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4日? 星期一?
暑期參加了2023年明德云學堂第二期德育管理干部與班主任高峰論壇翁都,一位優(yōu)秀的老班主任丁如許老師分享了《讓微班會更有魅力》柠掂,在這樣一個全國性的專題培訓會上來講“微班會”似乎有點小題大横堡。但是狗准,認真聽了丁老師的講課黔姜,卻感受到“微”中藏著大教育粗悯、真教育耘柱。
丁老師從兩個方面介紹如捅,一是“微班會”的特點:短、快调煎、小镜遣、靈,二是“微班會”的做法:選擇資源、講述故事悲关、開展活動等谎僻。我一邊聽一邊也在思考,覺得微班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及時性寓辱、現(xiàn)場感艘绍,就是在問題產生的當下及時討論、引導秫筏,將學生成長的問題化解在萌芽之中诱鞠。深切感受到真正的教育就蘊藏在教師面對一個個具體的生命成長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敏感,蘊藏在“微班會”的微思考这敬、微行動之中航夺。
在真實的教育現(xiàn)場,我們會發(fā)現(xiàn)班級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崔涂,這種差異不是學業(yè)成績的差異阳掐,而是班級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是否有正確的輿論導向的差異冷蚂。班級良好氛圍的形成從何而來呢缭保,看看“微班會”的那些主題:《“謠”不可“言”》《有話好好說》《將“光盤”進行到底》《出口不成“臟”》《對欺凌勇敢說“不”》《熱鬧,要不要湊》……都是每一個班級需要進行明辨的話題蝙茶,很多思想艺骂、行為的糾偏就在這一個又一個“微班會”中形成了清晰的導向,班級正確的輿論因此而建立起來尸闸。
“微班會”的主導者是班主任彻亲,它建立在教師是否對教育的復雜性有一份理解,對學生成長的曲折性吮廉、個性化有基本的認知苞尝,對如何帶好一個班級有自己明確的方向。
所以宦芦,我們經(jīng)常說一個好班主任就有一個好班級宙址,我們認為好的班主任不僅僅只教好自己的班級,他會關注班級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调卑,會與各學科教師積極聯(lián)動抡砂,會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會努力爭取機會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搭建平臺恬涧。記得學校一位班主任分享他的班級管理注益,就提到——他與數(shù)學老師是“中國好搭檔”,與所有學科老師是“好朋友”溯捆,支持他們開展學科教學丑搔,為他們解憂幫困,向學生宣傳每一門學科的重要性,鼓勵啤月、支持煮仇、幫助他們學好每一門學科。
丁如許老師在“微班會”的系列研究中深有感觸:教育是系統(tǒng)工程谎仲,“微班會”要形成校本課程浙垫,將學生的德行修養(yǎng)、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滲透在日常點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郑诺。正如張文質老師在《教師的使命》中提到的:“我常常思考夹姥,要用‘生長’來構建新的課程,而不是用科學的邏輯來設計課程间景。用‘生長’就換了一個視角佃声,就能回到人本身的視角去理解人艺智、看待人倘要。這是作為一個教師、學校文化的轉向--要回到個人十拣,回到具體封拧,回到差異,回到復雜性夭问,回到未知上泽西。”
在為人父母之后缰趋,我們一定會有對自己孩子生命成長的敏感捧杉,這是人之本能,作為教師的我們秘血,也會期許自己的孩子遇到一位有人情味兒味抖、有生命感的老師。當我們在期許他人的時候灰粮,是否也可以有一份自覺——對學生的成長有對自己孩子的成長一樣的覺知仔涩,有教育自己孩子一樣的堅持和韌性。
在本次學習中一線教師郭文紅老師講述了她與家長的幾個故事粘舟,其中有個故事講的是“永遠不寫作業(yè)的娃”熔脂,就講了她通過長達兩個月的信息溝通,終于喚醒家長跟進孩子完成家庭作業(yè)的故事柑肴,我們聽了既有感慨霞揉,也有感動。就如她所說晰骑,“我講的都是幾個通過努力有改善或是成功的案例适秩,但是,我們也需要有‘佛渡有緣人’的心態(tài)。努力去做了隶症,自己就問心無愧政模,不留遺憾÷旎幔”
正如張文質老師說的“幫教育”——“不管你未來是誰淋样、你未來會成為誰,我都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你胁住。我們會用另外一個詞匯形容它--成全趁猴。”
“成全”二字說的容易彪见,實際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儡司。他需要心無旁騖,聚焦于孩子日常學習與生活的點滴余指,不遺余力引導教育糾偏捕犬,也需要舍棄各種可見的功利,傾心投入于那些無法用成績酵镜、等級來評價的教育真問題碉碉。
但,好在淮韭,公道自在人心垢粮,當我們真的有一份對生命的敏感,對孩子的真心投入靠粪,對好教育的傾心追求蜡吧,我們自會收獲“一個好老師”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