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閨蜜議事群”里创夜,大家覺得“帕維爾”這個名字太拗口了,花花眼眼一上來就親切地喊“老帕”仙逻,讓人瞬間覺得還是中國習(xí)慣好啊驰吓,簡單利落好記涧尿,還親切。
于是檬贰,”老帕“誕生姑廉。
我把這個中國式名字告訴“老帕”,他問我:
What mean翁涤?
什么意思桥言?
我說:
"Pa" is a simple Pawel,"Lao" is old葵礼,“Lao Pa” means "Old Pa". In China限书,A man can call himself "Lao X" after thirty years old,this “X” can from family name or a word of first name章咧,His friends and peers can call him like this倦西,it means familiar and friendly,
"帕"就是帕維爾的簡稱,老就是“Old"赁严, “老帕”就是“Old Pa”的意思扰柠。在中國,如果一個男人年過而立疼约,就可以自稱“老X”卤档,這個“X”就是姓氏或名字中的某個字,朋友程剥、同輩就這么叫他劝枣,表示熟絡(luò)、親切织鲸。
老帕說:
Oh舔腾,so it means Chinese think they are old after thirty years old?they become old so fast搂擦,yes稳诚?
噢,那么就是說中國人認(rèn)為自己三十歲就老了瀑踢?這是不是老得太快了呀扳还?
這個問題我還真沒想過,反正“老帕”就這么叫開了橱夭。
帕維爾曾給我講解過他的名字氨距,一開始,我不知道Pawel究竟應(yīng)該翻譯成什么棘劣,帕沃俏让、帕文、帕維爾、帕佛舆驶,似乎都可以橱健。而且聰明的中國人現(xiàn)在對人名的翻譯已經(jīng)基本實現(xiàn)了音譯和意譯的完美結(jié)合而钞,比如安迪姓安沙廉,艾倫姓艾,戴維姓戴臼节,李斯特姓李撬陵,史密斯姓史,幾乎都可以找到對應(yīng)的中國姓氏网缝,但獨獨沒有姓“帕”的巨税,其實這也難怪,帕維爾本來就是名字粉臊,不是姓氏草添。
但在英文中,人們經(jīng)常用“V”來替代“W”扼仲,因此Pawel有時也寫作Pavel远寸,有點類似英文名中的Paul,比如他的一些英國朋友就習(xí)慣叫他“保羅”屠凶,可能是文化習(xí)慣的影響驰后,我總覺得聽起來還是不如“老帕”熨帖。
帕維爾就這么似懂非懂地默認(rèn)了“老帕”這個稱呼矗愧,有一天早上灶芝,我還在賴床,他已經(jīng)收拾停當(dāng)唉韭,他喊我起來吃飯夜涕。他說:
Old Xia,LaoXia属愤,Get Up and have breakfast.
老夏老夏钠乏,起床吃早餐。
我眼睛還沒睜開就在被窩里笑翻了春塌。
我說:
You can call a woman like this晓避,it's only for man。
你不能這樣叫女人只壳,只能叫男人俏拱。
他又不明白了,問:
Why吼句?this isn't fair锅必。
為什么?這不公平。
我說:
Because most of women only like “l(fā)ittle”搞隐,“young”.
因為多數(shù)女人只喜歡“小”驹愚,“年輕”。
他哈哈大樂劣纲,像是得了勝逢捺。對嘛,本來你就是“Little XiaXia”癞季,所以你教給我的知識是錯誤的劫瞳,現(xiàn)在我得把它改回來。
Little XiaXia绷柒,Get Up and have breakfast.
小夏夏志于,起床吃早餐。
噢废睦,他還要全部重新操練一遍呢伺绽。
可是,我又哪里教錯了呢嗜湃?
You never tell me it's only for man.
你沒有告訴我只有男人是可以“老”的奈应。
他說。
好吧净蚤,可到底是我教得不仔細(xì)還是他太能觸類旁通了呢钥组?
于是想起了一個和英國人的“神邏輯”有關(guān)的故事,說的是在Bristow(布里斯托)有個名叫San Giorgio(圣喬治)的公園今瀑,湖里有幾只天鵝程梦,還有很多魚,于是吸引了許多垂釣者橘荠。
他們的垂釣行為打攪到了天鵝的生活屿附。市政廳曾發(fā)出過禁止垂釣的倡議,但還是有些人不聽哥童,繼續(xù)垂釣挺份。怎么辦呢?市政廳最后決定——把湖里的魚都弄死贮懈!
他們的邏輯是這樣的:如果把魚運送到其他水域匀泊,那就必須支付高額的運費;這些魚的品種也不好朵你,還不如弄死算了各聘。他們認(rèn)為這是個省錢又聰明的辦法。
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一下抡医,如果遇到這種事躲因,各個國家的不同反應(yīng),絕對是一次民族文化大比拼,那么中國會怎么做呢大脉?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搞监,當(dāng)然是——吃掉,再把吃的過程拍成《舌尖上的中國第N季——魚的吃法》镰矿。
還有一件事琐驴,說的是在英國的達(dá)特穆爾(Dartmoor)高原,有一種高原馬已經(jīng)銳減到了三千只衡怀,正在瀕臨絕種棍矛,導(dǎo)致整個高原的生態(tài)遭到了破壞安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抛杨,當(dāng)?shù)氐酿B(yǎng)殖協(xié)會想出了一個辦法——把這些馬都吃掉!
是不是又蒙圈了荐类?為啥這次卻要吃掉呢怖现?
原來,他們的邏輯是這樣的:因為以前玉罐,馬肉一直是作為動物園的飼料屈嗤,后來,馬肉的需求量漸漸減少吊输,所以大家也就不再養(yǎng)馬了饶号。如果馬肉能在市場和餐館售賣,自然就可以有效調(diào)節(jié)供需季蚂,從而刺激當(dāng)?shù)厝损B(yǎng)馬的熱情茫船。
只想弱弱的問一句,對于英國人的這些“神邏輯”扭屁,元芳算谈,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