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折柳送別文化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钉凌,通訊極不發(fā)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shù)載難以相見捂人,因此特別看重離別御雕。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shè)酒餞別滥搭,折柳相送酸纲,有時還要吹茄彈琴、吟詩高歌论熙,各種離情別緒盡在其中福青。文人墨客們留下了琳瑯滿目的折柳送別詩詞,值得深入地學(xué)習(xí)一回脓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為什么要折柳相送无午?

“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常見的解釋是祝谚,“柳”諧“留”音宪迟,贈柳表示留念、挽留之意交惯,一為不忍分別次泽,戀戀不舍穿仪,二為永不忘懷。但是意荤,這種解釋很單薄啊片,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別作為一種非常普遍的文化習(xí)俗玖像,恐怕不是一個“諧音”就能解釋清楚的紫谷。因此,古時就有人從另外的角度探求這其中的緣由捐寥◇宰颍《太平御覽.木部》說:“柳,斷植之更生握恳,倒之亦生瞒窒,橫之亦生,生之易者乡洼,莫若斯木崇裁。” 確實就珠,柳條插土就活寇壳,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妻怎,年年插柳,處處成陰泞歉。清朝褚人獲在《堅瓠廣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豈無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逼侦,非謂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鄉(xiāng)正如木之離土腰耙,望其隨處皆安榛丢,一如柳之隨地可活,為之祝愿耳挺庞∥蓿”這種解釋是很合理的。柳樹和其他樹木相比选侨,其特點是“隨地可活”掖鱼,柳枝被折下來,猶如行人將別援制,這正可以拿來祝愿遠別的人戏挡,到了異地后,能夠很快融入當(dāng)?shù)爻柯兀S遇而安褐墅,一切順遂拆檬。這一說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妥凳,這還不是“折柳送別”文化習(xí)俗的最初緣由竟贯。最早的淵源應(yīng)該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逝钥;今我來思屑那,雨雪霏霏”這幾句古詩∩卧担“楊柳依依”雖沒有折柳送別之意齐莲,但明顯表達出了戀戀不舍的離情別緒。柳枝輕柔磷箕,隨風(fēng)搖動选酗,楚楚動人,讓人不忍離去岳枷,這種意象深入人心芒填。《詩經(jīng)》作為五經(jīng)之一空繁,其深廣的傳承便奠定了折柳送別的文化基礎(chǔ)殿衰。

折柳送別,就其行為本身來看盛泡,也許還有第四個緣由闷祥,受一種宗教情感的支配。清明傲诵、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jié)凯砍,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民間在清明節(jié)有插柳戴柳的風(fēng)俗拴竹,認為插柳戴柳可辟邪驅(qū)鬼悟衩。因此柳又被稱為“鬼怖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里說:“取柳枝著戶上栓拜,百鬼不入家座泳。”同時幕与,佛教也認為柳可以卻鬼挑势,觀世音就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因此纽门,柳在人們心目中有著神秘的宗教情感薛耻。

總之,“折柳送別”應(yīng)該有“諧音感懷”赏陵、“哲理啟迪”饼齿、“文化傳承”饲漾、“宗教情感”這樣四個緣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詩詞折柳意象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缕溉。

前面說過考传,折柳送別的文化淵源來自于先秦的《詩經(jīng)》,但其行為習(xí)俗應(yīng)起源于漢代民間证鸥,漢之前楊柳入詩雖有別情離緒的意象僚楞,卻未有折柳送別的記載。六朝無名氏所撰的《三輔黃圖.卷六.橋》記載∶“霸橋在長安東枉层,跨水作橋泉褐,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鸟蜡∧ぴ撸” 折柳一詞可能最早就出現(xiàn)在這里。而進入文學(xué)作品揉忘,則最早出現(xiàn)在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的《折楊柳枝歌辭》中跳座,其中一首是:“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泣矛。蹀座吹長笛疲眷,愁殺行客兒∧啵”這也說明漢時雖有折柳送別習(xí)俗狂丝,但才開始興起,正在擴散之中哗总,到魏晉南北朝時廣為流行美侦,但更多的還是在民間流行,因為只出現(xiàn)在樂府民歌里魂奥,嚴肅文學(xué)里鮮有記載。梁簡文帝的詩《折楊柳》:“楊柳亂成絲易猫,攀折上春時耻煤。葉密鳥飛礙,風(fēng)輕花落遲准颓。城高短簫發(fā)哈蝇,林空畫角悲。曲中無別意攘已,并是為相思炮赦。”這個折柳意象在那時的嚴肅文學(xué)里幾乎是個孤例样勃。

