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shù)6121,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杯矩。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越過內心那座山》
本書作者是伊迪絲·伊娃·埃格爾(Edith Eva Eger)博士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學家,也是尚在人世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幸存者之一袖外。1944年史隆,時年16歲的伊迪絲被關進奧斯維辛集中營,在經歷了8個月的非人折磨后得到解救曼验。本書作者伊迪絲·埃格爾博士曾經師從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泌射,50歲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94歲仍以旺盛鬓照、堅韌的生命力從事著助人工作熔酷,并堅持寫作至今,令人欽佩豺裆。
本書作者經過非人的折磨拒秘,但是她沒有放棄自己号显,通過這段經歷她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她認為躺酒,我們以往的痛苦是因我們的心靈被牢牢困住了押蚤,往往并非外在的力量,而是我們自己建造的牢籠羹应,是我們自己植入腦海的想法揽碘。面對突如其來的不幸,我們不去坦然面對园匹,卻指責蒼天不公雳刺,被困在受害者心態(tài)里;面對親朋好友的期待裸违,我們隱藏甚至扭曲了真實的自我掖桦,被困在他人的眼光里;面對至親摯愛的離去累颂,我們用懊惱和內疚逃避現(xiàn)實滞详,被困在未解決的悲傷里。
書中介紹了12個最普遍的心理困境紊馏,而我們往往都能從這12個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料饥,但我們卻不知道,獲得自由所需的力量就藏在我們的內心朱监;我們都在自己建造的這些牢籠里苦苦掙扎岸啡,卻不知道,打開牢籠的鑰匙就握在自己的手中赫编。
著名心理學家巡蘸、奧斯維辛集中營幸存者伊迪絲·伊娃·埃格爾博士用她療愈自己的刻骨創(chuàng)傷和打開無數(shù)來訪者心靈枷鎖的故事告訴我們,自由的基礎是具備選擇的力量擂送,而走出困境的關鍵在于以何種態(tài)度悦荒、何種方式回應我們的遭遇。改變我們能夠改變的嘹吨,接受我們不能改變的搬味,我們就能解救自己,讓心靈得到自由蟀拷。
由于篇幅問題有限碰纬,我無法把這12個困境都介紹給大家猛蔽,但是我會著重介紹其中5個犯眠,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分別是:受害者心態(tài)型牢籠司光;逃避型牢籠此衅;自我忽視型牢籠强戴;怨恨型牢籠亭螟;不寬恕型牢籠。
首先酌泰,我們來看一下本書的四個核心心理學原則媒佣。其次,我們再來介紹這5個困境陵刹。
01默伍、心理學核心原則
作者在開篇就提到,本書基于四個核心的心理學原則:
1衰琐、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理念也糊,由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說的是羡宙,當人們認為自己的生活沒有效率狸剃、做什么都不能改善現(xiàn)狀時,人們會感受到最大的痛苦狗热。解決這種局面的方法就是“習得性樂觀主義”(learned optimism)钞馁。我們只有用心理靈活性和心理韌性創(chuàng)造生命的意義和方向,才能走出低谷匿刮,達到“柳暗花明”的美好境界僧凰。
2、認知行為療法
