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本篇的中心在于討論人的精神世界抒钱,應(yīng)該怎樣反映宇宙萬物的本原觀念和一體性觀念瞬欧。莊子在本篇里所說的“德”,并非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筷畦,而是指一種心態(tài)词裤。莊子認(rèn)為宇宙萬物均源于“道”,而萬事萬物盡管千差萬別鳖宾,歸根到底又都渾然為一吼砂,從這兩點(diǎn)出發(fā),體現(xiàn)在人的觀念形態(tài)上便應(yīng)是“忘形”與“忘情”鼎文。所謂“忘形”就是物我俱化渔肩,死生同一;所謂“忘情”就是不存在寵辱拇惋、貴賤周偎、好惡、是非撑帖。這種“忘形”與“忘情”的精神狀態(tài)就是莊子筆下的“德”蓉坎。“充”指充實(shí)胡嘿,“符”則是證驗(yàn)的意思蛉艾。
為了說明“德”的充實(shí)與證驗(yàn),文章想象出一系列外貌奇丑或形體殘缺不全的人,但是他們的“德”又極為充實(shí)勿侯,這樣就組成了自成部分的五個小故事:孔子為王駘所折服拓瞪,申徒嘉使子產(chǎn)感到羞愧,孔子的內(nèi)心比叔山無趾更為丑陋助琐,孔子向魯哀公稱頌哀駘它祭埂,跂支離無脤和大癭為國君所喜愛。五個小故事之后又用莊子和惠子的對話作為結(jié)尾兵钮,即第六部分蛆橡,在莊子的眼里惠子恰是“德”充符的反證,還趕不上那些貌丑形殘的人矢空。
【原文】
魯有兀者王駘①航罗,從之游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于仲尼曰②:“王駘屁药,兀者也粥血。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魯③。立不教酿箭,坐不議复亏;虛而往,實(shí)而歸缭嫡。固有不言之教缔御,無形而心成者邪④?是何人也妇蛀?”仲尼曰:“夫子耕突,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⑤评架。丘將以為師眷茁,而況不若丘者乎!奚假魯國⑥纵诞!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上祈。”
常季曰:“彼兀者也浙芙,而王先生⑦登刺,其與庸亦遠(yuǎn)矣⑧。若然者嗡呼,其用心也獨(dú)若之何⑨纸俭?”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南窗,雖天地覆墜掉蔬,亦將不與之遺⑩廊宪。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11),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12)女轿。”常季曰:“何謂也壕翩?”仲尼曰:“自其異者視之蛉迹,肝膽楚越也(13)薪夕;自其同者視之嫂丙,萬物皆一也(14)辐烂。夫若然者竟趾,且不知耳目之所宜(15)舷夺,而游心乎德之和(16)价卤;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17)掷空,視喪其足猶遺土也(18)吭狡≌梗”
常季曰:“彼為己以其知(19)攘宙,得其心以其心(20)。得其常心(21)拐迁,物何為最之哉(22)蹭劈?”仲尼曰:“人莫鑑于流水而鑑于止水(23),唯止能止眾止(24)线召。受命于地(25)铺韧,唯松柏獨(dú)也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缓淹,唯舜獨(dú)也正哈打,幸能正生(26),以正眾生讯壶。夫保始之征(27)料仗,不懼之實(shí);勇士一人鹏溯,雄入于九軍(28)罢维。將求名而能自要者(29),而猶若是丙挽,而況官天地(30)肺孵,府萬物(31),直寓六骸(32)颜阐,象耳目(33)平窘,一知之所知(34),而心未嘗死者乎凳怨!彼且擇日而登假(35)瑰艘,人則從是也是鬼。彼且何肎以物為事乎(36)!”
