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袭艺,老師教育我們要樂于助人;父母教育我們要孔融讓梨叨粘。我時刻牢記猾编,把樂于助人當成自己行動的座右銘,期望獲得老師的認可升敲,把孔融讓梨作為與弟妹答倡、朋友、同事們互動時的底線原則驴党,希望獲得他人的贊揚瘪撇。然而,做了這些(只要別人需要一提要求,我就刻不容緩努力辦到)那些(只要是覺得弟弟需要倔既,朋友需要恕曲,我會主動放棄自己應得的利益,哪怕硬讓自己吃虧渤涌,也要達成那個“謙讓”的美名)那么多的退讓佩谣,那么多的成全,那么多的委屈实蓬,卻發(fā)現(xiàn)茸俭,我并沒有獲得我想要的認可,表揚與關注瞳秽,我的付出瓣履,也沒有獲得對方的感激與回報,甚至练俐,一切的期待都變成了我傲慢的自以為袖迎。痛苦過后,我在一次課程中幡然醒悟腺晾,原來燕锥,我這帶著期待與想要回報的心態(tài)的幫助,并不會讓對方認可悯蝉,也不能使自己獲益归形,反而,增加自己的委屈與不甘鼻由,平添他人的抗拒與厭離暇榴。我活成一根小苦瓜。
不要幫助他人蕉世,要影響他人蔼紧。
幫助他人,是因為我覺得對方需要奸例,是我主觀的認知引導我的行動。且還夾雜著在這方面我比你能干向楼,比你強的優(yōu)越感查吊。我是一個施與者,享受著自以為是的虛幻的滿足與成就湖蜕。感覺自己現(xiàn)在了道德的制高點昭抒,可以引導仇参,指點他人怕磨。本質上卻是內在的匱乏與無價值感所使肠鲫,才會想要尋求他人或者外界的認可。
影響他人氢哮。這是找回自我能量后的狀態(tài)裂七。不在刻意去做什么,明白與了悟到他人自有他的人生功課與課題捉兴,安心做個旁觀者挺好。也會因劇情互動需要始藕,甚至上演一個冷漠的親友角色江耀,平靜而抽離壁查。一切關注點,慢慢從那個你最在意嫉到,最放不下的冤家轉移到自己身上,“慎獨”也就是在人際互動中關注與覺察到自己內在情緒感受的變化,并且進一步看到自己內在覺受變化的底層認知與信念捧搞,最后,將其歸納到想要安全感狮荔,想要被認可胎撇,想要控制這三大欲望里,接著做釋放殖氏。如此晚树,不斷輪回與清理。慢慢剝離出一個更加接近本真的自己雅采。通透爵憎,清明慨亲。而后,我自然而然的喜悅宝鼓、幸福刑棵,言行舉止開始與無形中影響他人。這個狀態(tài)就是:我改變了自己愚铡,世界就變了铐望。我變成了,自得其樂的開心果茂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