這一理論認為熟丸,人們的思想在支配自己的感覺和行為训措。因此,人們只有改變想法才能改變那些有害的光羞、不正常的或自我挫敗的行為绩鸣。人們用那些積極的、支持自己成長的想法代替那些消極的信念就能改變自己纱兑。所以呀闻,如果你希望改善你的感受,你首先要改善的不是外部的環(huán)境潜慎,而是你對外部環(huán)境的看法总珠。
3、無條件積極自我關注
這個理論來源是卡爾·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勘纯。卡爾·羅杰斯強調無條件的積極自我關注钓瞭,就是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驳遵,你都應該積極地看待自己,你都應該毫無條件地愛自己山涡,這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核心堤结。
4唆迁、意義療法
這個理念是她的老師維克多·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他認為竞穷,人生中最悲慘的遭遇會成為我們最好的老師唐责,它能催化那些不可預知的發(fā)現(xiàn),讓我們以新奇的視角看待問題瘾带。療愈鼠哥、滿足感和自由來自對如何回應生活帶給我們的一切進行選擇的能力,也來自從自己經歷的一切(特別是苦難)中找到生命的目標和意義的能力看政。
如果你找到了你所遭受的這件事情帶來的意義朴恳,那么你就能夠忍受生活加諸你的一切。作者強調自由需要終身練習允蚣,不斷地成為真正的自己于颖。
作者在書中提到,對我來說嚷兔,即使處在深重的苦難之中和面臨強烈的無力感時森渐,我仍然有選擇的能力,而這些正是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經歷帶給我的真正禮物冒晰。
當你聽到作者這么說的時候同衣,肯定會覺得很荒謬,但是對于作者本人來說翩剪,尤其是當她活到這個年紀的時候乳怎,其實已經把這段經歷當作了生命給她的一件意外的禮物,一次相當大的考驗前弯。
也就是說蚪缀,對一件事情的態(tài)度,完全是由自己來選擇的恕出。當你學會看開的時候询枚,那么任何困難,都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浙巫,可以教會我們一些人生哲學金蜀。
02、我們面臨的心理困境
前面我們說了的畴,書中介紹了12個最普遍的心理困境渊抄,在這里我為大家介紹其中5個,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丧裁,可以看一下原書护桦。
1、受害者心態(tài)型牢籠
受害者心態(tài)的人通常都會問“為什么是我煎娇?”二庵,而幸存者都會問“現(xiàn)在怎么樣了贪染?”。受害者心態(tài)的人往往會陷入困境催享,無法選擇積極地生活杭隙,而幸存者心態(tài)的人可以往前看,現(xiàn)在能夠以什么樣的方式來面對困境因妙。
我們中的很多人停留在受害者心態(tài)的牢籠中痰憎,是因為在潛意識中認為這樣更安全。我們一遍又一遍地詢問“為什么是我兰迫?”信殊,希望通過找到答案來緩解自己的痛苦。
比如汁果,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涡拘,得知自己得了這種病以后的第一反應是:“為什么是我”“我是個好人,我又沒有做什么糟糕的事据德,憑什么發(fā)生在我身上”鳄乏。這個“為什么是我”的心態(tài)會讓我們做出很多強烈的反應,有時候甚至會傷害自己或者傷害別人棘利。
那么如何走出受害者心態(tài)牢籠呢橱野?作者介紹了幾個方法。
第一善玫,學會以平和的胸襟來應對這些糟糕的事情水援。這么做并不意味著你必須喜歡發(fā)生的事情。但是茅郎,當你停止對抗或抵觸蜗元,你就獲得了更多的精力和想象力去著手弄清楚“現(xiàn)在怎么樣了?”這個問題系冗,你就會勇往直前奕扣,而不是原地踏步。你會發(fā)現(xiàn)在那一刻你需要什么掌敬、你想要什么惯豆,也就能知道你想從這里朝著哪里前進。
