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視頻總編輯李鑫:資訊短視頻會成為這個時代的媒體支撐
原創(chuàng)|2017-12-19 15:03:40
2017年12月8日,由《三聲》主辦的“文藝復興-2017第二屆中國文娛產業(yè)峰會”在北京舉行轩触。
梨視頻總編輯李鑫在峰會發(fā)表了主題演講家夺。
以下為由《三聲》整理后的演講內容:
今天我跟大家聊的主題是資訊短視頻會成為這個時代的媒體支撐。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話題會感覺到一些意外榨为,甚至很多人會覺得很無奈煌茴,但是無論你喜歡或者不喜歡随闺,我們確實最近兩年都面臨這樣一個變化景馁。
我是大概2014年開始介入到這種變化中的合住。
2014年撒璧,我參與創(chuàng)辦了澎湃新聞笨使,從一個紙媒轉到了新聞客戶端;去年又從新聞客戶端轉去做了一個短視頻的內容生產者繁调,在這三年多不到四年的時間里靶草,我經歷過兩次轉型。
所以從我個人感受出發(fā)奕翔,我認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讓自己職業(yè)慣性逐漸喪失派继,但是又不得不去接受的變化。這個變化最明顯的特征有以下三個:
第一驾窟,是碎片化。傳播的碎片化月培,從傳播的路徑昨稼,傳播的產品,到用戶場景寻行,全部呈碎片化狀態(tài)匾荆。
第二,是傳統(tǒng)的資訊標準被沖擊了简卧。我一直是做新聞傳播的烤芦。我深刻感受到,一些我們習以為常、使用了很多年的傳播辦法智玻,如果今天你仍然用這些辦法做傳播芙代,你會得到反效果。這個是我們很多從業(yè)者想不到的纹烹。以前一直很鄙視的一些傳播路徑,現在卻大行其道裹驰;我們原來職業(yè)新聞傳播者看不慣的傳播新聞的辦法片挂,現在卻非常流行。
第三,是主流的傳播到達效率在降低症昏。這個效率不僅僅指時間父丰,不是說你傳播得快與慢,而是你傳播的效果蛾扇,到達用戶以后會得到什么樣的反饋镀首?其實到現在為止,很多主流傳播抵達用戶以后是一個反效果更哄。盡管它傳播的是一個正面的聲音成翩,但到了用戶是反面的效果。
以上是三個特征麻敌。
我做了一個坐標系。
這個橫軸是一個內容到達變化的鏈條。從簡單的文圖閱讀到大屏視頻乙漓,然后到移動的短視頻域携。這個鏈方向明確,但是它一直在進行中的趋观,它背后的推動力實際上是用戶瀏覽方式的迭代:從60后锋边、70后到80后、90后剩辟,他們的閱讀方式全都改變了往扔。
而這個縱軸是一個內容生產的變化。第一個是最傳統(tǒng)的媒體生產方式吭服,它是組織化生產蝗罗,就是PGC,就是專業(yè)生產方式沼琉。我在報紙工作的時候用這種生產方式桩匪。它的流程是固定的,它的場景是固定的瑟慈,生產者是固定的屋匕,甚至整個的時間都是固定的,生產的內容肯定出來是沒有想象力的进泼。
第二個是在移動互聯網興起以后自媒體的傳播方式。它的結果就是帶來海量的信息绞惦,但是用戶的信息會出現信息過窄洋措,我們說的UGC就是用戶生產。
第三種生產方式是能夠克服前兩種生產方式的弊端菠发,叫PUGC滓鸠。簡單來說,生產端是用戶來生產糜俗,后期編輯和審核都是由專業(yè)的編輯者來完成的悠抹。
我隨意放置的一些形象是代表不同的媒體形態(tài)。有的媒體是一路向上的桥温,但是有的媒體有個下滑的曲線梁丘,這是為什么呢旺韭?因為我覺得所有媒體都在這個變化中進行轉型,但是轉型的結果不一樣值漫,它們有的是成功了织盼,有的失敗了。
我認為危虱,全部失敗的轉型都是媒體在生產跟到達兩個端的不匹配所導致的唐全,就是縱軸和橫軸不匹配蕊玷。
大部分媒體都把精力放在了到達這一端弥雹,專注考慮用什么形態(tài)剪勿,用什么新的呈現方式來交給用戶,但是卻很少把精力放在內容生產上厕吉。而所有成功變化的媒體赴涵,都是因為他把精力放在了生產這一端,生產和到達的這一端是匹配的扇苞。
在這個坐標軸以外有幾個顯性的變化寄纵。
第一,是內容生產的變化定踱。我是做新聞的恃鞋,所以我要扯一下調查報告。調查報道的黃金時代確實已經過去了畅哑。在座各位有些是新聞從業(yè)者水由,有的沒有從事過新聞,但是你們在讀書的時候都有自己所敬仰的報紙泥张,可能他們的黃金時代確實已經過去了鞠值。但同時彤恶,事實性的報道晌姚,包括資訊短視頻一定會興起歇竟。
比方說,我們國家某個城市發(fā)生了一場火災宝磨。大家會發(fā)現這個火災的第一個報道者不再是一個傳統(tǒng)媒體盅安,而可能是一個新媒體。它由政府的官微首發(fā)了這場火災窿祥,包括進行全球發(fā)布蝙寨,這就是一個事實性的報道墙歪,這樣的報道會越來越多。 資訊短視頻市場化的主媒體在轉型以后會把精力放在短視頻的生產上虹菲。
