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導(dǎo)讀】3.12孔子如何對待祭祀
孔子核心思想之一是禮赞警,禮的一個重要組成是祭禮材原,祭禮指的是祭天地鬼神确丢,那么孔子是如何對待祭祀的谤碳,有什么說法型豁?《論語》八佾第三篇第十二章模叙,就有所記載梁丘,原文如下:祭如在趋厉,祭神如神在缝龄。子曰:“吾不與祭汰现,如不祭挂谍。”這段話的意思是服鹅,孔子祭祀祖先的時候凳兵,就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靈的時候企软,就好像神靈真在那里庐扫。孔子說:“我若是不能親自參與祭祀仗哨,就象沒有祭祀一樣形庭。”可見厌漂,孔子如何對待祭祀萨醒,本章說了兩點(diǎn):
一、祭如在苇倡,祭神如神在
朱子注解本章引用程子之言:“祭先主于孝富纸,祭神主于敬”。祭祀祖先在于孝旨椒,祭祀神靈在于敬晓褪。祭祀祖先或神靈時,就好像祖先综慎、神靈真降臨在神位接受祭拜,又如《中庸》曰:“洋洋乎涣仿!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示惊。這里體現(xiàn)一個“真”好港,一個“敬”,要把真誠與恭敬之心貫穿于祭祀活動中米罚,不能有絲毫懈怠和疏忽大意钧汹。儒家說“修己以敬”,祭祀活動就是修敬功夫录择。儒家之所以重視祭禮崭孤,便是看重其中“敬”對于修身與教化的作用。曾子曰:“慎終追遠(yuǎn)糊肠,民德歸厚矣”。
二遗锣、吾不與祭货裹,如不祭
對于“吾不與祭,如不祭”精偿,朱子注:“言己當(dāng)祭之時弧圆,或有故不得與赋兵,而使他人攝之,則不得致其如在之誠搔预。故雖已祭霹期,而此心缺然,如未嘗祭也”拯田。也就是說祭祀是不能代替的历造,有事不能參加而派人做代表,其實是代表不了的船庇,等于沒有祭祀一樣吭产。這里說的精神與前面是一致的,體現(xiàn)了“真”與“敬”鸭轮。所以碰到要祭祀這樣重要的事情臣淤,一定要擺在第一位爭取參加,特別是主祭的人窃爷,是無論如何不能找人來代替的邑蒋。祭祀這種莊重活動,設(shè)想一下按厘,祖宗神靈都到場了医吊,如自己不在現(xiàn)場,或找人代替刻剥,其實是不敬的遮咖。本人沒親自參與的就等于沒祭祀。言下之意造虏,祭祀的真誠與恭敬之心是別人替代不了的御吞,來不得半點(diǎn)虛假。另外也要說即使你身臨其境漓藕,如果心不在焉陶珠,心不敬誠,權(quán)當(dāng)例行公事享钞,做表面功夫揍诽,做給人看,則亦如同不曾祭祀一般栗竖。
總之一句話暑脆,對于祭祀,要親自參與狐肢,要真誠恭敬添吗。
白云山人2017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