也就是說奔害,當我們沉浸在自責楷兽、悲痛、憤恨华临、懷疑芯杀,以及“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憑什么發(fā)生在我身上”這些情緒里的時候瘪匿,我們的大腦是停止活躍思考的棋弥,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想象力。那么如果你能夠接納這件事顽染,你就能夠去思考“我知道現(xiàn)在這事發(fā)生了,那么接下來該怎么辦”粉寞。
第二,“這樣做唧垦,對我有什么好處嗎?”當你受到傷害振亮,想要報復別人的時候,或者傷害自己來緩解痛苦的時候坊秸,不妨問問自己:“這樣做,對我有什么好處褒搔?對于我、我的孩子和我其他家人星瘾,會有什么樣的影響?”這個問題能夠讓我們清醒很多死相。
第三,學會面對孤獨咬像。因為當我們有這種受害者心態(tài)的時候算撮,往往是因為怕自己被排斥,變得孤獨县昂。但你要知道肮柜,只有你自己能夠跟你一輩子,其他人都沒法跟你一輩子倒彰。
比如审洞,有一個女士叫艾米麗。她45歲時被診斷患有癌癥,正準備要做手術芒澜。有一天晚上仰剿,她的丈夫突然跟她講:“我愛上了別人,咱們倆還是離婚吧痴晦∧纤保”遭遇這么大的變故,艾米麗覺得自己完全走不出來誊酌。后來在埃格爾的輔導之下部凑,她才逐漸地開始尋找生活的勇氣。
埃格爾對艾米麗說:“即使是在最惡劣的環(huán)境中碧浊,我們也能找到力量和自由涂邀。親愛的,你具有某些自己不知道的能力箱锐,請運用這種能力比勉。不要做灰姑娘。你不是公主瑞躺,也不會遇到王子敷搪。你的內心擁有你需要的所有愛和力量。
所以幢哨,請寫下你想要獲得的成就:你想要過上什么樣的生活赡勘,你想要什么樣的伴侶。出門時讓自己看上去光彩照人捞镰!結識那些與你有類似經歷的人闸与,與他們互相關照,去做更有意義的事岸售。對周圍一切保持好奇:接下來要做什么践樱?事情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人們表現(xiàn)出的受害者心態(tài)是一種盾牌凸丸。如果我們沒有任何過錯拷邢,悲傷造成的痛苦就會減輕。就像這個案例中的艾米麗瞭稼,如果她一直當一名受害者环肘,就可以把所有的責任和譴責都拋給前夫悔雹。受害者心態(tài)的明顯特征就是通過推遲和延緩成長給自己提供虛假的喘息機會腌零。糟糕的是益涧,人們保持這種狀態(tài)的時間越久饰躲,就越難以擺脫它嘹裂。
所以寄狼,我們能夠接納這件事情泊愧,我們才能夠進入生活的其他部分删咱,才能夠相信明天會是另外新的一天痰滋。
2敲街、逃避型牢籠
有一天多艇,作者的患者在半夜突然給她打電話像吻,說自己想明白了一件事萧豆,他說:“我想明白了涮雷,奧斯維辛里邊沒有百憂解÷仄耍”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今天的心理疾病患者會吃藥镇饮,我們會通過吃百優(yōu)解這些精神類的藥物储藐,來讓我們感受不到負面情緒钙勃。但是埃格爾他們當年在奧斯維辛的時候辖源,是不會有人給他們發(fā)百憂解的克饶。在那個時候誊辉,她必須面對每天加諸身上的痛苦堕澄,不但有肉體的痛苦奈偏,還有精神的痛苦,甚至有死亡的威脅丽涩。
他們只有去面對這種感受矢渊,才有可能真的解決它矮男。因此室谚,在“二戰(zhàn)”結束的30年后,埃格爾下了很大的勇氣憎瘸,決定去奧斯維辛紀念館參觀幌甘。其中有一個參觀的項目是一列火車痊项,就是他們當年從匈牙利被拉到波蘭的火車鞍泉。她在上那個火車車廂的時候塞弊,就上不去游沿,一直猶豫诀黍,腳步很慢眯勾。最后等她進入那個車廂里以后吃环,那些氣味郁轻、光線文留、狹小的空間燥翅,讓她所有的回憶一下子涌上了心頭森书。其他人就是邊走邊看谎势,但是她坐在那個車廂里根本走不動它浅,就是想到了當年的畫面姐霍,感覺那些真實的畫面全部又發(fā)生在她的面前镊折。
