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一本書的骨架
作者首先形象地將一本書比作身體耐齐,引出一本書的“骨架”的概念,并強調了其重要性:
一本書出現(xiàn)在你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埠况,衣服裹著肌肉耸携,可說是盛裝而來。你用不著揭開它的外衣辕翰,或是撕去它的肌肉夺衍,才能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喜命,因為那是你了解一本書沟沙,掌握其骨架的基礎。
任何一本值得讀的書壁榕,都會有一個整體性與組織架構矛紫。否則這本書會顯得亂七八糟,根本沒法閱讀牌里。而爛書就是如此含衔。
二、分析閱讀的第二個規(guī)則:簡述主題
分析閱讀的第二個規(guī)則是:使用一個單一的句子二庵,或最多幾句話(一小段文字)來敘述整本書的內容贪染。
簡單來說,就是:“盡量簡短地說出整本書的內容是什么……揣測一個作者想要干什么催享,想要做什么杭隙。找出一本書在干什么,也就是在發(fā)現(xiàn)這本書的主題或重點因妙。”
但是不要感覺自己能說的出來卻實際講不出來痰憎,要真正地理解并且盡可能簡短地總結:
如果你要說的話太多,表示你還沒有將整體的內容看清楚攀涵,而只是看到了多樣的內容铣耘。
我們可以借助作者的指引來發(fā)現(xiàn)主題,但不要完全依賴:
論說性的書開宗明義就會將要點寫在第一段文字中(比如書名以故、前言等)蜗细。
“你可以借著作者對內容提示的指引來讀,但永遠要記得怒详,最后找出一個架構是讀者的責任炉媒,就跟當初作者有責任自己設定一個架構一樣±ニ福”
“一位作者吊骤,特別是好的作者,會經(jīng)常想要幫助你整理出他書中的重點静尼“追郏”
三传泊、分析閱讀的第三個規(guī)則:書寫綱要
分析閱讀的第三個規(guī)則是:將書中重要篇章列舉出來,說明它們如何按照順序組成一個整體的架構鸭巴。
所有的東西都是復雜的組合體眷细。當你看一個整體組成復雜的東西的時候,如果只看出它“怎樣呈現(xiàn)一體”的面貌奕扣,那是還沒有掌握精髓薪鹦,你還必須要明白它“怎樣呈現(xiàn)多個”的面貌——但不是各自為政,互不相干的“多個”惯豆,而是互相融合成有機體的“多個”池磁。
第三個規(guī)則的理論公式:
第一步:作者將全書分成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談的是什么楷兽,第二部分談的是什么地熄,第三部分談的是別的事,第四部分則是另外的觀點芯杀,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端考。
第二步:第一個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個段落,第一段落為X揭厚,第二段落為Y却特,第三段落為Z。
第三步: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階段筛圆,作者有四個重點裂明,第一個重點是A,第二個重點是B太援,第三個重點是C闽晦,第四個重點是D。
第 N 步:……
必須注意的是提岔,該公式是理論仙蛉,只是提供思路,不能完全照搬碱蒙,因為本就沒有十全十美:“沒有一本書是完美的荠瘪,所以也不值得為任何一本書寫出一個完美的綱要。你只要盡力而為就行了振亮。”
要區(qū)分清楚必須是自己梳理的便于自己閱讀的大綱巧还,而非作者梳理的大綱:
你的大綱是關于作品本身的綱要,而不是這本書要談的主題的綱要坊秸。
你用不著跟著書上所出現(xiàn)的章節(jié)來歸納一本書的架構。當然澎怒,原來的結構可能比你區(qū)分的綱要好褒搔,但也很可能比不上你的綱要阶牍。無論如何,你得自己擬綱要就對了星瘾。作者擬定了綱要走孽,以寫出一本好書。而你則要擬定你的綱要琳状,才能讀得明白磕瓷。
四、第二個規(guī)則與第三個規(guī)則的區(qū)別與關系
區(qū)別:第二個規(guī)則在指導你注意一本書的整體性念逞,第三個則在強調一本書的復雜度困食。
聯(lián)系:規(guī)則三(要求你說明組成整體的各個部分)是有效地運用規(guī)則二(要求你作全書的重點摘要)的必要條件。
熟練地掌握這兩個規(guī)則翎承,“可以幫助我們區(qū)分好的作品與壞的作品硕盹。”
所以叨咖,“千萬不要在讀不出頭緒的時候瘩例,就總以為是自己的問題”,有可能就是因為它是一本“壞的作品”甸各。
五垛贤、閱讀與寫作的關系(骨架與血肉)
寫作的過程是建立骨架,然后用血肉裝點骨架趣倾,使其具有生命:“同樣的基本情節(jié)聘惦,一位作者寫出來的是好故事或壞故事,端看他如何裝點這副骨架誊酌〔看眨”
寫作與閱讀是一體兩面的事,就像教書與被教一樣碧浊。如果作者跟老師無法將自己要傳達的東西整理出架構涂邀,不能整合出要講的各個部分的順序,他們就無法指導讀者和學生去找出他們要講的重點箱锐,也沒法發(fā)現(xiàn)全書的整體架構比勉。
最后,通過描述讀者與作者與“骨架”的關系驹止,呼應了本篇一開始對“骨架”的描述浩聋,巧妙地做到了點題:
