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如暖,斯仁至矣笆檀。
【翻譯】
孔子說:“仁德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自己愿意實行仁装处,仁就可以達到误债。”
【解讀】
修身養(yǎng)性得自覺
孔子在本章中再次強調(diào)了修養(yǎng)靠的是自覺妄迁∏薜福“仁”是內(nèi)在的品德,外在的情感表現(xiàn)為關(guān)懷登淘、仁愛他人箫老。如果一個人真想成為仁者,只要其內(nèi)在自覺地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黔州,就一定能夠做到耍鬓,因為“仁”就在我們的身邊。
“仁”可以說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流妻,孔子更是將“仁”視為學問牲蜀、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在孔子的眼中绅这,他的弟子雖多涣达,但是能夠達到“仁”的標準的人一個沒有。即便是他最為器重的弟子顏回,也只能勉強達到了這個標準而已度苔。但是匆篓,這個“仁”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們愿意求“仁”寇窑,隨時隨地可以做到鸦概。“仁遠乎哉甩骏?我欲仁窗市,斯仁至矣”,意思是說横漏,“仁并不遙遠谨设,如果我想要仁熟掂,仁就會來了缎浇。”我們都知道這么一句話,“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叠艳『阶海孔子的話,與此異曲同工淋淀。
在此處,孔子著意強調(diào),“仁”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東西踩验,只要我們自覺地、真心誠意地去追求商玫,任何人都能得到仁箕憾。像修身、行仁拳昌,這些東西看似虛無縹緲袭异,可望而不可即,而事實上卻沒有那么難炬藤,只是大家不知道如何去做而已御铃。關(guān)于這一點,存在一個辯證關(guān)系:一個人一生時時刻刻心存善念沈矿,身行善事難乎其難上真,幾乎沒人能夠做到,但是羹膳,善事卻是人人能做的睡互。比如,愛護身邊的花草,拉一把跌倒的孩子湃缎,一點都不難犀填。每個人都可以行仁,只要能夠自覺地堅持下去嗓违,并不會因為個人的能力小而無法達到“仁”的境界九巡。哪怕只在一天內(nèi)用心處世,讓自己的行為完全符合于仁道蹂季,也算是達到“仁”的境界了冕广。由此可見,行仁并不是件難事偿洁,關(guān)鍵還是看人們內(nèi)心的想法撒汉,是否是自覺自愿地行仁罷了。
大家都知道涕滋,“仁”所強調(diào)的是對人際關(guān)系的處理睬辐,以利他的精神觀念為主,并以此來維護傳統(tǒng)的人際關(guān)系和道德規(guī)范宾肺。正如孟子所言溯饵,“人之初,性本善”锨用,在每個人的心底都有著“仁愛”之念丰刊,只是在面對現(xiàn)實的利益時,被自己的欲望蒙蔽了增拥。若是有人能夠不受欲念和利益的驅(qū)使啄巧,發(fā)現(xiàn)隱匿在心底的“仁愛”之心,恢復本性掌栅,自然就達到“仁”之境界了秩仆。因此,孔子才會說:“我欲仁渣玲,斯仁至矣逗概。”
但是忘衍,讓人們拋卻自身的欲望逾苫,時刻都能以仁義為先,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枚钓,幾乎沒人可以做到铅搓。顏回作為孔子最為得意的弟子,也只是能夠做到“心三月不違仁”而已搀捷,至于其他弟子還要略遜一籌星掰,即“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多望。不過,孔子卻教育弟子們只要肯努力氢烘,內(nèi)心有著“欲仁”的想法怀偷,“仁”就會來的。這里面的關(guān)鍵就在于在主觀意愿上是否自覺播玖、主動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