這對一個人來講是需要極大勇氣的恨胚,但是它也同樣具備療愈效果赃泡。作者說:“最后升熊,當我從那里走出來的時候级野,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同蓖柔。我不再像以前那樣感覺沉重况鸣,內心輕松了很多懒闷。我的悲傷和恐懼沒有消失。不過速址,我允許自己重溫和面對過去的那些感受芍锚,那些都是我多年來一直在逃避的感受∩#”
就是當你不斷地逃避這些感覺的時候澜搅,等于在否定現(xiàn)實勉躺,你眼前面對的生活也變得不真實。當你去刻意練習觅丰,面對如何變得勇敢和放松饵溅,那么你就真的會變得勇敢。
當我們能夠勇敢地面對過去所遭受的傷害妇萄,然后調動自己的感官去細細地體會生活中的美好蜕企,告訴自己:“我有權利這樣做,我不會讓那個傷害我的人的能力變得那么強大冠句,犯錯的是他轻掩,而不是我⌒耍”一切情緒都是暫時的,去感受自己才能夠真正地治愈自己逝变。
3基茵、自我忽視型牢籠
自我忽視型的人害怕孤獨根灯,害怕被拋棄氧卧,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比起自己更關心他人的需求购笆。更不要說行您,能夠很好地照顧自己了捌斧。
比如姓迅,書中提到有一個叫艾瑞絲的女孩解寝,從小她爸爸酗酒界睁,還跟媽媽打架杨赤,家里還有兩個姐姐衙解,兩個姐姐童年的時候還遭受過性侵暑椰。只有她沒有受過明顯的傷害召夹。她爸爸即使再不高興,每次也都會把她抱在懷里說:“你是我的幸運兒∏#”這種話逐漸地麻醉了她定罢,讓她肩負起了照顧全家人的責任惠况。她只要看到自己的姐姐出現(xiàn)了問題(艾瑞絲和姐姐都50多歲了)攘蔽,她就會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姐姐的面前降盹,幫她解決問題渔彰。家里的任何人缺錢了,出事了淤堵,需要去警察局保釋了竞端,都是她沖在第一線贱勃,累得不堪重負贵扰,她沒法快樂舞丛。因為她只要自己過得輕松和愉快吨凑,就會產生愧疚和焦慮。因為她覺得她是全家的幸運兒探橱,大家都沒有她過得那么好哗讥,所以她需要照顧所有人。
作者說:艾瑞絲把自己囚禁在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身份中胞枕,為了讓別人過得更好杆煞、為了減輕別人的負擔、為了處理別人的大事小情腐泻、為了不惹麻煩决乎,也為了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負責任的派桩,是家里那個獨立的萬金油构诚,任何家庭成員有困難,她都會提供幫助铆惑。因為自己比媽媽和姐妹們生活得更順利唤反,她也讓自己變成了內疚感的囚徒。她有著作為幸存者的內疚感鸭津。我怎樣才能讓艾瑞絲走出把自己當作一個有責任感的‘好姑娘’并且期待自己能修復他人生活的生活模式彤侍?
我告訴她:“除非你開始愛自己,否則你不能為你的姐姐做任何事情逆趋≌到祝”也就是說,當你能夠讓自己擁有足夠的能量闻书,而不是感覺到很累名斟,很痛苦時,才能更好地幫助家人魄眉。
所以砰盐,首先你得學會愛自己,你要找一些時間來照顧自己坑律,去逛逛街岩梳,去交一些好朋友,去談戀愛,給自己放假冀值。你必須得看到自己的重要性也物。
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一生,這是其他人沒法擁有的列疗。你是獨一無二的滑蚯,那么如果你想要過好你獨一無二的人生,你得學會感受美好抵栈,練習感受美好告材,然后學著給自己一些愛。
就是我們得學會活在當下古劲,學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创葡,你才能夠真的對自己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绢慢,有了余力你才能夠很從容地去幫助別人灿渴,否則的話,你和對方都會相當痛苦和糾結胰舆。
4骚露、怨恨型牢籠
陷入怨恨型牢籠的人在親密關系中會持續(xù)的低水平憤怒和摩擦。他們寧愿面對憤怒和對抗缚窿,也不愿意面對內心的傷痛棘幸。
