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些愛好者討論到知行合一的“知”魂贬,有的愛好者堅持認為是這個知是“認知”的意思巩割。
在陽明心學中,良知有本體的地位付燥,王陽明說“知是心之體宣谈,心自然會知”、“良知即是道”键科。很明顯闻丑,知行合一的知首先是良知,因而王陽明才會在以知行合一教人之后勋颖,經(jīng)過十多年醞釀提倡“致良知”嗦嗡,并說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個字。
王陽明曾經(jīng)說:“吾良知二字饭玲,自龍場以后侥祭,便已不出此意,只是點此二字不出茄厘“”可見,良知學說次哈,遠在王陽明提倡“致良知”宗旨前多年的龍場時期就已經(jīng)定下來胎署。同時也說明,王陽明悟道之后還是一直學習和思考的窑滞,特別是通過實踐來尋找心中的“答案”琼牧,最后才能在百死千難中找到圣賢的真血脈:良知径筏。于是乎,王陽明晚年講學每每言“良知”而減少使用“本心”一詞障陶。這就是說滋恬,沒有良知(本心),何來認知抱究?因此恢氯,有當代有學者指出陽明心學是“良知心學”。
總的來說鼓寺,認知勋拟、感知是良知的功能,知識則是為良知所運用妈候,因而說知行合一的知主要指良知敢靡,在某些語境中也有認知、感知或知識的意思苦银。
正是有良知啸胧,人們才能創(chuàng)造和欣賞
創(chuàng)造
創(chuàng)造自身個體的存在、創(chuàng)造人類整體的文明幔虏;創(chuàng)造自然沒有的東西纺念,發(fā)揮物質(zhì)的潛能。
欣賞
通過欣賞想括,使自然萬物有了人文色彩陷谱,在人對物的欣賞中,人與物成為一個整體瑟蜈。
創(chuàng)造與欣賞都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能力烟逊,在創(chuàng)造中欣賞,在欣賞中創(chuàng)造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