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與弗洛伊德呼猪、榮格是同一時代的三位心理學偉人礼殊,他們在各自的心理學分支方向上做了開天辟地式的突破:阿德勒所開創(chuàng)的個體心理學摘昌,在當今社會廣泛流傳涕俗,其思想比當時的時代主流思想超前近百年。那么他的思想對于作為個體的我們有什么啟發(fā)意義呢椎眯?也許挠将,從他的思想里我們能尋找到一條從自我接納到獲得幸福的道路。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编整,我們的物質(zhì)生活越來越好舔稀,隨之而來的卻是我們的幸福感在下降,為什么會這樣掌测?
這得從我們生而為人的內(nèi)核說起内贮,我們身在客觀的世界,卻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里汞斧,也只有在社會關系中才會成為真正的”人“夜郁。連孤獨感都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你感覺孤獨是因為周圍有一些和你生活得很不一樣的人。再比如:價值問題最終也可以追索到人際關系上:你手上的100元紙幣如果沒有人和你交換粘勒,它就是廢紙竞端。
而在人際關系中,我們根本不可能不受傷庙睡,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系的煩惱事富。這在任何或好或壞的時代都會存在。特別是如果你的人際關系中主要是競爭狀態(tài)乘陪,那就會有更多人際關系帶來的煩惱擺脫不掉统台。俗話說冤冤相報何時了,這回你贏了暂刘,對方會等待著尋找下一個回合去贏你饺谬。很多時候我們喜歡用代表真理或正義的角色去和對方一爭高下。其實,無論自己多么正確募寨,也不要以此為理由去責難對方族展。此時其實無論對方持什么意見都無所謂(一分對錯,就引入了競爭拔鹰,就有輸贏與煩惱)仪缸。爭吵得激烈時甚至會發(fā)怒,其實發(fā)怒只是交流的形式之一列肢,而且不使用發(fā)怒這種方式也可以交流恰画。
既然生活中有這么多的不如意和挫折,那么是否就要用“不幸”來給自己逃脫呢瓷马?即使你選擇了“不幸”的解釋拴还,這也并不是因為你在不幸的環(huán)境里,而是因為不幸對你自身而言是一種“善”欧聘。你把”不幸”當成了自己的借口片林。比如現(xiàn)在工作不愉快,給自己找個理由說是因為有一個多么奇葩的上司怀骤,所以無法好好工作费封。而實際是你因為不想工作(不愿意接受能力匱乏的自己),所以才制造出一個這樣的(討厭)上司蒋伦。人在任何時候任何環(huán)境中都可以改變自己弓摘,之所以無法改變自己,是因為不改變對你的主觀世界更有利痕届,你定下了”不改變“的目標韧献。
每個人都是自己主觀的存在,決定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爷抓,如何改變的答案只能自己找出來势决。從別人那里得的答案只是對癥療法,沒什么價值蓝撇。
每個人都有本能的欲望和沖動,如果僅僅遵從這種傾向性去過日子陈莽,生活就像自斜坡上滾下來的石頭渤昌,這并不是自由,(享樂)只是欲望和沖動的奴隸走搁。真正的自由是一種把滾落下來的自己從下向上推的態(tài)度独柑。人更多的是“社會人”,要行使自由私植,從一切煩惱的人際關系中解脫忌栅,就需要付出代價:有人討厭你。但自由不是從現(xiàn)有的社會關系中抽離,而是妥善做好課題分離索绪,不畏懼被人討厭而勇往直前湖员,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才是對人而言的自由瑞驱。
總之娘摔,真正關心自己過得如何。我們要做的是接納自己唤反、信賴他人凳寺、奉獻他人,構(gòu)建起廣泛的共同體感覺:把他者看做伙伴彤侍,并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tài)肠缨。
首先、接納自己盏阶。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卑感晒奕,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希望自己做到更好的自己的理想,相比理想的自己總有太多不足之處般哼,只要不把自己的這種自卑當做不去行動的借口吴汪。自卑感是個人追求優(yōu)越的基本動力。人生不是和他人的比賽蒸眠,只要自己不斷前進即可漾橙,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楞卡。
其次霜运、信賴他人。
首先要區(qū)別信用和信賴:信用有前提條件-比如銀行給你貸款前先要審查甚至交抵押物蒋腮,而信賴則沒有這種條件約束淘捡,而且即使蒙受損失也依然繼續(xù)相信的態(tài)度。一般人都不會在被別人長期信賴時還仍然長期對其背信棄義池摧。
