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年前在某綜藝節(jié)目自曝患有情緒病之后,馬思純就鮮少在媒體露面志于。
直到今年的《吐槽大會》上,胖胖的馬思純直言“不在乎胖瘦,只做一個下了班就做自己的女演員”摸柄,讓人驚覺她的狀態(tài)變好了許多。
然而既忆,就在節(jié)目播出不久驱负,八卦媒體就踢爆了馬思純的新戀情。
據(jù)悉患雇,馬思純的新男友是盤尼西林樂隊的主唱——張哲軒(自稱:張曼樂跃脊,常用稱呼:小樂),一位黑歷史一大堆苛吱、在圈里劣跡斑斑的搖滾歌手酪术。
為此,戀情被曝光后翠储,馬思純不但沒得到祝福绘雁,反而遭到了網(wǎng)友們集體“勸分”。
只是援所,沉浸在愛情里的馬思純庐舟,根本不在意這些,她就像《左耳》里的黎吧啦住拭、《蕎麥瘋長》里的云蕎那樣挪略,用遍體鱗傷的叛逆來品嘗戀愛的滋味耻涛。
這種傻乎乎的執(zhí)拗,在外人看來近乎“自毀”瘟檩,而她卻甘之如飴抹缕,甚至還為自己能感化“渣男”感到驕傲。
理智的人無法明白這種病態(tài)的戀愛觀墨辛,但是只要依著她的成長軌跡去看卓研,就會理解她如今的叛逆,其實早在兒時就埋下了伏筆睹簇。
1.順風順水的人生背后是無法啟齒的壓力
7歲開始演戲奏赘、28歲拿下金馬影后、上過福布斯名人榜太惠、跟無數(shù)帥哥都搭過戲的馬思純磨淌,看似毫不費力就已經(jīng)擁有了別人無法企及的人生。
但她還是患上了抑郁焦慮癥凿渊,究其原因梁只,也許跟她的童年有很大關系。
馬思純從小就是長輩們眼中的乖乖女埃脏,因為家庭教育她:要聽話搪锣,要懂事。
就連在學校被同學孤立霸凌彩掐,父母也只是輕飄飄地告訴她:“不用理會构舟,你要努力證明你比她們過得好!”
表面是鼓勵堵幽,實則是讓當時年幼的馬思純孤立無援狗超。
久而久之,她不再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朴下,開始學會察言觀色努咐、討好他人,把“麻煩別人”當做自己的過錯不斷愧疚桐猬。
好不容易長大麦撵,想從事自己喜歡的演員職業(yè),卻一直被頭頂上小姨蔣雯麗的光芒所遮蓋溃肪,讓別人只看到她的幸運免胃,看不到她的努力。
這樣的誤解惫撰,讓她一度覺得很壓抑羔沙,可是又什么都不能說,因為會被人嫌棄“矯情”厨钻。
終于扼雏,她憑借電影《七月與安生》里的安生一角坚嗜,跟周冬雨一起成為金馬影后,事業(yè)上了一大臺階诗充。
但也從那以后苍蔬,周冬雨但凡事業(yè)上有點風吹草動,媒體就拿兩個金馬影后進行對比蝴蜓,步調(diào)稍微慢一點的馬思純想當然的成了驚弓之鳥碟绑。
于是,每當有人指出她的“不足”茎匠,哪怕是微不足道格仲、捕風捉影的事兒,她也要較真的去澄清诵冒。
只因她太害怕得不到別人的認可了凯肋。
2.童年的創(chuàng)傷會變成一生的夢魘
或許是壓力太大,馬思純的狀態(tài)越來越差汽馋,直到參加《看我的生活》侮东,才知道她已患焦慮癥很久了。
童年時那段被霸凌的經(jīng)歷惭蟋,至今讓她心有余悸苗桂,哪怕朋友問她:“如果讓當年的肇事者給你道歉药磺,你會好點嗎告组?”