第二毕源,是變化傳統(tǒng)資訊標準的變化。傳統(tǒng)標準就是三個維度:深度郑藏、光度瘩欺、力度拌牲。但是現在變成了:人性、現場感塌忽、用戶獲取資訊的效率拍埠。
你會發(fā)現最近半年中所發(fā)生所有的輿論場焦點事件都與人性相關。這種標準的顛覆會帶來另外一個顯性的變化土居,就是媒體格局的變化枣购。
當都市報興起的時候嬉探,南有什么報紙,北有什么報紙棉圈。這時候大家注意到內容的(好壞)就是媒體格局的主要劃分規(guī)矩涩堤。哪個報紙的報道比較好,記者寫的文章比較好分瘾,讀者看的就多胎围,廣告客戶就多德召,你的平臺效益就比較明顯白魂。
但是當巨量的互聯網平臺興起以后,平臺占據主流了上岗,所有內容生產者都依附于平臺福荸,都愿意把內容貢獻給平臺,用在平臺的表現來衡量自己的價值肴掷。
而當資訊短視頻興起以后敬锐,它的特征就是,可變現的優(yōu)質內容在哪里捆等,平臺就在哪里滞造。這背后的原因就是優(yōu)質資訊短視頻的稀缺性。當平臺都把短視頻作為流量入口的時候栋烤,內容生產者就可以用短視頻來跟平臺進行合理的內容定價谒养,進行博弈,來獲得商業(yè)變現明郭。所以整個媒體格局會發(fā)生變化买窟。
大家會發(fā)現我反復提到短視頻,我認為短視頻是這場變化中所有變量中的定量薯定。短視頻很多東西是可以確定的始绍,其中最大能確定的東西是你所有利好的方向。
因為短視頻僅有兩個瓶頸话侄,一個是流量亏推,一個是用戶看的場景。但帶寬年堆、流量吞杭、網速、資費全部在調整变丧,用戶瀏覽新聞資訊的方式也在變化芽狗,這些東西是可期待的利好,都是基本可以確定的痒蓬。
當然我認為短視頻如果要從載體的支撐——所謂載體支撐指的是形態(tài)的支撐——要變?yōu)橐粋€內容支撐童擎,它有個前提滴劲,就是一定要進行有秩序的機構化生產。
我們現在是很注重自媒體顾复,但是我認為自媒體也應該有自己的一個完整的編輯流程班挖,你才成為機構化生產。所以我后面會講到我們現在用的一些方式捕透。
我介紹一下梨視頻主要的生產方式聪姿。我們用拍客網絡,目前有兩萬多名核心拍客乙嘀,分布在全球的520個城市末购,包括國內的兩千多個區(qū)縣。
對應回剛剛我說的PUGC模式,在用戶生產這一端著我是用拍客來完成,傳給我們磺芭,再由我們專業(yè)團隊進行包裝剪輯。我們有300多萬名公眾拍客擎场,我們和餓了么、中鐵四局等進行了簽約几莽。他們的小哥和工作人員成為我們拍客的一個基礎迅办。
拍客我們也進行了種類的劃分,包括民生的拍客章蚣、人物拍客站欺,還專門有一個戰(zhàn)地拍客,國際拍客纤垂,包括文娛矾策、環(huán)境、體育峭沦,都是根據它們的特征來進行分類的贾虽。
很多人在問,你兩萬多名拍客怎么管理吼鱼?實際上我們這個系統(tǒng)里面有七個管理的維度蓬豁,一個是認證管理,就是你進來是要有門檻的菇肃。還有求證管理地粪,有屬地管理、專業(yè)巷送、標簽的劃分,包括你的數據管理矛辕,拍客進行分級笑跛。
當然我們在拍客群中也劃分出了一些商業(yè)拍客付魔,他們能提供商業(yè)變現,以眾包模式生產廣告的樣板飞蹂,這個是我們在做的一個網絡几苍。
我們編輯部全面介入拍客的內容生產流程,梨視頻是目前國內唯一還使用三審制的一個短視頻平臺陈哑。這個讓很多人都很驚訝妻坝,因為三審制是傳統(tǒng)媒體的一個辦法,但是我們一直沿用惊窖。
因為我們做的是資訊」粝埽現在梨視頻已經上載30萬條短視頻,我們沒有一例是假的界酒,全部是真實的圣拄,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整個系統(tǒng)我們會介入毁欣。
所以我覺得經過剛才介紹庇谆,大家可以發(fā)現短視頻從一個媒體的載體支撐,成為內容支撐凭疮,進行系統(tǒng)化生產是有可能的饭耳。
但是我認為短視頻從媒體支撐,成為媒體擔當還有一定的距離执解。什么叫擔當寞肖?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媒體支撐指的是我形態(tài)支撐材鹦、內容可以支撐為主流逝淹。但是成為擔當,你的精神部分就要成為傳播的主流桶唐。
我覺得資訊短視頻的下一步機會反而是傳統(tǒng)媒體所賦予的栅葡,很多人在哀嘆傳統(tǒng)媒體的精神沒有了,電視臺也在下滑尤泽,很惆悵欣簇。但我認為我們新的機會反而是最古老的,或者是由之前的媒體形態(tài)所賦予的坯约。你要做好的資訊短視頻熊咽,它一定要是符合傳媒的倫理,繼承專業(yè)的操守闹丐,這才是一個底線横殴。
最后我想說,我不認為傳統(tǒng)媒體沒救了。傳統(tǒng)媒體的回歸是可期待的衫仑,這個回歸是專業(yè)度與價值觀的回歸梨与。
好,謝謝大家文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