到了隋唐之際,折柳成為賦別的專用術(shù)語吠勘,并深深影響著文人學(xué)士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性芬,無論多么嚴肅的文人幾乎都有折柳詩詞留下來,可見此風(fēng)之盛剧防≈诧保“折柳送別”時,要吹笛峭拘,有時還要放聲歌唱俊庇,所以,古詩中常把折柳鸡挠、吹笛辉饱、唱曲聯(lián)系在一起,來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拣展。與之最相關(guān)的樂曲有三首:

一是上文已提到的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的《折楊柳枝歌辭》彭沼。李白《塞下曲》:“笛中聞?wù)哿荷丛聪贡埂溜腐!边€有《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瓜喇。這兩首詩中所言“聞?wù)哿蓖σ妫紤?yīng)該是這支曲子。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乘寒,又稱《贈別》望众、《陽關(guān)曲》、《陽關(guān)三疊》伞辛,大約作于安史之亂前烂翰。其實原來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維寫的一首詩《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蚤氏,客舍青青柳色新甘耿。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竿滨〖烟瘢”這是送別詩中的佳作。后來由樂人譜入樂府于游,當(dāng)作送別曲毁葱,并把末句“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反復(fù)重疊歌唱,所以稱為《陽關(guān)三疊》贰剥。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別曲倾剿。

三是唐朝的《楊柳枝詞》,是唐教坊曲名蚌成,作者多以此題詠柳前痘,以表達離別之意凛捏。劉禹錫就有《楊柳枝詞》九首,其中一首很是知名:“城外春風(fēng)吹酒旗际度,行人揮袂日西時葵袭。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乖菱∑挛”

因此,至隋唐始窒所,詩詞中的柳不一定是指真正的柳樹鹉勒,還有可能是折柳曲。

從現(xiàn)存的文學(xué)作品看吵取,折柳盛行于唐是無疑的禽额,宋以后則逐漸衰弱,宋人詩詞柳的意象常見皮官,但特寫攀折的卻不多脯倒,到明清時期已鮮見折柳送別的詩詞,再往后就完全成為歷史記憶了捺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折柳送別最知名的幾個地方藻丢。

長亭:早在秦漢時期大道旁開始設(shè)置亭子,以供旅人休息或送別餞行之用摄乒,路上約隔十里設(shè)一長亭悠反,五里設(shè)一短亭,故有“十里長亭”之說馍佑。后來“長亭”就成為陸路送別地的代名詞斋否。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拭荤∫鸪簦”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舅世,芳草碧連天笼恰。”把長亭寫到了極致歇终。在古典文學(xué)里,尤其在詩歌里長亭已成為典型的別離景象逼龟,見證了古人無盡的離愁別緒评凝。

津亭: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為水路送別地的代名詞腺律。

南浦:一是指專有的地名奕短,如古之萬州宜肉,蜀漢建興八年(230)置為南浦縣。又如上海南浦火車站(始建于1907年)翎碑。一是指河流的分口處或某一地區(qū)中位于這個地區(qū)南側(cè)的水濱谬返,常為古人送別之處∪砧荆《楚辭·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遣铝。”江淹在《別賦》中說:“送君南浦莉擒,傷如之何酿炸。”

