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個人有什么樣的習慣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钳枕。”好的習慣很難養(yǎng)成赏壹,不良習慣卻很難改變鱼炒。而我也在一次次嘗試。
這本書讓我重拾信心蝌借,最起碼改變了我些許認知昔瞧。比如:改變不是從我應該做什么,而是我想做什么開始做起菩佑。沒有高高在上的大道理自晰,反而有很多行之有效可操作的方法,當然擎鸠,最重要的還是實踐缀磕。
這本書從分析為何我們很難改變習慣,理由是什么,講述了習慣的重要性以及調整微習慣的關鍵袜蚕。主要從四大部分介紹:
1糟把、行為習慣微習慣
2、思維習慣微習慣
3牲剃、情緒習慣微習慣
4遣疯、環(huán)境微習慣
人們很難改變習慣出自于身體對自身的保護。但是凿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制勝方法缠犀,只有先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堅持下去聪舒,入“鞭子法辨液、糖果法”。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人生的目的就是獲得幸福箱残√下酰”我們每個人不都是在為追求幸福而努力嗎?但是被辑,生活中總是會有不開心燎悍、不幸福的事,轉變態(tài)度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的每一面盼理,這樣的人才更有機會接近幸福谈山。
調整微習慣在于調整自己,如稍加改變說話的方式宏怔,如果想要早起奏路,就要想怎樣次啊能令自己心甘情愿地早起。因為想要養(yǎng)成好習慣在于2點:第一臊诊,學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思劳;第二,有勇氣停下不喜歡的事情妨猩。
方法:
1、不是我應該做什么秽褒,而是我想要做什么開始做起
2壶硅、選擇讓自己為之奮斗、不知疲倦销斟、愿意付出的事
3庐椒、嬰兒學步式習慣養(yǎng)成法:慢慢來。如:每天鍛煉從5個俯臥撐開始蚂踊;每天閱讀從讀5分鐘開始约谈。
4先嘗試再改變
只有實際嘗試去做才能清楚自己到底喜不喜歡;
如果害怕因改變某些習慣產生壓力,可以嘗試點點改變棱诱;
慢慢調整泼橘,合適的方法就堅持,不合適的果斷舍棄迈勋;
例外原則:剛開始別太追求完美主義炬灭。最重要的是不能再步入正軌之前讓行動歸零。比如每天記日記靡菇,不用每天800字重归,哪怕只寫一行,也不要斷掉厦凤。
5鼻吮、嘗試給自己“儀式感”
準備好喜歡的筆記本、精致的鋼筆更有可能幫你開始記筆記的習慣较鼓;
一套喜歡的椎木、舒適的運動裝備,更有可能幫你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笨腥;
嘗試給自己儀式感拓哺,做好記錄或朋友圈曬曬進步,都是能激勵你前進的動力脖母。
6士鸥、“抱團”,找個經常鍛煉的朋友一起不孤單谆级。
7烤礁、學會模仿別人
向有經驗的、這方面做的好的人請教肥照,傾聽他人的經驗脚仔、學習他人的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做事方法舆绎。
8鲤脏、適當給持續(xù)努力,堅持不懈的自己以獎勵
9吕朵、寫下來:如果你有夢想猎醇,相比放在心里,請你用筆在紙上寫下來努溃。每天需要做什么事情硫嘶,寫在紙上,做好記錄梧税,更直觀清晰清楚自己一天中做了什么沦疾,需要反思哪些称近、改進哪些。
10哮塞、具體化:把時間節(jié)點落到計劃中刨秆。
每天閱讀——每天閱讀30分鐘;每周鍛煉——-每周鍛煉3-4次彻桃。
決定什么時候去做坛善,以及制定附帶條件“什么時候開始”,“做多久結束”邻眷,更能加大我們行動力眠屎,如:寫作——-上午9點-10點寫作。
11肆饶、設定“激情目標”
將遠大的目標分階段改衩、節(jié)點、清晰地落實下來驯镊,慢慢改變葫督、前進。
