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間迷戀上了孟浩然的詩,也許是自己的心境在他的詩上找到了投影准浴,又或許是他詩歌的藝術(shù)魅力再次讓我沉醉西傀。由此不禁想寫寫關(guān)于孟浩然的一些文字斤寇,想自己喜歡古詩久矣,真正關(guān)于古詩的賞析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拥褂,就算寫過的也很寥寥娘锁。至于這一回,不過是試欲奪古人之酒杯饺鹃,澆自己胸中塊壘罷了莫秆。
這次文章的起源是孟浩然的名作《臨洞庭湖上張九齡》碎税,詩曰: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馏锡。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伟端。
欲濟(jì)無舟楫杯道,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责蝠, 徒有羨魚情党巾。
古人詩歌大都講究一個起承轉(zhuǎn)合,第一句“八月湖水平”屬于起霜医,很普通齿拂,屬于直道眼前景,第二句“涵虛混太清”則是說天空倒影洞庭湖肴敛,給人一種水天一色的感覺署海,能夠以凝練的一句寫出這種感覺的則非孟浩然等不能道也。頷聯(lián)是古今所稱道的医男,乃描寫洞庭湖的名句砸狞,與之伯仲間的唯有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镀梭,洞庭湖的云蒸霞蔚正是盛唐氣象的表現(xiàn)刀森,僅此一聯(lián)足以看出作者水平的高低了。其實我如今何以如此地喜歡這首詩报账,并非是因為此聯(lián)研底,而是后面的那兩聯(lián),實在太符合自己的心境了透罢。我相信當(dāng)時孟浩然的著力的重心也是在后面兩聯(lián)榜晦,他全詩的中心是拜謁,便是希望能得到張九齡的提攜琐凭。我曾把這兩聯(lián)作為自己的心情芽隆,因為它實在是說得太妙了。有時候我常常為古人的話所嘆為觀止统屈,很多我們想說而道不出的古人輕而易舉地就替我們說了胚吁。古人的舉重若輕常常讓我們感到自卑,“世上好語書說盡”愁憔,很多我們看起來新鮮的妙語都是今人咀嚼古人的腕扶,由于我們知識少,看起來新鮮便不由得佩服起來吨掌,但真知道古人原話的半抱,才知道差距還是很遠(yuǎn)的脓恕,雖然意思差不多,但在表達(dá)上卻不可同日而語窿侈。對于這兩聯(lián)我實在是太喜歡的炼幔,頸聯(lián)中的“端居恥圣明”本有點(diǎn)牽強(qiáng),但假如把圣明引申開來又覺得很順理成章了史简∧诵悖“欲濟(jì)無舟楫”,洞庭湖那么遼闊圆兵,沒有舟楫跺讯,我如何過得去啊殉农?其實現(xiàn)實中的“洞庭湖”何止一個刀脏,很多橫亙在我們眼前的“洞庭湖”,留給我們的只有望洋興嘆超凳,誰給我們舟楫呢愈污?“當(dāng)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這是孟浩然在《留別王維》一詩中的一聯(lián)聪建,也是孟浩然在求仕途中的苦悶钙畔。同樣這首詩也是如此,才最后一聯(lián)中表現(xiàn)尤其淋漓盡致:坐觀垂釣者金麸,徒有羨魚情擎析。此詩是《臨洞庭湖》,當(dāng)時是否有人在洞庭湖垂釣挥下?我看這不過是作者的曲筆揍魂,以坐觀垂釣者來抒發(fā)自己出仕的渴望。此詩是拜謁詩棚瘟,第一讀者是張九齡丞相现斋,他當(dāng)時素有威望,且喜提攜后輩偎蘸。孟浩然是這樣期待的庄蹋,但又不明說。有時候聰明人之間是需要這樣溝通的迷雪,這種含蓄也是一種面子問題限书。