比如,書里有一個叫瑪麗娜的女士倦零,跟她老公每天吵架误续,吵了18年,最后決定要離婚扫茅,在離婚前找作者咨詢蹋嵌。作者說:“離婚并不能解決一段關系當中的情感問題。離婚只是給你一種法律的許可葫隙,讓你與另外一個人重復相同的婚姻模式栽烂!離婚不會給你自由。無論瑪麗娜是決定跟丈夫離婚恋脚,還是維持婚姻腺办,她要努力做的事情都是相同的:發(fā)掘自己對婚姻的需求和期待,并治愈由此而來的創(chuàng)傷糟描。如果她不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怀喉,她在有生之年就會一直背負那些創(chuàng)傷〈欤”
作者不斷地問瑪麗娜躬拢,為什么是現(xiàn)在離婚躲履,既然都吵了18年了,為什么不早點離婚呢估灿?通過這樣問答的方式,瑪麗娜才找到答案缤剧,原來她我害怕孤獨馅袁。
而這種情緒通常是由原生家庭帶來的。她小時候被自己的父母拋棄荒辕,這段經歷給她的感覺就是如果她愛上了某個人汗销,某個人就會離她而去。這種經常被背叛和拋棄的感受抵窒,會給她的內心帶來極大的壓力弛针。
作者說,下一次當他說“你錯了”的時候李皇,你只需回答“你說得對”削茁。“你要與發(fā)生的一切和解掉房〖氚希”只有你能夠感謝對方,你才能夠從對方身上感受到愛卓囚。
而且你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瘾杭,把你自己真的值得被珍惜的東西寫下來,放在離你最近的地方哪亿,讓你能夠天天跟自己的優(yōu)點待在一起粥烁。同時,你要想想對方身上有什么優(yōu)點蝇棉,只有這樣你才會走出來讨阻。因為你不只是關注你們的缺點,也不會總是擔心自己不被愛篡殷,不被珍惜变勇,通過積極的方面來緩解這種壓力。
5贴唇、不寬恕型牢籠
經常有人會問作者:“你怎么能夠寬恕那些納粹搀绣?”她說:“我不是寬恕他們,我是為了我自己戳气,才要選擇寬恕的链患。”好多人對寬恕的一個錯誤的理解是說“我不在乎它了瓶您,這事我已經忘了”麻捻。但其實“我不在乎它”的這種方式纲仍,不叫寬恕,這叫逃避贸毕。寬恕的前提是郑叠,你要允許你的憤怒得到釋放。
“沉默的憤怒是一種自我毀滅明棍。如果你不積極主動乡革、有意識地釋放自己的憤怒,而是一直抱持著那些憤怒摊腋,你的身心就會受到巨大的傷害沸版。
“發(fā)泄自己的憤怒也會讓你受到傷害。發(fā)泄憤怒是指在短時間內將憤怒強烈地表達出來兴蒸。而且视粮,這種宣泄會使人上癮。你沒有釋放任何情緒橙凳,而是在鞏固一種具有傷害性的惡性循環(huán)蕾殴。“應對憤怒的最好方法是學會引導自己的憤怒岛啸,然后使之慢慢消散区宇。”
首先值戳,我們要學會讓憤怒合理化议谷。“很多人會壓抑自己的憤怒堕虹,是覺得憤怒有羞恥感卧晓。而你要做的就是對自己說:“我經歷過苦難,但我不是一名受害者赴捞,我就是我自己逼裆。”
“只有通過燃燒憤怒赦政,我們才能夠接觸到自己真實的感受胜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開始最艱難的部分——原諒自己恢着⊥┯洌”人在遭受了傷害和痛苦以后,往往會責怪自己掰派,這種深深的自責會潛藏在憤怒的底下从诲,表面上看起來是憤怒,底下是深深的自責靡羡。當你學會原諒自己系洛,才能夠真的去寬恕別人俊性。
作者有一次到荷蘭阿姆斯特丹,荷蘭芭蕾舞團把她的故事改編成了一支芭蕾舞描扯,因為她是曾經在奧斯維辛跳過芭蕾的人定页。她坐在臺下看,淚眼婆娑绽诚。表演結束了以后典徊,全場的人都為她起立致敬、鼓掌憔购。
這個時候給她的感覺就是:“雖然門格勒擁有權力宫峦,日復一日地用他那只變態(tài)的手指選擇誰可以活下來岔帽,誰要死去玫鸟,但他更像一個囚徒。而我是無辜的犀勒。我也是自由的屎飘。”所以贾费,她真正跟自己在奧斯維辛的這段經歷產生了和解钦购。
最后,作者說:“我不能說每件事的發(fā)生都是有理由的褂萧,也不能說不公平和痛苦是有益的押桃。但我可以說痛苦、艱難和困苦是幫助我們成長和進化的禮物导犹,它幫我們成就自己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