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乍一聽到上級單位準備抽調(diào)基層單位某某同志的意向,都不免心驚负饲。仔細想想堤魁,其實本身是件好事兒,不管對員工個人還是對基層來說返十。對個人而言妥泉,既是對其以往工作的肯定,也是一個面對更多元化的挑戰(zhàn)洞坑,面對更廣闊的成長空間的機會盲链;對基層而言,有人走必定會有新人來迟杂,注入的新鮮血液肯定會給團隊帶來活力和激情刽沾,當然也有文化的碰撞。但是每當舊同事離開的時候排拷,也必然在基層留下一個缺口侧漓。這個缺口是否能由新同事填補上,能否填補到位监氢,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填補到位布蔗,這才是我擔心的原因。今天浪腐,我又要擔心了纵揍,因為小白要走了。
每一個人在團隊中都有既定的位置议街,就像一架機器中的一個部件泽谨。在機器運轉(zhuǎn)的時候,缺少一個部件,短時間內(nèi)都要暫停一下隔盛。如果是通用螺絲犹菱,換一顆擰上就是了;專用軸承就比較廢事兒吮炕,再去訂制一支腊脱,還要經(jīng)過一段或長或短的時間磨合才能基本匹配;樞紐就相當麻煩龙亲,可能要讓整個系統(tǒng)癱瘓好一陣子陕凹,直到機緣巧合天時地利出現(xiàn)另一個樞紐器件。
一個從事普通操作性事務工作的員工鳄炉,沒有特殊才能特殊資源杜耙,如果能做到兢兢業(yè)業(yè),那也就是一顆通用螺絲拂盯,替代性太強佑女,無論是主觀自愿還是客觀原因,隨時可以走谈竿,立即有新人頂上团驱,咱中國能做這種活兒的估計沒有十億也有八億,大學生還排著隊找活兒干呢空凸,如果充分市場化嚎花,沒準還是一個人力資源成本不斷下降的過程。
其實呀洲,我們每一個人出身時都只是一顆小小螺絲釘紊选,經(jīng)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培養(yǎng)素質(zhì)道逗、提升技能兵罢、修煉品性,逐漸強大滓窍,成為專用軸承而后再成為控制樞紐趣些,成長成為不可替代型人才(當然都只是相對而言,天下沒有絕對不可替代的人才)贰您。不可替代型員工要換一下得多么麻煩,管理層絕不會愿意輕易替換這類員工拢操,因為同樣從完全市場化的角度來看锦亦,這將是一個人力資源人成本不斷上升的過程。個人的價值顯然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令境。
或者杠园,有兩個問題需要我們時時審視自身,“我”是一顆通用螺絲舔庶,一個訂制的特殊型號才能匹配的專用軸承抛蚁,還是控制樞紐陈醒?“我”將繼續(xù)做通用螺絲、還是努力成為專用軸承甚至是控制樞紐瞧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