【注釋】
①兀:通作“跀”(yuè)紫新,斷足的刑法均蜜。“兀者”指受過跀刑只有一只腳的人芒率。王駘(tái):假托的人名囤耳。
②常季:魯國賢人,傳說為孔子弟子偶芍。
③中分魯:在魯國平分充择,意思是在魯國彼此間差不多,不分上下匪蟀。
④無形:不具有完整的形體椎麦。心成:內(nèi)心世界達(dá)到成熟的境界。一說“無形”指不須用形表材彪,“心成”指潛移默化观挎。
⑤直:通作“特”,僅只的意思查刻。后:意思是落在對方的后面键兜。
⑥奚:何。假:已穗泵,只普气。
⑦王:突出、超過的意思佃延;“王先生”即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先生现诀。
⑧庸:平庸,這里指平常的人履肃∽醒兀“其與庸亦遠(yuǎn)矣”,是說他跟平常人相比也就相差很遠(yuǎn)很遠(yuǎn)了尺棋。
⑨若之何:如何封锉,怎么樣。
⑩遺:失膘螟〕筛#“不與之遺”是說不會隨著天翻地覆的情況而喪失。
(11)審:明悉荆残,通曉奴艾。假:憑依;“無假”即是“無待”内斯。舊注“假”通作“瑕”蕴潦,指審度自己沒有一點(diǎn)兒毛蚕裉洹;姑備參考潭苞。
(12)命:任忽冻。“命物之化”就是聽任事物的變化此疹。宗:本甚颂,主旨。
(13)肝膽楚越:肝膽兩種器官緊緊相連秀菱,楚越兩國相去甚遠(yuǎn),喻指鄰近的肝膽同于一體之中也像是楚越那樣相去甚遠(yuǎn)蹭睡。
(14)一:同一衍菱,一樣的。
(15)耳目之所宜:指適宜于聽覺肩豁、視覺的東西脊串。
(16)游心:使心靈自由馳騁遨游。和:混同清钥。
(17)聽一:同一的方面琼锋。所喪:失去而引起差異的一面。
(18)遺土:失落土塊祟昭。
(19)以下四句很不好理解缕坎,各家斷句也不一致,這里取傳統(tǒng)的斷句方法篡悟。為己:即修己谜叹。知(zhì):智慧“嵩幔“為己以其知”即“以其知為己”荷腊,意思是運(yùn)用自己的才智來修養(yǎng)自己。
(20)得其心以其心:即以其心得其心急凰,大意是女仰,用自己的心智去求取自己的理念。
(21)常心:真常之心抡锈,即忘知忘覺疾忍,無思無慮的心境。
(22)物:外物企孩,這里指眾多的門徒锭碳。何為:為何,為什么勿璃。最:聚集擒抛。
(23)鑑:“鑒”字的異體推汽,照看,審察的意思歧沪。遠(yuǎn)古無鏡子歹撒,人們對著盛有水的器皿照看就像今天照鏡子一樣,故有“鑒于止水”而“莫鑒于流水”的說法诊胞。
(24)唯止能止眾止:唯有靜止之物方能照人暖夭,方能使別的什么東西也靜止下來。
(25)以下四句有的版本為六句:“受命于地撵孤,唯松柏獨(dú)也正迈着,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邪码,唯堯舜獨(dú)也正裕菠,在萬物之首”,句式要工整得多闭专,姑備參考奴潘。
(26)正生:即正己,指端正自己的品行影钉。下句“正眾生”即端正他人的品行画髓。
(27)始:本初之態(tài)。征:跡象平委。
(28)九:非實(shí)數(shù)奈虾,“九軍”猶言千軍萬馬。一說天子六軍肆汹,諸侯三軍愚墓,故名九軍。
(29)要:通作“徼”昂勉,求取的意思浪册。
(30)官:主宰。
(31)府:包藏岗照。
(32)寓六捍逑蟆:把自身的軀體當(dāng)作寓所。
(33)象:表象攒至。
(34)一知:自然賦予的智慧厚者。
(35)假:通作“格”,陟升的意思迫吐。
(36)肎:“肯字之古本字库菲。
【譯文】
魯國有個被砍掉一只腳的人,名叫王駘志膀,可是跟從他學(xué)習(xí)的人卻跟孔子的門徒一樣多熙宇”钋埽孔子的學(xué)生常季向孔子問道;“王駘是個被砍去了一只腳的人烫止,跟從他學(xué)習(xí)的人在魯國卻和先生的弟子相當(dāng)蒋荚。他站著不能給人教誨,坐著不能議論大事馆蠕;弟子們卻空懷而來期升,學(xué)滿而歸。難道確有不用言表的教導(dǎo)互躬,身殘?bào)w穢內(nèi)心世界也能達(dá)到成熟的境界嗎播赁?這又是什么樣的人呢?”孔子回答說:“王駘先生是一位圣人吼渡,我的學(xué)識和品行都落后于他行拢,只是還沒有前去請教他罷了。我將把他當(dāng)作老師诞吱,何況學(xué)識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魯國竭缝,我將引領(lǐng)天下的人跟從他學(xué)習(xí)房维。”
