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道可道绑莺,非常道。
(道可以致達惕耕,但致達之后就不是永恒之道)
1纺裁、
上一節(jié)我們談到,在物理學界司澎、生活世界和生物界都存在“測不準定律”欺缘,那么在人類社會存不存在呢?
答案是挤安,存在谚殊!
不過,就好像在生物界的“觀察者效應”一樣蛤铜,在人類社會里嫩絮,“測不準定律”的表現(xiàn)被稱作霍桑效應。別誤會围肥!霍桑并不是一個人名剿干,而是一家工廠的名字,怎么回事呢穆刻?
原來在1924年~1932年置尔,美國一家電器公司的霍桑工廠進行過一次長達九年的管理學實驗研究。帶頭的是哈佛大學的教授和團隊氢伟,他們試圖通過改變工作環(huán)境里的各種條件榜轿,找出工人生產(chǎn)效率最高的方法。
怎么樣朵锣?聽起來是不是一個十分完美的計劃谬盐?結(jié)果令研究團隊沒有想到的是:
工人們無論在哪種工作環(huán)境下,工作效率都會穩(wěn)步提升诚些,沒有什么太大的意外變化设褐。基本不受光線強弱、休息時間長短以及周圍溫度高低等等因素的影響助析。
這是怎么回事呢犀被?研究者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親自去找工人談話外冀,一問之下寡键,才恍然大悟。工人們很樸實地說:
“我知道你們在做研究把┧怼西轩!”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原來工人知道他們在做研究脑沿,意識到自己一直處于被觀察的狀態(tài)中藕畔,所以內(nèi)心里會激發(fā)出一種由衷的自尊和責任感,從而自發(fā)的配合他們在各種工作環(huán)境中完成了實驗庄拇。也就是說:
當一個人知道自己被關(guān)注的時候注服,會本能的調(diào)整和改變自己的行為,這就是霍桑效應措近。
所以溶弟,在社會中研究人類和在實驗室里研究螳螂,二者并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瞭郑,都會造成某種程度的誤判辜御。
2、
你可能會說屈张,我們研究人類和螳螂的時候可以悄悄放上攝像頭擒权,不用研究人員在場,這樣所研究出來結(jié)果不就既客觀又準確了嗎阁谆?這個觀點初聽起來很有道理菜拓,但是轉(zhuǎn)念一想,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笛厦,什么問題纳鼎?問題在于:
當研究人員不在場的時候,人就真的可以完全百分之百的脫離被觀測的主觀感覺嗎裳凸?當研究人員不在場的時候贱鄙,螳螂真的可以完全百分之百的脫離“觀察者效應”嗎?
我們先說人姨谷,馬克思早就斷言過:
“人是最名副其實的社會動物逗宁,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梦湘。①”
什么意思呢艘策?就是說如果脫離社會,人就不能稱之為人烧董。人和社會就好比細胞和身體的關(guān)系茵瘾,從身體中單獨抽取一個細胞源织,細胞必然同時死亡。沒有單獨存在的細胞,細胞只有在人體里才能被叫做細胞。
人也一樣譬正,也只有在社會當中才能被稱為人,即使你一個人獨處山林檬姥,也并沒有完全離開社會曾我,你只是減少了對社會的依賴,你不可能穿樹葉健民、編草鞋抒巢、睡在山洞里,你的衣食住行秉犹,樣樣都不可能完全離開和社會市場的聯(lián)系蛉谜。那么同樣的道理:
我們思想難道就能完全脫離社會嗎?當然不可能凤优!你的一言一行悦陋,你的沉思和你的默想蜈彼,看起來好像是你一個人的言行和思想筑辨,其實不然。社會依然在無形中影響著你幸逆,塑造著你棍辕。
只有一個例外:
那就是世界末日,地球上只剩你最后一個人还绘。
那個時候的你楚昭,才是完全脫離了社會的你,才能擁有獨立于社會的屬性拍顷。在地球末日之前抚太,沒有一個人是孤島,世界上所有的孤島昔案,都只不過穿了一件叫做海洋的衣服而已尿贫,海洋之下,依然是一整片相連的大陸踏揣。
也就是說庆亡,儒家里所謂的“慎獨”(謹慎獨處)其實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只有相對的“慎獨”捞稿,沒有絕對的“慎獨”又谋。因為人在潛意識里無時無刻都有一個“隱身的觀察者”在監(jiān)視著他拼缝,干擾著他,影響著他彰亥,他不可能百分之百獨立于社會之外去做他自己咧七。
一句話,我們無法測量出一個人的真正本性剩愧。
因為人并沒有獨立于世界之外的抽象本性猪叙,人的本質(zhì)是一切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②,人仁卷,只有社會性穴翩。哪怕是他一個人獨處,哪怕是無人在場〗趸現(xiàn)代腦神經(jīng)科學同樣證明:
