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是我在2020年讀的第一本書粗梭,也是對我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本書争便,我從此開始向世界打開自己。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自我啟發(fā)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断医,然而作者并非阿德勒本人滞乙,而是兩位日本作家。
書的形式也很特別鉴嗤,是像《論語》那樣的對話體酷宵,對話的一方是處于困惑中的青年,另一方是參透了阿德勒學說的一位哲人躬窜。
阿德勒學說既可以說是一種心理學理論浇垦,也可以說是一種哲學思想,如果要我用八個字來形容他的學說荣挨,就是:耳目一新男韧、相見恨晚。
書中的金句密度太高了默垄,幾乎每一頁都有可圈可點之處此虑,我不由得放慢了閱讀速度,原本計劃三天讀完的口锭,結(jié)果花了兩周的時間朦前,而且還準備二刷三刷。
文中提到有意思的一點:用阿德勒理論來改變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時間是自身年齡的一半鹃操,也就是說韭寸,接觸得越晚,所需要的改變時間就越長荆隘,這也是我說“相見恨晚”的原因之一了恩伺。
阿德勒是誰?
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椰拒,是個體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學習燃观。他被稱為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的三大家,卻不如弗洛伊德和榮格有名缆毁。
阿德勒學說強調(diào)人的主觀能動性番川,他最有名的著作是《自卑與超越》(也許是理論化的緣故,我看這本書的投入度和喜愛程度遠不如《被討厭的勇氣》,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在樊登讀書app里面聽這本書)缚陷。
阿德勒從小長相普通,身材矮小箫爷,成績平平嚷节。三歲時弟弟死在他身旁虎锚,兩次被車撞,五歲差點死于肺炎窜护,可以說命運多舛。
拿了一手爛牌的他柱徙,最后卻成為逆襲的典范缓屠,親身證明了每個人都可以超越自卑敌完,他一生致力于幫助別人超越自我。
這幾年國內(nèi)心理學和輿論受到弗洛伊德學說(過去決定論)影響羊初,把很多行為歸因到“原生家庭”。
而阿德勒認為长赞,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晦攒,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我無意對心理學派進行比較和評判得哆,只提供多一個看問題的角度勤家。)
一切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
阿德勒心理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是:人的煩惱皆源于人際關系。不存在“內(nèi)部煩惱”柳恐,所有的煩惱都有他人的因素伐脖。
為什么煩惱?因為你總想得到別人的認可乐设。你的所有行為和出發(fā)點讼庇,都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美,你做每一件事都會考慮別人會怎么看近尚。?
阿德勒心理學明確否定尋求他人的認可蠕啄,因為這是獲得自由的最大羈絆。
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不被別人的期望驅(qū)使歼跟,不被尋求認可的欲望驅(qū)使和媳。
換句話說,所謂自由哈街,就是要敢于被別人討厭留瞳。
自卑來源于“比較”
自卑情結(jié)和自卑感不一樣。自卑情結(jié)是有害的骚秦,自卑情結(jié)把自卑當成了止步不前的擋箭牌她倘,有自卑情結(jié)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有A,所以做不到B作箍,比如說硬梁,我沒有音樂天賦,五音不全胞得,是因為爸媽都沒有這個基因荧止。
然而,阿德勒認為適當?shù)淖员案惺怯幸娴慕捉#∪淖员案衼碜院汀袄硐胱晕摇钡谋容^罩息,我們的自信應該來自不斷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个扰,都值得驕傲瓷炮。
換句話說,什么是健全的自卑感递宅?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娘香,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的比較。
課題分離
阿德勒認為在人際關系上办龄,要將自己和別人的課題分離烘绽。只關注自己的課題,同時尊重別人的課題俐填。
別人如何評價和對待你安接,那是別人的課題,你無法左右英融。同樣的盏檐,你也有你的課題,是別人無權(quán)干涉的驶悟。人際關系之所以出現(xiàn)問題,正因為我們混淆了彼此的課題硫豆。
在我看來,“課題分離”這個理論跟西方人做得比較好熊响、而中國家庭普遍欠缺的“界限感”很相似。中國家長常常對子女的學業(yè)秸弛、事業(yè)剔难、婚姻橫加干涉奥喻,就是界限感模糊的表現(xiàn),也是很多家庭關系痛苦的原因纯趋。
共同體感覺
盡管人際關系是煩惱的來源吵冒,阿德勒并沒有完全否定人際關系西剥,也不建議人們離群寡居。在他看來揪阿,共同體感覺是幸福人際關系的最重要的指標咆畏,具體要做到“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這三點溺健。
“自我接納”是指钮蛛,誠實接受自己無法改變的部分以及做不到的事情,同時朝著能做到的方向去努力缚去,不追求他人的認可易结,不對自己撒謊。
“他者信賴”是指不附加任何條件的相信他人躏精,這樣才能建立深厚的人際關系鹦肿。
“他者貢獻”是指體會到自我對他人的貢獻,有了這種自我價值瞭吃,才能夠在共同體中找到歸屬感涣旨,幸福即貢獻感。
貢獻包括可見和不可見的霹陡,只要能產(chǎn)生“我對他人有用”的貢獻感都可以。比如癱瘓在床的老人烹棉,盡管什么都做不了,但他支撐著全家的情感聯(lián)系催束,同樣具有價值。
阿德勒認為抠刺,人生很簡單矫付,并不是深刻的事情第焰。如果認真過好了每一個瞬間,就沒有什么必要令其過于深刻挺举。
寫到這里,我恍然大悟脂崔,阿德勒理論是讓我們獲得心靈自由和幸福的學說梧喷。雖然不屬于心靈雞湯,療效卻勝于雞湯汇歹。
最后,引用書中具有正念力量的一句話結(jié)束本文:
從此刻起就能幸福产弹,起決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時此刻“胶果。
PS. 《被討厭的勇氣》被蔡康永早抠、張德芬、陳文茜等名人鼎力推薦贝或,在2017年被改編成同名日劇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