比如:寫作——成為作家——-每天勤更記日記板惑、閱讀———每天勤更記日記橄镜、閱讀,漲粉100———-每天勤更記日記冯乘、閱讀洽胶,漲粉1000———每天勤更記日記、閱讀裆馒,漲粉10000姊氓,成為人們喜愛的作家———-每天勤更記日記、閱讀喷好,漲粉10000翔横,成為人們喜愛的作家,用寫作養(yǎng)活自己梗搅,去看外面的世界禾唁,落在筆下,分享給愛我的人們无切。
12蟀俊、年卡式養(yǎng)成法,本著不想吃虧堅持下去订雾,如報一個提升自己的規(guī)范的培訓班、辦一張健身卡矛洞,但注意根據實際情況洼哎,量力而行,以免給自己造成負擔。
13學會“一心二用”
如坐車時聽英語歌曲學習英語漠畜、聽喜歡的有聲書笼痹,洗菜時、做飯時识补、洗衣時族淮、走路時都可以做很多事情,但要注意安全凭涂。
14祝辣、“氛圍”式養(yǎng)成法
給自己布置一個喜歡的書桌氛圍,或者換個場所切油,去圖書館蝙斜、咖啡館、公園澎胡、湖邊等或許都能提高你的動力孕荠。
15、克服拖延
以15分鐘為單位學習或閱讀攻谁,試試吧稚伍。
列出今日事項清單,做完一項劃掉一項戚宦,還是那句“不要只存在腦子里个曙,而是“可視化”寫下來。
把一項任務細分阁苞,就不會有那么大的壓力了困檩。我們的壓力情緒都是來自于過分估算全部工作量的瞬間所產生的心理負擔。把任務細分那槽,壓力會大大減小悼沿。
列出清單,聚焦具體事項pdca方法:
p(plan)計劃
d(do)行動
c(check)檢查
a(action)改善
停止思想斗爭骚灸、情緒內耗糟趾、干就完了。把該做的事情做好甚牲,是智慧义郑。
面對痛苦而需要盡責做好的任務,請接受它丈钙,沉下心來非驮,做你該做的,用心做
對于5分鐘內就能完成時事情雏赦,不要拖延劫笙,立刻去做芙扎。
越不擅長、越覺得麻煩的工作填大,越要即可去做戒洼,否則會越拖越久,哪怕做一個開頭也很好允华。
16圈浇、大部分幸福由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方式所決定。就像事實無法改變靴寂,解釋可以改變磷蜀。
改變思維習慣,人生也會發(fā)生改變榨汤。學會自我調節(jié)控制情緒蠕搜,面對不樂觀、無法改變的事實收壕,盡量積極地處理妓灌。
每天記日記,便于審視當天蜜宪、周圍發(fā)生的事情虫埂、記錄你的處理方法和看法,有助于養(yǎng)成思維的好習慣圃验。
17掉伏、“1厘米超越思維”
不和他人比,與過去的自己比澳窑,是否有所超越斧散,哪怕只進步一點點,也值得慶賀摊聋。
18鸡捐、發(fā)揮既有優(yōu)勢
當你想做什么又覺得沒錢、沒能力時麻裁,就反過來想想自己已經具備的哪些優(yōu)勢箍镜。
如:我想成為一名作家、受人喜愛煎源、能用文字養(yǎng)得活自己的作家色迂,我既有的優(yōu)勢是對寫作持有一顆熱愛的心、愛好閱讀手销、喜歡記錄歇僧。
換一種思維,嘗試憑借目前的條件起步锋拖,也許視野就會打開诈悍。
如:有人想開小吃店埂淮,沒充足的資金、人員写隶。
那思考自己有什么:有支持的人、年輕可以嘗試讲仰、不怕吃苦慕趴、愿意去做的毅力。
那就從小攤開始練起吧鄙陡,成本低冕房,如果能夠持續(xù)堅持半年,也許就能變大攤子趁矾,再過半年也許能變成小小的鋪子也說不定呢耙册。一切大有可為。
19毫捣、只關注你能做到的事
我們的痛苦大多來源于面對無法改變的事情的壓力详拙。那么,請區(qū)分你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情蔓同,集中精力在你能控制和改變的事情上饶辙。
20、尋找更多選項
人生不是僅一種可能性不去尋找斑粱,怎么知道自己的可能性在在哪弃揽。
如果你已經有10個計劃,請選擇3個做出行動試試则北。
21矿微、長期思維:做好失敗的準備
睡蓮開滿池塘不是3天、5天尚揣、10天涌矢、20天、而是在第29天惑艇,這就是“裂變式成長”蒿辙。
22、養(yǎng)成微習慣前滨巴,問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思灌,想實現什么樣的目標?
