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誅九族”的罪名是古代族誅連坐的刑罰呐芥。什么是九族呢白华?就是從當事人起,往上數(shù)四代而至高祖贩耐,往下數(shù)四代而至玄孫弧腥,這八代人,如此再加上自己這一代潮太,正好是九族管搪。
所謂“誅九族”虾攻,就是將這九代人殺得干干凈凈,一個不留更鲁。按常理說霎箍,誅九族是將當事人和其親屬殺光,直到殺無可殺澡为,已經(jīng)算是刑法之極漂坏。但是明成祖朱棣卻發(fā)明了“誅十族”。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媒至,他并非馬皇后所生的嫡子顶别,但在諸子中,要數(shù)他的樣貌秉性最像乃父拒啰,所以最得朱元璋的喜愛驯绎。
2
可惜,因為投錯了胎——或說投晚了胎——他沒能做到太子的位子谋旦,這位子由他的長兄朱標坐了剩失。
朱標為人溫厚恭謹,對兄弟也友愛照顧册着,被朱元璋目為守成之君的不二人選拴孤,所以朱棣雖然略有不服,但也沒什么機會甲捏,于是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藩王演熟,戍守北京城去了。
后來朱標因病身死摊鸡,留下了一個兒子朱允炆绽媒。說實話,朱元璋不是沒有考慮過在諸子中再選一個繼承人免猾,甚至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讓朱棣繼承大統(tǒng)是辕。
3
不過,朱允炆與父親朱標實在太像猎提,他們一樣的溫厚获三,一樣的仁愛,最重要的是锨苏,允炆長期生活在祖父朱元璋的身邊疙教,對他十分孝敬。
朱元璋老了伞租,他實在是需要有個孫子在身邊承歡膝下贞谓,所以他簡直離不開允炆,最后也自然而然地將大位傳給了他葵诈,這就是建文帝裸弦。
允炆年幼祟同,政治上并不成熟,才干也不如叔叔朱棣理疙,可是他是名正言順的九五之尊晕城,號令天下,而朱棣不過是偏居一隅的北國藩王窖贤。
4
所以他雖然看不上這個侄子砖顷,對他不服氣,倒也沒有妄興篡逆的念頭赃梧,他的后來的造反滤蝠,實際上乃是“逼上梁山”,不得已而為之槽奕。
因為允炆身邊的齊泰几睛、黃子澄等人不斷地強調(diào)房轿,如今藩王遍天下粤攒,正如漢初的時候,乃是有重演“封建”囱持、裂土分疆的危險夯接。于是大力攛掇允炆削藩。
允炆然其計纷妆,于是給削掉爵位盔几,入罪下獄的藩王一個接一個,看的北邊的朱棣膽戰(zhàn)心驚掩幢。不得已逊拍,朱棣終于起兵造反。
5
剛開始际邻,以一隅敵全國的朱棣屢戰(zhàn)屢敗芯丧,因為他手上的籌碼實在太少了。不過因為建文帝不懂武略世曾,所以中央軍的指揮調(diào)度屢屢出現(xiàn)重大失誤缨恒,所以才給了朱棣機會,而丟了天下的建文帝則不明下落轮听。
當了皇帝骗露,朱棣開始對原先反對他的人進行大清洗。如齊泰血巍、黃子澄等人都采取誅族刑罰萧锉,而抵抗最久、屢屢將朱棣打敗的鐵鉉則給割下耳鼻述寡,毀壞肢體柿隙,又將他的尸身投入油鍋玫恳,慘不堪言。
齊泰等人的妻女也給朱棣沒為官妓优俘,供士卒隨意凌辱京办。但是,齊帆焕、黃等人的遭遇惭婿,與一代名士方孝孺比起來,已經(jīng)是不幸中的大幸叶雹。
6
原來财饥,方孝孺才名響遍天下,朱棣也十分愛惜折晦,不忍殺害钥星。而方孝孺的正直名聲也可以給自己的新政權(quán)加分,于是百般拉攏满着∏矗可是,方孝孺對這些都不為所動风喇。
朱棣對他說宁改,我本無心于皇位,現(xiàn)在打入南京魂莫,不過是效法周公輔佐成王而已还蹲。孝孺抬頭瞪視:“成王在哪里?”這成王自然是指建文帝耙考。朱棣做無奈狀說:“他已經(jīng)不見了谜喊。”孝孺仍不肯罷休倦始,接著問:“為何不立成王之子斗遏?”朱棣說:“他并無后¢购牛”
孝孺上前一步最易,大喝道:“那成王的弟弟呢?”朱棣的耐性終于消失殆盡炫狱,冷然道:“這是朕的家事藻懒,不勞你來多心!”于是叫他起草登位詔書视译。
7
沒想到方孝孺只是寫了“燕王篡位”的四個大字嬉荆。朱棣問:“你不怕我殺了你?”孝孺說:“你殺了我酷含,我也不會與你同流合污鄙早⊥艏耄”朱棣冷笑道:“哪有那么容易,我要誅你九族限番,讓你看著自己的親人一個個慘死身前舱污!”孝孺怒喝:“你便誅了我十族又怎樣?”
這句話引了一個大災難弥虐,心狠手辣的朱棣果然誅了他的十族扩灯。這第十族哪里來呢?原來就是方孝孺過往的好友霜瘪。在朱棣稱帝的第八天珠插,他特意在南京的聚寶門設(shè)刑臺,開始誅殺方孝孺的十族颖对。
方孝孺一代國士捻撑,對自己的死根本不放在心上,但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友在自己面前給人誅殺缤底,心里之痛實在難以述說顾患。
8
不過,他并沒有屈服于朱棣的淫威训堆,只是等著自己死亡那一刻的來臨描验,對他說白嘁,那已是解脫坑鱼。
方孝孺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絮缅,哥哥方孝聞早年已經(jīng)病逝鲁沥,而弟弟方孝友卻給押赴刑場。不過耕魄,方孝友并不怪罪哥哥画恰,反而在死前不斷地安慰開釋。
這次大屠殺一共持續(xù)了七天吸奴,死者多達八百余人允扇。最后一個死的當然是方孝孺,他大罵不止则奥,嘴巴給朱棣割裂至耳考润,又給割下舌頭,處以凌遲读处。
9
人之所以為人糊治,不在于其生命的長短,而在于其有所堅持罚舱,為自己的信念努力奮斗井辜,不屈不撓绎谦。
方孝孺忠于建文帝,也許不過是對帝王的愚忠粥脚,但他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窃肠,這就是他的一寸誠之所在。
方孝孺是讀書人刷允,手無縛雞之力铭拧,但他內(nèi)心的力量不知比那些貪生怕死、賣主求榮的壯漢要強大多少恃锉。(來源: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