灞橋:位于長安東南三十里涨冀,是一座頗有影響的古橋填硕。灞水,周時名滋水鹿鳖,秦穆公稱霸西戎扁眯,易名灞水,賦以霸權(quán)的寓意翅帜。秦人修了木橋姻檀,名灞橋,兩岸廣植柳樹藕甩。漢唐至清施敢,曾屢毀屢修∠晾常“送君千里僵娃,必有一別”。送到何處為好呢腋妙?漢人選中了灞橋默怨。對送行人而言,這是終點骤素;對遠行人來說匙睹,這是始點。折柳送過河济竹,留戀不忍別痕檬;淚眼留不住,奈何復(fù)奈何送浊。因此梦谜,此橋又叫“銷魂橋”、“斷腸橋”。沿河兩岸唁桩,一步一柳闭树,煙籠十里,每值陽春時節(jié)荒澡,款款風(fēng)起报辱,古柳絮飛,猶如白雪舞風(fēng)单山,這就是著名的關(guān)中八景之一“灞柳風(fēng)雪”碍现。漢文帝死后葬于灞水之側(cè),謂之灞陵饥侵。故此鸵赫,灞陵、灞水躏升、灞橋辩棒、灞柳,都成了別離的象征膨疏。至于大唐盛世一睁,更在灞橋邊上建立驛亭驛站,凡送別者佃却,必聚此話別者吁。此時灞柳,沐古風(fēng)而浴美譽饲帅,成為長安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复凳。

新亭:位于建康南,西臨長江灶泵,東吳時是餞送育八、迎賓、宴集之所赦邻,在六朝時最為著名髓棋。南宋史正志《新亭記》載:“南去城十二里,有崗?fù)蝗黄鹩谇鹦孥鈮q中惶洲,其勢回環(huán)險阻按声,意古之為壁壘者,或曰此六朝所謂新亭是也恬吕∏┰颍”史正志后來復(fù)建了新亭,而“回環(huán)險阻”一語道出了新亭山勢的特征铐料。

勞勞亭:位于新亭之南怀愧,離建康古城大約十五里侨颈,是著名的送別地。勞勞表示非常憂傷芯义。勞勞亭的由來,應(yīng)該是源于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中“舉手長勞勞妻柒,二情同依依”的詩句扛拨。《輿地志》:“新亭垅上举塔,有望遠樓绑警,古勞勞亭基。宋元嘉中央渣,改名臨滄觀计盒。”由于新亭和勞勞亭遺址都已湮沒難尋芽丹,一些學(xué)者認為北启,新亭和勞勞亭在同一位置,只是時間先后有別拔第。

謝亭:又名謝公亭咕村,在安徽宣城北面,是南齊詩人謝眺任宣城太守時所建蚊俺,他曾在此送別朋友范云懈涛,后來謝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別之地。李白《謝公亭》詩說:“謝亭離別處泳猬,風(fēng)景每生愁批钠。”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得封,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埋心,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呛每,老刑警劉巖踩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19,427評論 6 508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晨横,居然都是意外死亡洋腮,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3,551評論 3 39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手形,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啥供,“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库糠』锖” “怎么了涮毫?”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65,747評論 0 35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贷屎。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罢防,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唉侄?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8,939評論 1 29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咒吐,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属划,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恬叹。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同眯,可當(dāng)我...
    茶點故事閱讀 67,955評論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绽昼。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须蜗。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硅确。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1,737評論 1 305
  • 那天唠粥,我揣著相機與錄音疏魏,去河邊找鬼。 笑死晤愧,一個胖子當(dāng)著我的面吹牛大莫,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官份,決...
    沈念sama閱讀 40,448評論 3 42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只厘,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舅巷?”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羔味,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9,352評論 0 27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钠右,沒想到半個月后赋元,有當(dāng)?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5,834評論 1 317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飒房,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37,992評論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搁凸,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狠毯。...
    茶點故事閱讀 40,133評論 1 35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护糖,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嚼松,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嫡良,我是刑警寧澤锰扶,帶...
    沈念sama閱讀 35,815評論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寝受,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坷牛,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很澄,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1,477評論 3 331
  • 文/蒙蒙 一漓帅、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痴怨,春花似錦、人聲如沸器予。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2,022評論 0 22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乾翔。三九已至爱葵,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反浓,已是汗流浹背萌丈。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3,147評論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雷则,地道東北人辆雾。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48,398評論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月劈,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度迂。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dāng)晚...
    茶點故事閱讀 45,077評論 2 35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