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媽的分離焦慮
昨天晚上送61上興趣班腻贰,路上,61突然說:媽媽扒秸,等會上美術課播演,你把我送到樓下冀瓦,就不上去了,我自己上去写烤。
我:啊翼闽,為什么呀?
我有點意外洲炊。
61:因為朵朵就是自己上去的感局,我也想試試。
我:哦暂衡。
心里隱約有些失落询微。
我:你確定你可以自己上去嗎?
我的大腦開始迅速評估從樓下到教室可能的各種風險狂巢。
61:可以撑毛,我覺得我可以做到。
我:那好吧隧膘。
到了樓下代态,我把水杯遞給她,拍拍她的肩疹吃,說了句:快去吧蹦疑。
她拿過水杯,頭也不回萨驶,歡快的跑上樓歉摧。到了教室門口,她轉過身來腔呜,笑著對我說:媽媽叁温,早點來接!
是的核畴,從單元門到教室膝但,只有半層樓梯。
不然我怎么會這么爽快的答應她0荨跟束!
我還悄悄跟上去,偷偷從門縫里看丑孩。直到看著她跟著老師進了上課的小教室冀宴,我才放心離開。
啊温学,我的小寶貝長大了略贮,開始要求獨立了。
我心里五味雜陳,有些開心逃延,又帶著失落览妖。我想起那句: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遇,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指向分離真友。
最近還看到一句話黄痪,讓我心酸了好幾天:父母作為孩子的客體,做得越好盔然,孩子在成年后越能順利與父母分離桅打,父母也越容易遭遇被“拋棄”。恰恰是糟糕的父母愈案,能“控制”并留住孩子挺尾,讓孩子在成年以后依舊難以離開他們。
我愛你站绪,是為了被你拋棄遭铺。想起來這是多么殘酷的一件事!
想到那一天也許并不遠恢准,女兒會很快有自己的朋友魂挂,長大成人,過自己的生活馁筐。我的鼻子一酸涂召,淚涌上來。
我不知道敏沉,還有沒有別的什么果正,能像孩子之于父母那樣,激發(fā)出人性中那么多隱匿的亮點:無私盟迟、奉獻秋泳、勇敢、堅韌攒菠,不懼迫皱。。辖众。
如果沒有女兒的到來卓起,身為第一代獨生子女中的一員,從小被教育好好學習就夠了的我赵辕,恐怕永遠也無法體會這份對另一個人的“愛”既绩,是一種怎樣的情感體驗概龄,會怎樣徹底的塑造一個全新的“我”还惠。
父母這份工作,很不容易做好的一點在于:一方面父母需要視孩子為獨立的個體私杜,尊重他可能與自己完全不同的性格稟賦特質蚕键,幫助孩子發(fā)展好他自己救欧;另一方面,父母又需要不斷的付出愛和金錢锣光,從情感和物質兩個方面來哺育孩子笆怠,并且不能要求孩子同等的回饋。
從獨立人格這個角度說誊爹,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蹬刷。但從情感哺育的角度來說,孩子和父母又是不平等的频丘。一個健康的家庭办成,一定是父母在上,孩子在下搂漠。父母不斷的給予迂卢,孩子不斷的吸吮。不能反過來桐汤,讓孩子反哺父母而克,這樣的家庭關系里孩子難以發(fā)展好他自己。
(當然怔毛,一些特殊情況的家庭需要單獨討論员萍,比如父母殘疾或身患重疾,年幼的孩子承擔起家庭的重擔馆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充活。這個話題先按下不表,以后機會合適再單獨探討蜡娶。)
有人說混卵,我們每個人,窮盡一生窖张,不過都是在尋求理想的客體幕随,并想辦法留住TA。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客體宿接,也是最重要的客體赘淮,父母的覺察、自省和成長睦霎,意義深遠梢卸。
也許,有人會問副女,那蛤高,父母付出這么多,得到的是什么呢?
我想戴陡,大概得到的就叫天倫之樂吧塞绿。經(jīng)由孩子,我們實現(xiàn)了生命的延續(xù)恤批,得以有機會欣賞异吻,另一個自己,活得比自己更精彩喜庞。
讓我們一起诀浪,為我們的孩子祝福吧,愿你們勇敢走上獨立之路延都,爸媽永遠是你們堅定的大后方笋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