只要人類的大腦空閑下來時芒帕,就會恢復成一種默認的腦電網(wǎng)絡模式,而這種默認的網(wǎng)絡模式正是人在社交狀態(tài)下大腦所表現(xiàn)出來的模式丰介,哪怕剛出生的嬰兒也同樣如此背蟆。
嬰兒一出生為什么會本能地啼哭?沒錯哮幢,正是為了吸引母親的照顧带膀!這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社交行為。也就是說:
我們每個人從一出生開始就已經(jīng)是社會性動物了橙垢,無一例外③垛叨。
所以,即使暗中裝上攝像頭柜某,你也無法觀察到真正的人性嗽元,因為你的存在以及其他人的存在,本身就已經(jīng)對被觀察的人造成了影響和干擾喂击,而且這種影響已經(jīng)經(jīng)過進化的篩選——深深地刻在了我們?nèi)祟惖幕蚶锛涟淮忠淮瑐鞒胁幌⒑舶恚灰匀魏稳说囊庵緸檗D(zhuǎn)移佩谷。
這才是我們應該從“霍桑效應”這口深井里挖掘出來的終極啟示,而不僅僅是把它當做社會學或者管理學的一個規(guī)律监嗜。
3谐檀、
你可能又會說,人類之間是一個整體沒錯秤茅,但是螳螂應該就不會受人類的影響和干擾了吧稚补?錯了!不可能框喳!舉個簡單的例子:
螳螂的天敵是青蛙课幕,青蛙的天敵是蛇厦坛,蛇的天敵有鷹、刺猬乍惊、蜥蜴和浣熊等等杜秸,而蛇的這些天敵依然各有天敵,但無論這一條食物鏈怎么推演和擴展润绎,最后肯定都會出現(xiàn)在人類的餐桌上撬碟。
那么,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我們能說自己對螳螂的習性完全沒有任何影響嗎莉撇?直接的影響或許沒有呢蛤,但間接的影響恐怕無限接近于無窮大。
在20世紀七十年代棍郎,科學家們甚至發(fā)現(xiàn):
一個地區(qū)食肉動物的生存度竟然也會反過來間接地影響到其周圍植物的生長度其障,因為食草動物正好處在二者的食物鏈中間,這一現(xiàn)象在生物學界被稱為“營養(yǎng)級聯(lián)效應”④涂佃。
其實整個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励翼,包括植物和動物是一個整體——一個互相關(guān)聯(lián)密不可分的“生命整體”,任何一個生物都會在無形中對其他生命體的習性造成某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辜荠,只是科學的“觸角”還不夠發(fā)達汽抚,人們暫時無法觸摸到全部的真相而已。網(wǎng)絡上一直都流傳著愛因斯坦的一個預言:
“如果蜜蜂從世界上消失了伯病,人類也將僅僅剩下4年的光陰造烁!”
盡管這句話只是謠傳,完全源于媒體的杜撰狱从,并非出自愛因斯坦之口膨蛮,但是這段話的底層邏輯絕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叠纹。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否認季研,不僅人類對地球上的生物造成影響,地球上的生物也會對人類的習性造成影響誉察,而且不論體型大小与涡,哪怕它只是微生物。
已經(jīng)有科學研究表明:
一個人腸道里某些菌群只要更換了持偏,性格就會發(fā)生變化⑤驼卖。
為什么?因為人類腸道里的菌群會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大腦鸿秆!比如說腸道里如果缺少一種叫“普拉梭菌”的微生物酌畜,就會導致你長期心情低落,從而引發(fā)抑郁癥卿叽。而多攝入益生菌則能有效地減少負面情緒桥胞,從而對抑郁癥進行緩解和治療⑥⑦恳守。
研究還發(fā)現(xiàn),腸道菌群的失調(diào)還會誘發(fā)人的發(fā)育神經(jīng)障礙贩虾,這會有什么后果呢催烘?會導致自閉癥。此外缎罢,像認知障礙伊群、帕金森病以及阿爾茲海默癥等等的背后其實都離不開腸道菌群的作祟和搗鬼⑧⑨⑩。
這說明什么策精?說明我們?nèi)祟惼匠R詾榈淖约焊揪筒皇亲约骸?/b>
我們以為自己的心情舰始、愛好、性格等等都是由自己的主觀意識決定的咽袜,其實這種想法從根本上就是一種錯覺蔽午,我們只是眾多細胞和微生物組成的一個智能集合體,我們吃飯酬蹋、喝水及老、睡覺、工作本質(zhì)上只不過是為了給身體里的一群“微生物”跑腿而已范抓。
也就是說骄恶,從細菌到植物、再到動物匕垫,再到地球僧鲁、再到星系和宇宙,每一個體系從表面上看起來都在獨立運行不受其他“體系”的影響和干擾象泵,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人類的集體錯覺寞秃。
一句話,我們無法測量出一個動物的真正本性偶惠。
