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詳解
1.ls 選項 參數(shù)
ls:列出當前目錄下的文件(list)
選項:
-l:顯示文件詳細信息(長輸出)
-h:human-readable 以人類易讀的方式顯示文件大小(和-l一起使用)
-d:查看目錄本身的信息(和-l一起使用)
-a:列出來所有的文件包括以.開頭的隱藏文件
注意:
1.短選項可以合并一起寫并且不區(qū)分前后順序,短選項是以一個-開始
2.長選項不可以合并一起寫,長選項以兩個-開始
2.pwd:顯示當前工作目錄
3.cd:切換工作目錄
[root@ken ~]#
root:表示當前的登錄用戶
@:分隔符
ken:主機名
~:表示當前工作目錄
cd 目錄:切換到指定目錄
cd -:切換到上次所在的工作目錄
cd ..:切換到上級目錄
cd 或 cd ~:切換到用戶家目錄
4.mkdir:創(chuàng)建目錄
mkdir test:創(chuàng)建test目錄
mkdir 3/3/3 -p:創(chuàng)建級聯(lián)目錄(多層目錄)
5.touch:創(chuàng)建普通文件
touch test:創(chuàng)建test文件
touch 3/3/3/test:在指定目錄中創(chuàng)建文件
6.echo:輸出一段字符
echo "hello world":輸出一段內(nèi)容至屏幕
echo "hello world" > 3/3/3/test:輸出內(nèi)容至創(chuàng)建的文本中
-e:解釋特殊字符
echo -e "1\n2\n3\n"? ##\n表示換行
echo -e "\033[32mHello World\033[0m"? ##打印顏色
7.cp:復制目錄或文件
格式:
cp file1 file2? #復制文件
cp -a test1 test2? #復制目錄
選項:
-a:復制目錄并保持屬性不變
-p:保持屬性不變
-r:復制目錄
8.mv:移動文件或目錄
mv test test1 #將test移到test1中
mv test test1 test2 #將test和test1文件移動到test2中
mv test3 test4 #改名
9.rm:刪除文件或目錄
選項:
-r:級聯(lián)刪除(刪除目錄時使用)
-f:強制刪除
10.cat 查看文本內(nèi)容(較小文件)
選項:
-n:顯示行號
11.more:查看大文件(顯示百分比)
shift+pgup
12.less:查看中等大小文件(按
pgup進行翻頁
13.head:默認只顯示前十行內(nèi)容
-n:指定顯示行
14.tail:默認只顯示后十行
-n:指定顯示行
-f:持續(xù)刷新文件內(nèi)容
15.clear:清屏
快捷方式:Ctrl+l
Ctrl+c:強制終止
16.poweroff 關機
17.reboot 重啟
修改系統(tǒng)文件的時候往往是需要進行重啟的
18.alias:設置查看別名
alias "ken=ls -l"
19.unalias:取消別名
unalias ken
注意:工作中接受一臺服務器是需要執(zhí)行一下alias
20.unman:查看系統(tǒng)信息
-a:顯示系統(tǒng)詳細信息
-r:顯示系統(tǒng)內(nèi)核版本
cat /etc/redhat-release #查看系統(tǒng)版本
21.hostname:
注意:
hostname 設置主機名立即生效但是重啟失敗
hostname:查看主機名
hostname ken:設置主機名
永久改名
cat /etc/hostname
echo "ken1" > /etc/hostname
22.hostnamectl:設置主機名并立即生效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ken2
23.history:顯示出所有執(zhí)行過的命令
24.ping:向主機發(fā)送ICMP(檢查主機是否在線)
選項:
-c:發(fā)送包的數(shù)量
-w:等待時間
-i:指定收發(fā)信息的間隔時間
25.kill:終止進程(kill后加指定pid號碼)
選項:
-9:強制終止
26.du:文件及目錄大小
選項:
-s:僅顯示總和
-h:人類易讀
27.df:報告文件系統(tǒng)磁盤空間的使用情況
-h:人類易讀
28.free:顯示系統(tǒng)中已用和未用的內(nèi)存空間總和
選項:
-m:以m為單位
-h:人類易讀
-s:間隔秒數(shù) 持續(xù)觀察內(nèi)存使用狀況
29.date:查看及設置系統(tǒng)時間
查看:
date "+%Y/%m/%d %H:%M:%S"
date "+%F %T"
設置:
date -s "2021-4-12 16: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