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如果不是有目的地讀郑象,經(jīng)常是讀完一扔贡这,回頭想想啥都記不住。
本熊讀書算比較多了扣唱,一年總有幾十本藕坯,今年超過百本,但讀的啥也大部分都忘了噪沙。
所以炼彪,讀書想有效果,還要有方法正歼。
最近有本書叫“如何閱讀一本書”辐马,把閱讀按從淺到深分為基礎(chǔ)閱讀(elementary)、檢視閱讀(inspectional)局义、分析閱讀(analytical)和主題閱讀四個層次喜爷。
這說得不錯,但書是洋人寫的萄唇,讀起來仍然有些隔的感覺檩帐。
本熊讀書多年,也總結(jié)了更簡單的五個讀書習慣另萤。相信人人都可以做到湃密,堅持下去,也人人都會有收獲四敞。
第一個習慣:記錄四個要點
每一本書的四個信息要點要記下來:書名泛源、作者、出版社忿危、版次時間达箍。
比如,本熊最新讀完的一本書是這樣的:《魯迅遺風錄》铺厨,孫郁著缎玫,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6年9月第1版努释。
因為不管當時讀得多么投入碘梢、細致,總可能有遺漏伐蒂。而且煞躬,本熊的習慣是讀完書只留很少最有保存價值的,大部分轉(zhuǎn)讓、送人恩沛、捐贈出去在扰,實現(xiàn)書的最大價值。這樣的話雷客,以后若想查證什么東西芒珠,必須能找得到原書才行。
這樣記還有一個好處搅裙,對各出版社出書的質(zhì)量了解得更清楚了皱卓。哪類書找哪個出版社的版本,心里基本有數(shù)了部逮。有的出版社雖然名氣大娜汁,但其實書很一般(比如中信。這個可以專門寫一篇文兄朋。)
第二個習慣:寫讀后感或點評
讀完一本書掐禁,一定要第一時間把讀后感或?qū)狞c評寫下來。因為剛讀完颅和,感覺最直接傅事、最新鮮,肯定最有話說峡扩。
這個寫下來的東西蹭越,過一段時間再看,會有感覺:啊教届,當時是這么想的啊般又。
讀書要先把書讀薄,再把書讀厚巍佑。
把書讀薄的重要一步就是把幾百頁的書換成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比如寄悯,本熊最近讀了“軍機處二百年”萤衰,下面是讀后寫的一段話:
這個主題以前無人寫過,但似乎名為“軍機大臣二百年”稍合適些猜旬。不過脆栋,也不算很切題,因為雖是以軍機大臣為中心洒擦,實際寫得還是歷史事件椿争。看了書名熟嫩,更多想看的是事件背后的軍機處機制運作秦踪。以事件而言,必須有重大事件才可寫,本書就是這個邏輯椅邓。但以制度而言柠逞,即使日常工作也有可寫之處。尚缺乏宏觀角度的分析與梳理景馁。當然板壮,以歷史事件為線索相對容易些,以制度為角度寫復雜些合住,要另起爐灶〈戮現(xiàn)在這么寫是把歷史事件中突出一些軍機大臣的因素。另透葛,錯別字不少笨使,版本不好。
當然获洲,如果感受很多阱表,可以單獨寫一篇文章。本熊在簡書文集“讀書偶得”里有一些就是這么寫成的贡珊。
第三個習慣:摘記并不定期整理
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最爬。
動筆墨有兩層意思:一是在書上劃線、評點门岔、標注爱致,二是摘記要點。
摘記的內(nèi)容一般分三種:一種是對自己有啟發(fā)的觀點寒随;一種是與自己看法相同糠悯,但說得更透徹;還有一種是積累做素材用妻往。
現(xiàn)在書多得很互艾,看到水書的可能性也大增。不像當年讯泣,凡能讀到的書都是千錘百煉的精品纫普,所以讀一本存一本也可以。但在水書橫行之下好渠,要秉持一本書有一句話有用即值得之態(tài)度昨稼。
因此,如果讀完一本書拳锚,有一句話能摘記下來假栓,也算此書不白讀。
本熊對一本書摘記有多有少霍掺,多則數(shù)頁匾荆,少則一句拌蜘。比如下面這則:
齊春風在《大家精要--梁啟超》中寫道,“梁認為中國舊史學存在著四大病源: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棋凳,知有個人而不知有群體拦坠,知有陳跡而不知有今務,知有事實而不知有理想剩岳;兩大弊端:一是能鋪敘而不能別裁贞滨,二是能因襲而不能創(chuàng)作∨淖兀”(P117-119)
梁先生的幾句話不長晓铆,但至為精當。讀此書有此一句則有收獲绰播。當然骄噪,這并非說此書只有此一句精彩。
摘記多了蠢箩,難免雜蕪链蕊,這就要時時整理,將類似主題的合并同類項谬泌,歸納總結(jié)滔韵。比如歷史的歸一類,文學的歸一類掌实,人物的歸一類陪蜻。。贱鼻。
同樣主題的放在一起宴卖,能比較出異同。比如同樣是寫北洋水師的邻悬,一比較摘記就分得出高下症昏,馬幼垣先生的“靖海澄疆”顯然比別的高一籌。
第四個習慣:看書的零碎部分
很多人看書只翻主體內(nèi)容父丰,前后都略去不看齿兔。
本熊以前也是這樣,但后來學著寫過論文后就不同了础米。
寫過論文的都知道,論文主體自然最重要添诉,但腳注屁桑、參考書目等一絲一毫不能馬虎。
本熊曾有經(jīng)歷栏赴,幾條腳注的直接引語寫成間接引語了蘑斧,差點被FAIL掉。
所以此后一直很重視這些東西。而比較嚴謹?shù)臅惺@些東西都可以讀出很多內(nèi)容沟突。
比如,在“唐詩百話”中捕传,下面一段就出自腳注:漢武帝曾和他的大臣在新造的柏梁臺上飲酒惠拭,君臣連句賦詩∮孤郏皇帝帶頭作了一個七言句职辅,群臣就跟著用七言句連接下去,這是七言詩的開始聂示。
參考書目的作用在于深入閱讀域携。如果對該書主題感興趣的話,可以按圖索驥鱼喉,不失為便利的方法秀鞭。
此外,序跋也很重要扛禽,能了解這本書的來龍去脈锋边,寫作考慮,重點所在旋圆。
比如在馬立誠的《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一書中宠默,編者在序中寫道,經(jīng)濟突然的大規(guī)模增長并不必然伴隨著現(xiàn)代性轉(zhuǎn)型的完成灵巧,恰恰相反搀矫,它反而會加速地暴露其在政治上需要發(fā)展完善之處,這正是馬克斯·韋伯在100多年前對德國精英和知識階層的警告刻肄。
這段話就很重要瓤球,對全書主線起到提綱挈領(lǐng)的作用。
有一些導讀更是要讀敏弃,那是專家讀了之后的總結(jié)分享卦羡。
第五個習慣:動筆寫吧。
按英文習慣麦到,一般會說: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绿饵。。瓶颠。最后一點當然很重要拟赊。
讀多了,自然要寫字粹淋。只有動筆寫吸祟,才能知道看書的效果瑟慈。輸出才知道輸入得如何。
如果寫不出來屋匕,自然讀得不咋樣葛碧,連兩腳書櫥都算不上。
至于寫得怎么樣过吻,則是另一回事进泼。本文雖不咋樣,但就是讀書的結(jié)果不是疮装?
這點就不用展開了吧缘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