讀者是要“發(fā)現(xiàn)”書中隱藏著的骨架。而作者則是以制造骨架為開始臊恋,但卻想辦法把骨架“隱藏”起來衣洁。他的目的是,用藝術的手法將骨架隱藏起來抖仅,或是說坊夫,在骨架上添加血肉砖第。如果他是個好作者,就不會將一個發(fā)育不良的骨架埋藏在一堆肥肉里环凿,同樣的梧兼,也不會瘦得皮包骨,讓人一眼就看穿智听。如果血肉勻稱羽杰,也沒有松弛的贅肉,那就可以看到關節(jié)到推,可以從身體各個部位的活動中看出其中透露的言語考赛。
對一本書來說,“血肉”跟“骨架”是一樣重要的:
書环肘,真的就跟人或動物是一模一樣的欲虚。血肉,就是為綱要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解釋悔雹,或是我們有時候所說的“解讀”复哆。血肉,為全書增添了必要的空間與深度腌零。對動物來說梯找,血肉就是增加了生命。因此益涧,根據(jù)一個綱要來寫作一本書锈锤,不論這個綱要詳盡的程度如何,都在給予這本書一種生命闲询。
有清晰的“骨架”久免,有豐富的“血肉”,就是優(yōu)秀寫作的基本準則:
一個作品應該有整體感扭弧,清楚明白阎姥,前后連貫。這確實是優(yōu)秀寫作的基本準則鸽捻。
所謂文章的清楚明白呼巴,就是跟綱要的區(qū)隔是否清楚有關,所謂文章的前后一貫御蒲,就是能把不同的重點條理有序地排列出來衣赶。
六、第四個規(guī)則: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
第四個規(guī)則可以說是: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厚满。一本書的作者在開始寫作時府瞄,都是有一個問題或一連串的問題,而這本書的內容就是一個答案碘箍,或許多答案摘能。
要做的不僅是找出問題续崖,并能整合問題的順序:“如果主要的問題很復雜敲街,又分成很多部分团搞,你還要能說出次要的問題是什么。你應該不只是有辦法完全掌握住所有相關的問題多艇,還要能明智地將這些問題整合出順序來逻恐。哪一個是主要的,哪個是次要的峻黍?哪個問題要先回答复隆,哪些是后來才要回答的?”
規(guī)則四與前兩條規(guī)則的關系:“遵守規(guī)則四姆涩,能讓你和遵守前兩條規(guī)則產生前后呼應的效果挽拂。”
第四個規(guī)則的公式:
理論性的問題:
“某件事存在嗎骨饿?是什么樣的事亏栈?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或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存在宏赘?或為什么會有這件事的存在绒北?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造成的影響是什么察署?特性及特征是什么闷游?與其他類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關聯(lián)是什么贴汪?這件事是如何進行的脐往?”實用性的問題:
“有哪些結果可以選擇?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手段才能獲得某種結果扳埂?要達到某個目的业簿,應該采取哪些行動?以什么順序聂喇?在這些條件下辖源,什么事是對的,或怎樣才會更好希太,而不是更糟克饶?在什么樣的條件下,這樣做會比那樣做好一些誊辉?”
七矾湃、總結分析閱讀的前四個規(guī)則(分析閱讀的第一階段):
這四個規(guī)則構成了分析閱讀的第一階段: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這前四個規(guī)則是有整體性堕澄,有同一個目標的邀跃。這四個規(guī)則在一起霉咨,能提供讀者對一本書架構的認識。當你運用這四個規(guī)則來閱讀一本書拍屑,或任何又長又難讀的書時途戒,你就完成了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
總結:
分析閱讀的第一階段僵驰,即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么的四個規(guī)則:
- 第一個規(guī)則:依照書本的種類與主題作分類喷斋。
- 第二個規(guī)則:用最簡短的句子說出整本書在談些什么。
- 第三個規(guī)則:按照順序與關系蒜茴,列出全書的重要部分星爪。將全書的綱要擬出來之后,再將各個部分的綱要也一一列出粉私。
- 第四個規(guī)則:找出作者在問的問題顽腾,或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一個概念:意圖謬誤
意圖謬誤(intentional fallacy):“就是你認為自己可以從作者所寫的作品中看透他的內心诺核。這樣的狀況特別會出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中抄肖。譬如,想從《哈姆雷特》來分析莎士比亞的心理猪瞬,就是一個嚴重的錯誤憎瘸。”
一點思考:單就本章而言陈瘦,可見本書的作者在寫作的時候也踐行了“骨架”和“血肉”的概念幌甘。好的作品是條理清晰,始終不忘主題的痊项,而不會東扯一句锅风,西扯一句,好像什么都說了鞍泉,又好像什么都沒說(我就是這樣的毛病皱埠,學習了)。
參考書目:
《如何閱讀一本書》莫提默·艾德勒 查爾斯·范多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