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活在長沙款慨,也跟我一樣聽收音機(jī)的話儒飒,那你應(yīng)該聽過FM101.7音樂電臺。這個電臺有一個整點(diǎn)報時的環(huán)節(jié)檩奠,所有的素人都可以報名來參與報時桩了,在報時之前他們可以說一句自由發(fā)揮的話。
在這些人里埠戳,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男生井誉,倒不是說他聲音有多好聽或者多特別,只是他說的那句話讓我深思整胃。
那句話是颗圣,“我記得曾經(jīng)有位哲人曾經(jīng)說過,人是最自戀的動物……”
聽到這句話后,我第一反應(yīng)就是哪位哲人說過在岂?我問同行的幾個朋友奔则,他們也都直搖頭,不僅搞不清是哪個哲人說過這句話洁段,還驚訝于這句話居然被某個哲人說過应狱。
后來我特地去百度了一番,良久也沒有找到確切答案祠丝,至此我認(rèn)定至少這句話應(yīng)該是他自己杜撰的疾呻。
可是如果真是這樣,問題又來了写半,既然是他自己杜撰的岸蜗,那干嘛要假托先哲之口了?難道就不能說是自己說的叠蝇?
我思考良久璃岳,大致以為不外乎兩個原因。
一曰自卑悔捶,二曰裝逼铃慷。
自卑者,總覺得自己說出的話沒有分量蜕该,說服不了別人犁柜,有時候就連自己想出來的絕妙句子也必須要說成,“曾經(jīng)有一個名人說過……”堂淡。此話一出馋缅,他便頓覺有一股強(qiáng)大的力量在給他撐腰。
想必很多人都曾經(jīng)在朋友圈里看過“馬云送給年輕人的十句話”绢淀、“王健林送給年輕人的十句話”萤悴、“莫言送給年輕人的十句話”等等這些語句,我雖然不敢百分之百肯定這些名人沒有說過這些話皆的,但是十有八九這些話都是寫這樣的文章的人憑空捏造出來的覆履,又或者確是某個名人說過,但那個名人從來都沒有說過那些話是送給年輕人的十大箴言祭务。
有時内狗,那些話真的寫得很好,即便不是馬云說出來的义锥,也絕對是妙語柳沙,但是他們總有一種人微言輕的思想作祟,到頭來把自己好好的成果讓給了別人拌倍。
而裝逼者赂鲤,就是想用哲人說過的話來顯示自己的話很有權(quán)威性噪径,自己的思想是多么的深刻,竟然能和先哲想到一塊去数初。這樣那些反駁他觀點(diǎn)的人就不得不投鼠忌器找爱,誰要是說他觀點(diǎn)錯了,那他就可以拿那個名人來當(dāng)擋箭牌泡孩,然后大喊车摄,“要批判我,先從某某名人的尸體上踏過去仑鸥∷辈ィ”
除卻讓自己和名人站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外,聊天時常常尋章摘句眼俊,引經(jīng)據(jù)典的人還能顯示出自己的博學(xué)多才意狠,你看,這么偏門的名人疮胖,這么偏門的名言环戈,我都知道,我真是一個不世出的天才澎灸。
要分辨這兩種人也很容易院塞。
自卑者向來心虛,也怕?lián)?zé)性昭,所以他們經(jīng)常說的是“曾經(jīng)有一個哲人說過……”或者“我曾在一個名家寫的書中看到過……”等等迫悠。很多情況下并非他們忘了是哪個哲人,而是根本就沒有那個哲人巩梢,或者那個哲人從來就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如果指名道姓地說出是誰艺玲,就很有可能遭來別人的詰問括蝠,而自己又沒有很強(qiáng)的辯駁能力,所以“曾經(jīng)有一個”的句式實(shí)在是太好用饭聚。如果別人不同意他的觀點(diǎn)忌警,那也別撻伐他,他只是引述秒梳,要攻擊也要攻擊那個所謂的哲人法绵,這樣他就能置身事外,明哲保身了酪碘。
而裝逼者他們往往能準(zhǔn)確地說出某句話是出自哪個名人之口朋譬,或者出自哪一本經(jīng)典名著,更有甚者兴垦,能一字不落地把原話背下來徙赢。當(dāng)然字柠,有時候他或許會記混淆,但是他必須要有一個本事狡赐,那就是無論對了還是錯了窑业,氣勢上絕對不能慫,語調(diào)一定要果決枕屉,這樣聽的人才能認(rèn)為他說的是對的常柄。
不過,也不排除他面對的人中間有飽讀詩書的拆臺小能手搀擂,但是這種情況畢竟是少之又少西潘,玩的就是心跳。賭對了哥倔,能贏得別人的敬服和稱賞秸架,賭錯了,只要再準(zhǔn)備一套圓場詞便可咆蒿。兩利的事情东抹,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
當(dāng)然沃测,也不是說所有說話時引用名人名言的人就一定是在裝逼缭黔,如果情到深處或者說話正好說到那個點(diǎn)突然冒出那么一句,那絕對是點(diǎn)金之語蒂破。只是如果不分場合馏谨,不分情境,生拉硬拽附迷,非得在話語中夾雜一兩句名言惧互,那就是典型的裝逼了。
相信我喇伯,沒有人喜歡跟一個開口閉口掉書袋的人聊天的喊儡。
說話時,莫要自卑稻据,你有自己的見解時艾猜,就大膽地說出來,并不一定要假以他人之口捻悯。畢竟思想可以雷同匆赃,但是表述方法千差萬別,你完全可以自己動動腦子今缚,用自己的話來概括自己的想法算柳,而不是執(zhí)拗地借別人的光。
同樣姓言,刻意賣弄也不可取埠居,初聞或許覺得此人學(xué)識淵博查牌,但聽久了,就會覺得此人太過膚淺滥壕。
總言而之纸颜,要好好說話,說自己的話绎橘,足矣胁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