椭,一旦反噬來臨颠猴,這種對純粹自我的渴望便噴涌而來。
這背后小染,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境構建翘瓮,那便是:00后這一代,普遍是物質豐盈下成長的一代人氧映。有道是春畔,飽暖思淫欲脱货。當一個人堅信自己無論如何都能活下去岛都,不會餓死律姨,更大的困難就只有思想上的虛無感。
有一句俗語描述這種狀態(tài)臼疫,或許不恰當择份,但很貼切,“吃飽了閑的”烫堤。年輕人的自我荣赶,來源于家庭的底氣,“大不了回家多雙筷子”鸽斟,總不至于餓死拔创。
正因如此,“躺平”這個新詞富蓄,才會在今天流行起來剩燥。
這固然有就業(yè)環(huán)境不容樂觀,社會轉型陣痛不止的社會經(jīng)濟因素立倍,但更重要的是灭红,00后的父母可以支撐且部分家庭是愿意的,且00后的成長環(huán)境令其對于“服從性測試”并不感冒口注。
說到這变擒,我突然想起湖南人性格的四句諧語,“不怕死寝志、耐得煩娇斑、吃得苦、霸得蠻”澈段∮撇耍“霸得蠻”的另一面,是只要能活下來败富,什么都能干悔醋。正因如此,有一句戲言兽叮,湖南土匪多芬骄。
這當然是環(huán)境下的產(chǎn)物。湖南多山地丘陵鹦聪,再矮的山账阻,不去跋涉征服,也無法跨越泽本;守著片寸土地淘太,能活著,卻也不見得能多富足。在起伏不定的丘陵地帶蒲牧,“山窮水復疑無路撇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總會時不時冒出來冰抢。
每次回家,站在家門口看著對面山上的樹木燥狰,我都有一種恍惚:我不是大山里的人棘脐,因為交通還算便利,想要走出去并不是什么難事龙致;可我又與山如此之近蛀缝,近到“鳥語花香”的幻境一次次打破,我能更直觀地感受到被共居打擾的復雜情緒目代。
這種糾結的情緒屈梁,在我個人的認知上同樣如此:我關注鄉(xiāng)村,不僅僅是因為我從這里而來榛了,更重要的是在讶,我在爺爺奶奶的身上,看到了另一種完全不同于學校教育提供的精英樣本霜大。
雖然他們一生沒賺多少錢构哺,也沒啥社會榮譽,可他們努力耕耘的狀態(tài)战坤,常常令我思考:為什么只有走進城市曙强、坐在辦公室的人,才算是有出息途茫?而依靠自己的勞動碟嘴,自給自足,獲得生活幸福感的生活囊卜,為何不被推崇娜扇?
我希望他們的生活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勞動報酬错沃,但我又的確不懂鄉(xiāng)村(哪怕我生長在這里18年),所以我對鄉(xiāng)村有一種想要融入雀瓢、卻又有些不適應的拉扯感捎废。
這些矛盾,并不大致燥,卻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直到有一天遇見了濕潤的土壤排截,逐漸生根發(fā)芽嫌蚤,成了我停留的一個個觸角。
從這個意義上断傲,我的確是幸運的脱吱。那些拉扯,都成為了書寫另一個故事的養(yǎng)分认罩,滋養(yǎng)著我一步步向前箱蝠,勇敢而大膽地去解鎖更多的可能性。
而這一切的起點垦垂,是自我被激活宦搬,是主體性的建構〗俎郑可當個人意識與環(huán)境發(fā)展產(chǎn)生激烈碰撞后间校,人又開始何去何從呢?