馬思純的第一反應卻是:“我不敢”。
她就像那頭從小被細鐵鏈囚禁在柱子旁的小象癌佩,即使未來自己已經(jīng)有能力掙脫木缝,卻因兒時的固有印象,自己先掐滅了逃離的機會围辙。
最可悲的是我碟,明明自己生病了,卻依然得不到外人甚至身邊人的理解姚建。
馬思純曾經(jīng)對一臉困惑的王大陸說:“沒事矫俺,你不用理解,連我爸都不理解我到底怎么了掸冤!”
看似沒心沒肺的安慰朋友厘托,其實內(nèi)心卻是不被看到的絕望吧!
當一個人最孤立無援的時候稿湿,自己的至親不僅無法援助铅匹,而且還無法理解你的痛苦,這樣的處境饺藤,的確殘酷包斑。
可是流礁,即便這樣,馬思純依舊是當年那個懂事的小女孩罗丰,不敢給別人添一丁點麻煩神帅,不愿意成為別人的負累,一切都留給自己慢慢解決消化萌抵。
3.叛逆枕稀,只是逃離痛苦的出口
馬思純曾對朋友說:“我演了很多跟自己不一樣,特別叛逆的角色谜嫉,像黎吧啦萎坷、云蕎,我渴望活得熱烈一點”沐兰。
我相信哆档,這是她真實的想法。
從小被壓抑著想法做乖乖女住闯,又經(jīng)歷校園霸凌瓜浸,內(nèi)心的叛逆因子肯定有,可是她又不敢在現(xiàn)實中實踐比原,就只能通過角色去體會插佛。
在角色里,她可以大聲甚至放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量窘,不用顧忌別人的眼光和家人的期待雇寇;
她可以去跟大人們看不上的“混混”談戀愛,只為體會一下被別人異樣目光注視的成就感蚌铜;
她可以大膽去過自己想要的熱氣騰騰的生活锨侯,不必拘泥在別人設定的格子里過了無生氣的人生。
她太想在錯過自己的日子里重新活一次了冬殃。
終于囚痴,這一次,她不再只是妄想审葬,而是把叛逆付出了實踐深滚。
她頂著周圍壓力,挑了一個旁人都覺得渣到不行的男人談戀愛涣觉,并且還妄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感化對方痴荐,印證大家的判斷是錯的。
或許旨枯,她也曾遲疑過蹬昌,只不過這種遲疑很快就被痛苦淹沒,讓她最終選擇叛逆一次攀隔,給痛苦找個發(fā)泄的出口皂贩。
4.“不乖”栖榨,是成長的必要步驟
或許,很多人無法理解明刷,明明已經(jīng)是一個思想成熟的成年人了婴栽,為什么還要做明知是錯誤的事情。
為什么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辈末,偏要作呢愚争?
但“叛逆”這事兒,真不是講大道理挤聘、灌人生雞湯就能解決的事轰枝。
人生來都有自主意識,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组去,只不過父母害怕孩子走彎路鞍陨,大多數(shù)時候都要求孩子沿著利益最大化的道路走,強制性的放棄了試錯的過程从隆。
久而久之诚撵,那些自己想要實踐的想法被埋藏于心底,表面上過著順順當當?shù)纳罴耄瑑?nèi)心卻渴望去嘗試一下不一樣的活法寿烟。
未來的某一刻,待到時機成熟辛燥,叛逆的因子觸碰到內(nèi)心的痛苦筛武,付出實踐就在所難免。
所以购桑,我們會看到乖乖女不顧父母反對畅铭,交往“混混”男;曾經(jīng)的三好丈夫勃蜘,愛上了與妻子相差甚遠的女人;老大爺不好好安享晚年假残,偏要去騎行……
每個年齡缭贡、每個人生角色里都有自己的小叛逆,其本質(zhì)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體驗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辉懒。
這中間阳惹,或許被現(xiàn)實撞的頭破血流,或許依舊平平無奇眶俩,或許人生光景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莹汤,但這些經(jīng)歷都不是歧途和彎路,只是一個人認識自己的過程而已颠印。
成長纲岭,始終是一個跌跌撞撞的過程抹竹,叛逆也沒有世俗意義里那么罪不可恕。
成年人止潮,愛自己所選窃判,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無論何時喇闸,都有機會離最好的自己更近一點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