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繼續(xù)看《非暴力溝通》第七章全身心傾聽乒裆。為了傾聽死讹,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體會對方父晶。不要急著提建議哮缺、安慰或表達我們的態(tài)度和感受,而是應用心體會其中包含的觀察甲喝、感受尝苇、需要和請求。比如:“和你說話有什么用?你從來不認真聽茎匠!”我們一般會回答“你生我的氣嗎?”但是這意味著他生氣是由于我們的緣故押袍,更建議說“你不高興诵冒,是因為你需要…”這有助于了解他此刻的狀態(tài),而避免責備自己谊惭。但是如果我們回答“你感到不高興汽馋,是因為你覺得我不理解你?”問題又出在哪呢圈盔?我們關心的是他的想法而不是他的需要啊豹芯。“你不高興是因為你需要得到理解驱敲?”這時我們就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現(xiàn)在需要什么铁蹈,而不是自己做錯了什么。
? ? ? 在傾聽他人的觀察众眨、感受握牧、需要和請求之后,在提問前先提及的我們的感受和需要娩梨,將鼓勵人們主動表達自己沿腰。例如,如果我們問別人“你說的是什么事”狈定,我們可以說:“我有些困惑颂龙。我想知道你是指哪件事,告訴我好嗎纽什?”一旦我們把所謂的批評和指責看作是來自別人的禮物—為處于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務的機會措嵌,我們就會感受到幸福。因為我們關心的是加深與人的聯(lián)系芦缰。
? ? ? 傾聽過程中铅匹,我們需一直保持對對方感受和需要的關注,直到對方充分表達相關的感受饺藤。如何判斷呢包斑?當對方得到充分的傾聽,我們將體會到氣氛變輕松涕俗,對方會停止說話罗丰。
? ? ? 但若是我們自身痛苦得無法傾聽他人時,我們應該怎么處理呢再姑?我們需要敏銳地察覺并照顧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萌抵,如果做不到,可以大聲提出請求,提醒他人注意自己此時此刻的痛苦和需要绍填。如果因為工作心情不好霎桅,我都會直接告訴隊友,求安慰讨永,而不是回家后借機指責滔驶,發(fā)泄情緒。如果對方正處于激烈的情緒中卿闹,無法留意我們的感受和需要揭糕,我們可以換一個環(huán)境,我們需要時間和空間來調整狀態(tài)锻霎,等平靜下來著角,再回來。帶娃耐心快消磨殆盡時旋恼,我一般會把娃交給隊友吏口,自己去廁所靜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