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家家市摊腋,笙歌處處樓”,這是白居易在一千多年前描寫元宵佳節(jié)的句子嘁傀,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兴蒸,是整個春節(jié)的結尾,因為正月又稱“元月”细办, “宵”橙凳,是夜晚的意思蕾殴,老百姓有在正月十五的夜晚點燈祈福的傳統(tǒng),所以元宵節(jié)又叫“燈節(jié)”岛啸,有賞花燈猜字謎的習俗钓觉。
元宵節(jié)
說到賞花燈和猜字謎,我不知道大家現(xiàn)在是否每年都會參加坚踩,但我是已經有很多很多年沒有參加過這樣的活動荡灾,唯一的印象就是小時候有過賞花燈猜字謎的經歷。
現(xiàn)在回想起來瞬铸,咱們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風俗習慣批幌,確實是一年比一年少,但是好在——“正月十五”嗓节,還有一樣從未消失的傳統(tǒng)荧缘,那就是——吃“湯圓”。
賞花燈
“湯圓”拦宣,在有的地方也叫“元宵”截粗,因此既有正月十五吃元宵的說法,也有正月十五吃湯圓的說法鸵隧,感覺元宵和湯圓就等于是同一個事物绸罗,但實際上,元宵和湯圓根本不是一回事豆瘫,很多人都搞錯从诲,你知道“湯圓”和“元宵”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嗎?
湯圓和元宵的區(qū)別靡羡,其實體現(xiàn)了我國南北方的文化差異系洛,一般來說,北方地區(qū)習慣叫“元宵”略步,而南方地區(qū)描扯,則更多的是叫“湯圓”。
湯圓
但是在古代的時候趟薄,元宵和湯圓都有一個統(tǒng)一的叫法绽诚、叫“浮元子”,湯圓的叫法杭煎,大概是在南宋時期恩够,南宋時期的老百姓把湯圓稱作“乳糖圓子”,諧音就是“湯圓”羡铲;
而北方地區(qū)的老百姓蜂桶,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把正月十五稱作“上元節(jié)”,所以一直保留了上元節(jié)吃“元宵”的習俗也切,所以南方人是吃湯圓扑媚,而北方人則是吃“元宵”腰湾。
湯圓
從節(jié)日的傳統(tǒng)來說,湯圓和元宵的寓意都是一樣疆股,就是象征著親人團聚费坊、團團圓圓、幸福美滿旬痹。但如果從制作工藝的角度來看附井,元宵和湯圓,又有本質上的區(qū)別两残。
元宵羡忘,是把餡料放到裝滿糯米粉的簸箕里翻滾,一邊滾一邊沾水磕昼,通過餡料和糯米粉不停撞擊,滾成一個個白白的圓球节猿,這就叫“元宵”票从;
元宵
而湯圓,則是把餡料包裹在糯米面里滨嘱,通過反復揉搓包出來的圓球峰鄙,所以元宵和湯圓,從制作工藝上就有本質的區(qū)別太雨,然后從食用的口感來看吟榴,也有一定的差異,俗話說“北方滾元宵囊扳,南方包湯圓”吩翻,就是因此而來。
但無論是湯圓還是元宵锥咸,蘊含的都是咱們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狭瞎!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搏予,生活圓圓滿滿熊锭、好運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