02 擰巴的直觀體現(xiàn):離職博主的愿與難
離職博主页慷,無疑是碰撞后的一種實踐模式憔足。
人會在不同程度上高估自己的能力,總覺得離了這地酒繁,還有別處等待自己綻放光彩滓彰。可商業(yè)化的路徑州袒,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揭绑。換而言之,“早九晚五”的坐班是被驗證的常態(tài)化路徑郎哭,而離職博主的所謂自由背后洗做,意味著自負盈虧的“小型創(chuàng)業(yè)”之路。
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彰居,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诚纸,自以為是別人主人的人,卻比別人更是奴隸陈惰∑枧牵”當每個人都只看自己的局限毕籽,關注另一種生活樣態(tài)的優(yōu)勢,也不自覺地陷入了另一種自傲中井辆。
唯有自我無法復制关筒,其他的都可以有替代。正因如此杯缺,人們對于生活的小確幸才越發(fā)關注蒸播,對于情緒價值的滿足才越發(fā)期許。因為欲望總是難以滿足萍肆,唯有自我的價值落點夠穩(wěn)袍榆、咬住了青山,“任爾東西南北風”塘揣。
離職博主回歸職場包雀,曾一度成為平臺的熱點。離開時亲铡,轟轟烈烈才写;回歸時,亦是喧囂奖蔓。你方唱罷我登場赞草,唯一的贏家就是流量機制本身。對于博主如此吆鹤,對于個人而言房资,亦是。
服從于資本的邏輯檀头,是因為你只能在其中找到生機轰异;跳出資本的游戲,是因為你難以在其中尋到自己的希望暑始。而你搭独,才是最關鍵的那部分。即廊镜,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牙肝,你期待什么樣的生活?
也許嗤朴,人就是需要反復被標記配椭,被關照以及被期許,一個環(huán)境里呆久了雹姊,就是想去另一個地方看看股缸。
正因如此,“旅游興吱雏、百業(yè)旺”綜合帶動效應才如此強烈敦姻●常“你眼中的茍且,是他人心中的詩和遠方”,矛盾卻又那么地合理。
話說回來掏婶,我覺得生活真的很奇妙。我就像在丘陵上種樹的農(nóng)人门怪,總覺得自己種完這片可能就這樣了,待要結束時,又看到另一片等待耕耘。
這種起伏不定的狀態(tài)礼华,一定令我困擾,正因如此龄捡,我也時常反思,情緒太多是不是也意味著背囊更重慷暂,無法真正意義地輕裝上陣聘殖?
或許,這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嘆息所在行瑞,能讓你有武器去對抗奸腺,卻也拖慢了你的腳步。
03 被看見的渴望血久,在00后群體中格外明顯
00后群體為何有如此強烈的“被看見的渴望”突照,固然是溫飽后的精神世界渴望得到滿足,更重要的是氧吐,網(wǎng)絡給予的“麥克風”溫養(yǎng)了他們的表達意識讹蘑。
這世界很大,限制也無法不在筑舅,正因為同好的抱團取暖座慰,才令我們感受到所謂的“不正常”也是可以被尊重翠拣、被看見以及被理解的版仔。而這種不被理解的常態(tài),才加速了“被看見的渴望”误墓。
換而言之蛮粮,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中,文化需求與民眾意識常常被忽視谜慌。我們用幾十年走過了其他國家百年的騰飛之路然想,代價便是觀念繁雜叢生。
當00后走入社會欣范,面對的是完全不同于父母輩的生活方式又沾,然集體意識又要求我們像父母輩一樣生活弊仪,成了巨大的割裂。
在這場拉鋸戰(zhàn)下杖刷,互聯(lián)網(wǎng)年輕人的顯性聲音励饵,與線下生活里父母輩的顯性聲音,經(jīng)由一次又一次的觀念交鋒滑燃,由此將“被看見的渴望”逐漸落實到個人的自我期許役听、理想生活愿景。
這當然是時代的產(chǎn)物表窘,卻也不是“代溝”二字可以簡單厘清的議題典予。而我的輸出,也不過是基于個人經(jīng)歷延展的片面之言乐严。畢竟瘤袖,一個標簽的撕下,往往是另一個標簽的顯現(xiàn)昂验。我們每個人捂敌,都逃不開標簽的標記,只能通過標簽印證與反印證既琴。共勉占婉。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化橙Cena”(ID:xuannuan-weiguang),作者:化橙甫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