因為動物并沒有獨立于人類世界之外的抽象本性春寿,所以,即使暗中裝上攝像頭忽孽,你也無法觀察到真正的螳螂習性绑改,因為你的存在以及其他人的存在,本身就已經(jīng)對螳螂造成了影響和干擾兄一。
這才是我們應該從“觀察者效應”這口深井里挖掘出來的終極啟示厘线,而不僅僅是把它當做生物學界的一個規(guī)律。
總而言之出革,無論是觀察人造壮,還是觀察動物,我們都無法得到百分之百的精準的數(shù)據(jù)和習性骂束。所以耳璧,我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不可靠硝全。
4、
那么好楞抡,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從三個定理——測不準定律伟众、觀察者效應、霍桑效應——這三個層面分別都證明了:
世界本身不可靠召廷,人本身也不可靠凳厢,而且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同樣不可靠。
這些理論初聽起來你可能覺得很陌生竞慢,但其實它的思想內(nèi)核并不是什么新鮮的東西先紫。比如在佛學界早已經(jīng)是常識,佛經(jīng)里會宣講所謂的六根筹煮、六塵和六識遮精,本質(zhì)上就是為了讓人們了解測不準定律、觀察者效應以及霍桑效應三者對人心的扭曲和誤導败潦。比如說:
六根:眼本冲、耳、鼻劫扒、舌檬洞、身、意沟饥。
六塵:色添怔、聲、香贤旷、味广料、觸、法幼驶。
六識:視艾杏、聽、嗅县遣、味糜颠、覺汹族、知萧求。
值得一提的是,六根顶瞒、六塵和六識這三者加起來夸政,還有一個名稱叫“十八界”⑾,而在佛家看來榴徐,這十八界沒有一個靠得住的守问,都是空的匀归,假的,暫時的耗帕、虛幻的東西穆端。
顯而易見:
所謂六根,對應的其實就是——人本身不可靠仿便;
所謂六塵体啰,對應的其實就是——世界本身不可靠;
所謂六識嗽仪,對應的其實就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不可靠荒勇。
所以回到最初的那句話:
我們只能無限接近真理,而永遠無法達到真理闻坚。
因此老子才會說:
道可道沽翔,非常道。
【參考資料】:
1窿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卡·馬克思的遺稿導言(摘自1857—1858年經(jīng)濟學手稿)[450]》
2仅偎、馬克思《關(guān)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六》
3、肖恩?卡羅爾《生命的法則?中文版序》雳殊、《生命的法則?第三部分?06》
4哨颂、馬修·利伯曼《社交天性?第一章》
5、廖曉琳, & 康慧群. (2018). 淺談腸道菌群對大腦和行為的影響. 智慧健康, 004(008), 39-41.
6相种、姜海威恼,凌志,張勇寝并,等.重度抑郁癥患者糞便微生物群組成的改變[J].腦行為免疫箫措,2015,48:186-194衬潦。
7斤蔓、周升,福斯特·賈镀岛。心理生物學和腸腦軸:在幸福的追求中[J].神經(jīng)精神病學弦牡,2015,11:715-723漂羊。
8驾锰、克蘭,克蘭走越,PJ椭豫,等.微型評論:古微生物群:被忽視的內(nèi)分泌器官[J].MolEndocrinol,2014,28:1221-1238赏酥。
9喳整、EY,王曉明裸扶,等.與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相關(guān)的微生物調(diào)節(jié)行為和生理異常[J].細胞框都,2013,155:1451-1463呵晨。
10瞬项、腸道微生物組成與老年人飲食和健康相關(guān)[J].自然,2012何荚,488:178-184囱淋。
11、《中阿含經(jīng)?卷四十七》
作者:@紫俠狼餐塘,90后文字狂生妥衣,夜色如墨,月光如我戒傻。
你好税手!歡迎來到新統(tǒng)國學的世界,這里是當代人的國學院需纳!我是紫俠狼芦倒,一個立志復興傳統(tǒng)文化的90后,研究《道德經(jīng)》十四年不翩,累計讀書2.5萬小時兵扬,目前正在全網(wǎng)連載《酷說老子》,每天更新口蝠,預計全書120萬字器钟。在接下來的兩年里,我會竭盡全力妙蔗,不做任何保留傲霸,秉持“用科學開釋國學,以新統(tǒng)承繼傳統(tǒng)”的理念眉反,在通識教育的基礎(chǔ)上昙啄,幫你打通各個學科之間的理論壁壘,用我十幾年來搭建的知識體系為你架構(gòu)一條通往《道德經(jīng)》的天梯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