很多古代的知識分子一生都貫穿著出仕與歸隱這對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詩貴含蓄章咧,這在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就有“不著一字倦西,盡得風(fēng)流”的說法。無獨(dú)有偶赁严,朱慶馀所寫的《閨意》同樣如此扰柠,“洞房昨夜停紅燭粉铐,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卤档,畫眉深淺入時無蝙泼?”大考當(dāng)前,拿自己的新作拜謁恩師張籍劝枣,又不好明說踱承,就以此《閨意》暗示,也被傳為佳話哨免。其實,生活中很多東西是想說而不能說的昙沦,與其呼天搶地琢唾,不如委婉表達(dá)。而“坐觀垂釣者盾饮,徒有羨魚情”的確就是自己當(dāng)時的心情所在采桃,而卻是旁人不可理喻的。這一聯(lián)是反古人之意而用之: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丘损。其實普办,很多東西不是說退就能結(jié)網(wǎng)的,結(jié)網(wǎng)就能捕魚的徘钥。而徒有羨魚情更多的是一種無奈衔蹲,一種無助。
《新唐書》云:王維私邀浩然入內(nèi)署呈础,偶遇玄宗舆驶,便向玄宗推薦。玄宗覽浩然舊作《歲暮歸南山》而钞,盡管此詩寫得含蓄蘊(yùn)藉沙廉,玄宗還是悟出了言外之意,所以明皇讀后怫然曰:“朕不曾棄人臼节,自是卿不求進(jìn)撬陵。奈何有此作!”唐玄宗也算是一代人物网缝,連《唐詩三百首》中都入選有他的一首五律巨税。假如當(dāng)時孟浩然出示的不是《歲暮歸南山》,而是《臨洞庭湖》途凫,或是其他任何一首詩垢夹,估計唐玄宗都會給他個一官半職∥眩“不才明主棄果元,多病故人疏”促王,連我們都能看出其中的牢騷,何況聰明如玄宗者而晒?從此孟浩然編終生布衣了蝇狼。孟浩然此舉卻博得李白的推崇,李白有《贈孟浩然》詩云:
吾愛孟夫子倡怎,風(fēng)流天下聞迅耘。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监署。
醉月頻中圣颤专,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钠乏,徒此揖清芬栖秕。
李白一生傲對王侯,對孟浩然卻如此推崇晓避,其《送孟浩然之廣陵》更是一首千古名作簇捍。即使文才如杜甫者,也得不到李白的正視俏拱,杜甫欽慕李白正如李白欽慕孟浩然一般暑塑,“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锅必。清新庚開府事格,俊逸鮑參軍”,“落筆驚風(fēng)雨搞隐,詩成泣鬼神”分蓖,“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等贊語尔许,但李白給杜甫的詩歌卻很是平淡么鹤。也許這就是古人的厚古薄今心態(tài)有關(guān)吧!孟浩然長李白10歲味廊,李白長杜甫10歲蒸甜,真正能做到像賀知章稱后起之秀李白為“摘仙人”畢竟是少有的。李白一生欽慕二人余佛,一是“小謝”謝眺柠新;二就是孟浩然了。能得到詩仙李白如此評價辉巡,更是可以確信孟浩然是一代風(fēng)流人物也恨憎。歷數(shù)《唐詩三百首》,孟浩然入選的詩歌僅次于李白杜甫等數(shù)子而已。
孟浩然的詩歌清新喜人憔恳,久讀常新瓤荔。自己常常在他的詩歌里徘徊不已,常常忍不住借他的詩歌表達(dá)自己的情感钥组。正如“人事有代謝输硝,往來成古今”對于單位的人事變化引發(fā)的感慨何其相同啊程梦;《春曉》更是旁邊四小的歌謠点把,常常讓我陶醉;《宿建德江》則是我作草的常選詩作屿附;“黃金燃桂盡郎逃,壯志逐年衰”真是我們現(xiàn)實的真實寫照;《夜歸鹿門歌》是盛唐以后所有隱居者的心靈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