與之相對焦除,信賴的反面“懷疑”則是破壞關系的第一殺手锏。信賴他者的重要意義在于避開懷疑這個坑作彤,假如你在戀愛中懷疑對方“可能不專一”膘魄,那么你很可能會積極去尋找對方這方面的證據(jù),從而得到”自我實現(xiàn)的寓言“竭讳,一段關系可能就會成為泡影创葡。如果不敢去信賴別人,那你最終會與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關系绢慢。
當然灿渴,阿德勒并不主張像理想道德模范般無條件地信賴他人,剪斷你的某個關系就是你自己的課題,必要的時候行使它骚露。就連阿德勒不也和自己曾經(jīng)追隨的對象弗洛伊德決裂了嗎蹬挤?這背后有牽扯到課題分離的方法:背叛你的信賴就是他人的課題。你只需要考慮“我該怎么做”荸百。
對眼前出現(xiàn)的任何課題闻伶,首先考慮這是誰的課題。判斷方法是”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jié)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够话?” 比如:孩子的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蓝翰,父母命令孩子學習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不去干涉別人的課題女嘲,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畜份。只要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系就會和諧很多欣尼”ⅲ總之,請讓自己學會真正做到“自立”愕鼓。
最后钙态、貢獻他者:實現(xiàn)與社會和諧共處。
我們應該樹立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識菇晃。需要把對自己的執(zhí)著册倒,變成對他人的關心。過度關注對錯磺送,就會無形中步入權(quán)力之爭,制造人際關系中的持續(xù)競爭估灿,埋下惡果的種子。美好的歸屬感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馅袁,要靠自己的手去獲得:只有付出了才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
表揚或批評芒粹、以及希望被表揚或批評,都是在構(gòu)造一種縱向(競爭)關系狀態(tài),這會破敗人際關系和諧估脆,阿德勒提倡把所有人際關系都看成“橫向關系”:雖不同但平等。不論從事什么工作、或在家庭中承擔何種角色付材。在橫向關系里,不會再有干涉厌衔,而是援助。真正的援助是有大前提的:課題分離和鼓勵富寿。 繼續(xù)以孩子的學習為例,父母不應該干涉孩子的學習苏潜,要求其必須學習或者必須考上xx名牌大學;而是努力地幫助孩子建立“自己能夠?qū)W習”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獨立應對課題的能力恤左。
關于表揚的另一種負面影響是表揚得越多,就越讓對方形成更高的理想目標飞袋,從而讓自己感覺”沒能力“,越發(fā)難以建立自信链患。
和批評或表揚類似的問題是用行為標準去評價他人:請不要用“行為”標準(做了什么)而是用“存在”標準去看待他人,對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悅和感謝锣险。對于自己也同樣如此,不要用行為標準去考慮芯肤,而要首先用存在標準去接納。
用行為標準去評價的典型思維模式是 從理想形象的100分應該有的行為標準對他人按項一點點地扣分崖咨。更好的方式應該是從零分出發(fā)去給他人算加分項,對其存在本身表示感謝击蹲。比如孩子飯后主動過來說要刷碗,你不應該以其沒刷過動作很毛糙等而拒絕他(行為評價的思維)歌豺,而應該接納與鼓勵他的主動參與。當孩子體會到自己的價值类咧,會邁出更多新的一步蟹腾。人只有在感覺自己有價值的時候区宇,才可以獲得勇氣娃殖。
阿德勒認為议谷,人并不受過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著自己定下的目標前進卧晓。夢也許會破滅(達不到目標)芬首,但你還是應該鼓起勇氣去做禀崖。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拼接而成的衩辟。就像旅行:我們跨出家門的那一瞬間波附,“旅行”已經(jīng)開始,朝著目的地出發(fā)途中的每一個瞬間都是旅行掸屡。即使因為某些原因沒能夠到達目的地,那也并非沒有旅行仅财。這就是現(xiàn)實性的人生。在人生的旅途中抖锥,既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碎罚,又時刻不忘享受當下的幸福:對共同體的貢獻感磅废。即使終其一生還是普通之人荆烈,也并不等于無能:你走過了很長的幸福之路。如果成功憔购,也沒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優(yōu)越性:幸福的人生總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