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yī)的視角中,人體是有氣潮梯、血骗灶、水(津液)構成的,但三者并非嚴格地區(qū)分開來秉馏,而更像是一個三色球耙旦,雖然從不同的角度看上去它顏色不同,可這里只有同一個球沃饶。就好像氣可以化成血母廷,但同時血又是另一種形式的氣轻黑,所以中醫(yī)是從整體的宏觀視野去觀察局部糊肤,哪怕是去觀察身體最微小的變化也要站在生命的高度。一直秉持這個理念氓鄙,是能否體悟到中醫(yī)精髓的關鍵馆揉。
氣
《靈樞.決氣》有云:“上焦開發(fā),宣五谷味抖拦,熏膚升酣、充身、澤毛态罪,若霧露之溉噩茄,是謂氣”。生命離不開氣复颈,因為是氣將我們的身體和自然相連接绩聘。從我們可以輕易感知到的呼吸與飲食,再到無法用現(xiàn)代科學解釋的預感都是因為我們可以于自然環(huán)境相連接耗啦,這正是由于所有的氣本是一體并可以相互融合凿菩。當然前文討論的氣是更寬廣的層面,與我們之后要談及的氣在范圍上略有不同帜讲,但本質(zhì)上卻是相通的衅谷。
一.氣味
接下來我們談談氣中與人密切相關的部分。首先說說飲食似将,我們吃的谷物获黔、蔬菜蚀苛、肉類、水果肢执,在我們咀嚼吞咽以及消化之前它們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枉阵,但是最終它們會變成某一種氣,或者說氣的某一種形式预茄。這種可以滋養(yǎng)并影響我們身體的氣可以分成陰陽兩面兴溜。陽,名為氣耻陕;陰拙徽,名為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如下的記載“水為陰膘怕,火為陽,陽為氣召庞,陰為味岛心。味歸形,形歸氣篮灼,氣歸精忘古,精歸化,精食氣诅诱,形食味髓堪,化生精,氣生形娘荡。味傷形干旁,氣傷精,精化為氣炮沐,氣傷于味”争群。從文中我們知道飲食按照“味→形→氣→精→化”的一條轉(zhuǎn)變和歸屬路徑,味可以轉(zhuǎn)化歸屬為氣大年,而氣最終的目的是“化”换薄,化即是“氣化”(我們后文再做詳細介紹),飲食攝入的氣與味最終幻化成為我們的身體和生命力鲜戒。
中國自古就有“藥食同源”的說法专控,如果從氣味的角度去看待我們的飲食就很好理解“藥食”的概念了。當食物自身屬性既不偏陰又不偏陽遏餐,而是陰陽平衡的狀態(tài)伦腐,它就是我們常說的主食,濡養(yǎng)我們的身體失都,為生命提供能量柏蘑,如五谷養(yǎng)人的說法幸冻,是指稻谷黍米等主食皆是陰陽平衡的食物;當我們的食物的屬性偏于陰(味)或者偏于陽(氣)咳焚,它就會發(fā)揮藥的作用調(diào)理人體內(nèi)在的陰陽平衡洽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對于飲食中氣味所體現(xiàn)的藥性有如下記載“陰味出下竅革半,陽氣出上竅碑定。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又官。氣厚者為陽延刘,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六敬,薄則通碘赖。氣薄則發(fā)泄,厚則發(fā)熱外构。氣味普泡,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审编。人體以上為陽撼班,下為陰。人陰不足割笙,或陽太過時权烧,當食陰味通下泄瀉眯亦,而后陰陽調(diào)和伤溉;人陽不足時,或陰太過時妻率,當食陽氣生熱發(fā)汗乱顾,而后陰陽調(diào)和。如大黃味厚宫静,當歸味薄走净,麻黃氣薄,附子氣厚等等孤里,都是根據(jù)植物的氣味屬性將其入藥伏伯。
味屬陰,我們可以用鼻舌去感知捌袜。首先拿味厚舉兩個例说搅,如大黃聞上去有些氣味,嘗起來確實很苦虏等,所以它屬于味厚弄唧。其二腐敗變質(zhì)了食物的味道很大适肠,這是因為食物通過變質(zhì)改變了其陰陽平衡的屬性,變成具有厚重陰味的藥物候引,所以人吃后會瀉下不止侯养。再拿氣厚舉例子,比如附子聞上去嘗起來味道都很淡澄干,這是因為氣屬陽逛揩,而且麻黃氣厚屬陽中之陽,其陰味當然就很少麸俘,所以嘗聞起來味道很淡息尺。人對藥食中“氣”的感知需要食用后才能體會到,比如食用附子會發(fā)熱疾掰,這都是因為藥食中的氣影響了人體氣的運行搂誉,從而產(chǎn)生的生理現(xiàn)象。我們常說“是藥三分毒”静檬,通過陰陽氣味的道理就很好理解炭懊。當我們身體陰陽偏失則為癥為病,這是就需要借助藥物的力量將陰陽重新恢復平衡拂檩,所以越是藥性強的藥物侮腹,其實就是偏于陰或者陽的藥食,用藥方向得當則藥到病除稻励,但若辯證有誤則確會藥物變毒物父阻。
其實我們生活中多數(shù)的飲食并非像附子、大黃等藥物一樣偏于陰陽望抽,更多的則是既有氣又有味加矛。以茶為例,它不像藥物一樣具有明顯的陰陽屬性煤篙,也不像黍米稻谷一樣陰陽融合斟览,而是既有薄氣又有淡味,陰陽自然平衡辑奈。于是飲茶苛茂,就變成人體根據(jù)自身陰陽偏離的傾向從茶中吸收陰味陽氣,從而得到了很多喝茶的妙處鸠窗,比如通便妓羊、利尿和發(fā)汗等等效果,實則陰陽氣味之理稍计。像茶一樣的藥食還要很多躁绸,讀者可以在生活中慢慢觀察與總結(jié),體悟陰陽氣味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