常季說:“他是一個被砍去了一只腳的人抬纸,而學(xué)識和品行竟超過了先生咙俩,跟平常人相比相差就更遠(yuǎn)了。像這樣的人湿故,他運(yùn)用心智是怎樣與眾不同的呢阿趁?”仲尼回答說:“死或生都是人生變化中的大事了,可是死或生都不能使他隨之變化坛猪;即使天翻過來地墜下去脖阵,他也不會因此而喪失、毀滅墅茉。他通曉無所依憑的道理而不隨物變遷命黔,聽任事物變化而信守自己的要旨【徒铮”常季說:“這是什么意思呢悍募?”孔子說:“從事物千差萬別的一面去看,鄰近的肝膽雖同處于一體之中也像是楚國和越國那樣相距很遠(yuǎn)洋机;從事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去看坠宴,萬事萬物又都是同一的。像這樣的人绷旗,將不知道耳朵眼睛最適宜何種聲音和色彩喜鼓,而讓自己的心思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忘形副砍、忘情的渾同境域之中。外物看到了它同一的方面卻看不到它因失去而引起差異的一面颠通,因而看到喪失了一只腳就像是失落了土塊一樣址晕。”
常季說:“他運(yùn)用自己的智慧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顿锰,他運(yùn)用自己的心智去追求自己的理念谨垃。如果達(dá)到了忘情、忘形的境界硼控,眾多的弟子為什么還聚集在他的身邊呢刘陶?”孔子回答說:“一個人不能在流動的水面照見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向靜止的水面,只有靜止的事物才能使別的事物也靜止下來牢撼。各種樹木都受命于地匙隔,但只有松樹、柏樹無論冬夏都郁郁青青熏版;每個人都受命于天纷责,但只有虞舜道德品行最為端正。幸而他們都善于端正自己的品行撼短,因而能端正他人的品行再膳。保全本初時的跡象,心懷無所畏懼的膽識曲横;勇士只身一人喂柒,也敢稱雄于千軍萬馬。一心追逐名利而自我索求的人禾嫉,尚且能夠這樣灾杰,何況那主宰天地,包藏萬物熙参,只不過把軀體當(dāng)作寓所艳吠,把耳目當(dāng)作外表,掌握了自然賦予的智慧所通解的道理孽椰,而精神世界又從不曾有過衰竭的人呢讲竿!他定將選擇好日子升登最高的境界,人們將緊緊地跟隨著他弄屡。他還怎么會把聚合眾多弟子當(dāng)成一回事呢题禀!”
【學(xué)究】
《德充符》是最能體現(xiàn)莊子精神世界的文章,極其深遠(yuǎn)而又平實(shí)膀捷,不可見不可摸不可得卻真實(shí)存在迈嘹。與西哲遠(yuǎn)祖柏拉圖的理念論所描述的意境極其接近,卻遠(yuǎn)比柏拉圖來得深遠(yuǎn),因?yàn)榘乩瓐D在描述理念時候總希望呈現(xiàn)秀仲,而莊子卻根本沒想讓這個精神呈現(xiàn)融痛,這就是哲學(xué)家之間的思想距離。
《德充符》用奇形怪狀外形的人的精神來描述真實(shí)的精神神僵,這是一種禪境雁刷,是一種元在的融合,也只有通過反差極大的視覺沖擊保礼,才能看到真正的內(nèi)在沛励,這是辨證論,也是中觀法炮障,更是還原法目派,回歸所有原始初起的各地文明,都能看到這個現(xiàn)象胁赢。但莊子沒有進(jìn)行神化企蹭,這才是本真的道。
王駘的外形是斷了一條腿的廢人智末,在一般常人眼里谅摄,這樣的人毫無生存能力。事實(shí)上讓王駘這樣的人用身體能力去適應(yīng)社會系馆,極其艱難螟凭,可他的精神世界卻極其豐富,遠(yuǎn)遠(yuǎn)超越于那些肢體健全之人它呀。正如六祖回答五組時所說的“人分南北,佛法不分”棒厘,也就是說纵穿,一個人真正的圓滿是精神,而非形體奢人。
這段文字也給我們另一個啟示谓媒,人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有軀體和精神組成何乎,軀體只是人體的一個架構(gòu)句惯,現(xiàn)在醫(yī)學(xué)成像也能夠看到,即便一個人沒有腿支救,但在氣場的表述中完全看不出腿的缺失抢野,可見精神才是人的真實(shí)。莊子用這樣的語言故事告訴我們各墨,只有精神健全之人才是得道之人指孤,身體健全而精神缺失之人只是一副臭皮囊而已。
莊子才是真正的禪學(xué)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