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流年,用文字敘寫生活律适,讓生命更加鮮活辐烂,不枉歲月,不負韶華……
我出生在一個陜北黃土高原極具代表性的貧困山區(qū)小村莊捂贿,和著名作家路遙先生的故鄉(xiāng)鄰縣纠修。八零后的我,小的時候卻經(jīng)歷過很多忍饑挨餓的歲月厂僧,這種感覺會讓人一輩子都不會忘掉扣草,以至于直到現(xiàn)在我依然保留著一個吃飯的習慣,不浪費粒米條面颜屠。相比那些來自關(guān)中平原或者其它發(fā)達地區(qū)的同齡人辰妙,他們是沒有過這種經(jīng)歷的。
這“狗血”的童年甫窟,讓翻遍了所有的儲物柜密浑,翻完了所有的童年記憶,卻就連一張破舊的黑白老照片都愣是沒有找到粗井!或許在我的童年里壓根就沒有照過相肴掷。
偶爾茶余飯后敬锐,酒足飯飽,興起之時我會把小時候的一些關(guān)于餓肚子呆瞻,偷食的趣事拿出來和愛人台夺,孩子敘說。以勸勉全家人養(yǎng)成不浪費糧食痴脾,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颤介!
從小我的父母也總是這樣教導我的,所有的“福報”除了生活中的積德行善赞赖,就都是從飯碗中積攢的滚朵。其實我是想把這份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一直傳下去的。
記憶中前域,老家一年當中有幾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氣過得是比較隆重的辕近,春節(jié),清明匿垄,中秋移宅,臘八。
那時候最快樂椿疗,最幸福的事莫過于過年漏峰。在那個年段一個孩子的世界里,幸附扉或許就是在能吃飽肚子的基礎(chǔ)上浅乔,有一頓美味、白嫩铝条、滑爽的大白面條子靖苇,再好一點的,就算是大年初一的豬肉蘿卜餡的大肥餃子了班缰,那種香是無法描述的味道贤壁,年三十開始就翹首以盼,甚至跨年夜的夢里都不會放過鲁捏。
從母親開始和面芯砸,剁餡就開始流口水萧芙,圍著母親的灶臺開始打轉(zhuǎn)给梅,直到母親說她會被我們轉(zhuǎn)的眼花,開始攆我們兄弟姐妹双揪,我們才會在不遠不近的炕頭动羽,坐成一排,死死的盯著母親操作的每一個動作渔期。
到吃飯的時候运吓,父母會挨個拿著飯碗按量給我們分飯的渴邦,不然估計我們一個個都可以吃到肚皮翻起來。
清明節(jié)一般是沒有餃子可以吃的拘哨。但會讓我們期待的是那用麻繩穿成長串的白面花饃谋梭。
父母依然是每人一串,按個分好倦青,然后會在土窯洞的高高的墻壁上訂好釘子瓮床,每個人一顆釘子分串掛起來。
這樣做的目的有倆個产镐,其一是為了花饃能夠通風快干更長久的保存隘庄,不至于輕易發(fā)霉壞掉。其二就是為了公平期間癣亚,防止我們兄弟姐妹之間會有人偷吃別人的丑掺。
即便如此,花饃被高高的掛在墻上述雾,依然不能阻止哥哥想方設法偷吃的結(jié)果街州。
花饃是要存儲好幾個月時間的,在這期間绰咽,因為偷吃別人的花饃菇肃,淘氣的哥哥可是沒少挨過父母的打。
而這些花饃經(jīng)常是我們放學回來取募,或者給豬琐谤,羊,驢子從山里割草回來玩敏,才讓父母墊著高腿凳子小心翼翼的從麻繩上取一個下來吃斗忌,算是對自己最好的獎賞吧。
用文字敘說旺聚,總感覺很難描繪出那段歲月的艱苦和心酸织阳,略有一點點淺薄。
中秋節(jié)砰粹,父母都會把以前積攢好的野杏仁在開水中煮上好幾遍唧躲,然后晾干,炒香碱璃。還有每年從低矮莊稼地里套種的一點點平時都舍不得吃的芝麻弄痹。糖,也不是現(xiàn)成的紅白糖嵌器,那是一種用葉子用來喂豬的甜菜根熬制而成的糖漿肛真,粘稠狀,味道起初是有點淡淡的甘苦而后甜的那種爽航。這種糖漿蚓让,多數(shù)是用來平時蘸著軟糜子窩窩殼吃的乾忱,因為糜子窩窩殼會有一種微苦微澀的味道,且非常黏牙历极,有這種糖漿蘸吃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口感窄瘟。中秋月餅,基本就用這幾種主要的佐料做餡做成的趟卸。
依然是按人按個分好寞肖,各自保存。
我從小都是個父母眼中的細人衰腌,總舍不得很快吃掉自己的那一份新蟆,結(jié)果,每年大致相同右蕊,最終總有一部分會被哥哥琼稻,姐姐他們給偷吃掉……
關(guān)于臘八的記憶就是一頓臘八粥。
父親總喜歡在村子里聚眾耍耍牌饶囚,那個時候大家很少有賭錢的帕翻。但打牌的人總會惦記著誰家有只肥羊或者大花公雞,幾個人合計著買過來做頓肉吃萝风,當然是打牌輸了的人掏錢的嘀掸,這種玩法被稱為:“打平伙”。
每到節(jié)氣规惰,父親會在自己吃的肚子鼓鼓的時候帶一些肉湯回來睬塌。用這種葷湯煮的臘八咸粥,味道可以飄到滿窯洞都是歇万,里面下一些面丁揩晴,菜丁,各種豆子贪磺,那個味道硫兰,即使現(xiàn)在用再多的佐料,再也難以做出來了寒锚!
四季輪回劫映,歲月如梭,總有一些事情值得我們?nèi)プ窇浬睬埃瑹o論是美好的泳赋,還是苦難的。
而逝去的不僅僅是童年的時光腮郊,就連那“狗血”的味道再也找不回來了摹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