如:我想成為受人喜愛的作家恭取,出書泰偿,用寫作養(yǎng)活自己,支撐自己去看世界蜈垮,回饋寫作耗跛、分享裕照。
23、當意志消沉時调塌,看讓你感動能激勵你的故事晋南、想想自己最崇拜的偶像。
24羔砾、成長思維
不要說“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负间,而應該說“我要尋找自己想做的事情”
就像,“我不會”姜凄,變成“我應該從哪方面提升政溃?”
把被動性詞語“找不到、不會态秧、不明白董虱、太難”—換成主動性詞語“嘗試、學習申鱼、尋找愤诱、探求、培養(yǎng)”
25润讥、生活“禪”
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價值转锈,找到自己最終確定好喜愛的事情,干一行愛一行楚殿。
漫長的人生撮慨,所有的經歷冥冥之中或許都有其意義。
常懷“感恩之心”脆粥,嘗試每天記錄下“感恩的事情”砌溺,擁有感恩之心的人更容易獲得幸福。
26变隔、3:1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比例
積極的情緒更有助于度過幸福的人生规伐。
人生中某些消極情緒,如不安匣缘,可以督促我們做好準備猖闪;焦慮讓我們提升效率;孤獨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人生肌厨,聽從內心培慌。
喬布斯說過“人最重要的是有按照自己本心和直覺做事的勇氣「贪郑”他做到了吵护,所以他創(chuàng)造了蘋果帝國。
每個人都應該嘗試感知內心,養(yǎng)成遵循本心的習慣馅而。如“冥想”
27祥诽、保持好奇的情緒
做10件讓自己心動的事
生活需要心動時刻,嘗試列下“心動清單”瓮恭。
生活需要好奇的情緒雄坪,它會幫助我們發(fā)現更多有趣的事情。
28屯蹦、信念“念念不忘诸衔,必有回響”
你認為自己行,你就行颇玷;你認為自己不行,你就不行就缆。
接受真實的自己帖渠,能進行穩(wěn)定的自我評價,戒掉否掉自己的消極情緒竭宰,換成“不是差距”空郊,而是“不同”。
人生沒有失敗切揭,只有反饋狞甚。
29、自我的本質
喜歡才能做好廓旬。
每個人都擁有與生俱來的性格特質哼审、使命和欲望。
問自己“應該做”還是“想做”孕豹。
了解自己的性格類型
30涩盾、有意識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成長環(huán)境
每個人的行為、思考励背、情緒等方面都受到自身身邊的人或事物的影響春霍。想改變自己從環(huán)境開始。
團體不同叶眉,聚集的人群不同址儒。與志同道合、積極上進衅疙、誠懇善良莲趣、堅持不懈的人交流,獲取刺激炼蛤,令自己有所改變妖爷。
總結:
人是習慣的產物,偉大的成果從習慣中產生。
堅持的力量絮识,喜歡才能做得更好绿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次舌,選擇和自己的榜樣成為朋友熄攘,或努力成為那樣的人,為自己彼念、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的人挪圾。
能讓人有所收獲的就是一本好書,但重要的還是實踐逐沙,知行合一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