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宏大的健身計劃停在了辦好健身卡后枪狂?
為什么信誓旦旦的學習計劃停在了買到一大堆書后?
為什么“成為更好的自己”永遠停在規(guī)劃階段宋渔?
當我們被好身材刺激州疾,想要健身以達到那個樣子時,這時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皇拣,產(chǎn)生很想做點什么的沖動严蓖。
可是等到我們制訂了健身計劃、辦好健身卡氧急,大腦意識到接下來將是長期奮斗颗胡,尤其再聯(lián)想到辛苦鍛煉后的酸爽感,于是興奮不再吩坝,我們回到“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眼前狀態(tài)毒姨。
人要獲得真正持久的改變,需要建立習慣化行為钉寝,所謂的“行為改變習慣弧呐,習慣改變性格闸迷,性格改變命運”。就是要讓行為轉化為習慣泉懦,這樣自動化進行稿黍,就像早起刷牙、喝水……當導向積極改變的習慣持續(xù)運行崩哩,人的改變就是根本性的巡球。
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咱們以學開車來理解:
剛剛上路的新手司機邓嘹,注意力全在開車這一件事上酣栈,起個步變個道都要琢磨半天。這時候汹押,是我們的大腦新皮質在發(fā)揮作用矿筝。
等你駕駛技術嫻熟了,開車養(yǎng)成了習慣棚贾,起步窖维、變道、拐彎的方向盤角度等妙痹,這一套動作完全成為了本能铸史,靠本能就能勝任。
這時怯伊,你可以一邊開車琳轿,一邊動用你的新皮質想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或者聽聽線上課程耿芹。
這個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崭篡,在大腦里發(fā)生的變化是:學習初期,大腦新皮質要做大量的計算吧秕。等到行動琉闪、思考慢慢熟練之后,大腦新皮質就很少管寇甸,而交給低級大腦的基底核來處理了塘偎。
基底核比新皮質原始,它的智商大概也就相當于遠古時期爬行動物的水平拿霉,只能處理一些最基本的思維活動吟秩。但它的獨特優(yōu)勢,是非痴捞裕快而且也節(jié)能涵防,特別適合處理那些已經(jīng)很熟練的行動內容。這樣分工,新皮質就可以從重復性行動中解放出來壮池,琢磨點更有價值的事情偏瓤。
新皮質在對一個習慣進行打包交給基底神經(jīng)核的時候,它需要有三個關鍵要素:線索啟動椰憋、勝任行為厅克、獎賞強化。這三個要素橙依,就是形成行為習慣的關鍵证舟。
當一個線索出現(xiàn)的時候,基底核就在習慣數(shù)據(jù)庫里搜窗骑,找到了對應的勝任行為女责,就開始執(zhí)行。做完之后创译,獲得了獎賞抵知,感覺很滿意,這個行為就被強化一次软族。下次線索再出現(xiàn)的時候再次用它刷喜。這樣,線索-行為-獎賞成為一個閉環(huán)立砸,一個不斷強化的回路吱肌。
用這個模型來分析開篇說的計劃未果現(xiàn)象:
健身事項里,辦卡是啟動仰禽、行為、獎賞因素全有纺蛆。但是健身行為卻沒有啟動因素吐葵,而且艱苦訓練后往往得到的是痛苦而非獎賞。聰明的健身教練會指導人先買必要的裝備桥氏,然后設定固定的訓練開始時間温峭,這樣就把啟動要素設定了。
在進入訓練過程時字支,會把訓練任務限制在適當難度凤藏。尤其,在訓練到剛剛有好體驗的時候堕伪,結束訓練揖庄,讓人產(chǎn)生意猶未盡的期待感(獎賞)。
所以欠雌,想要養(yǎng)成或培養(yǎng)一個習慣蹄梢,就需要把這三個要素都給湊齊。
比如富俄,要訓練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禁炒。
首先定義一個“良好學習習慣”而咆,比如PQ4R法——P(Preview):預習;Q(Question):預習后給自己提問自測幕袱,明確還存在的不理解之處暴备;R1(Read)閱讀、R2(Reflect)思考们豌、R3(Recite)背誦涯捻、R4(Review)復習。
這個學習過程玛痊,最關注的就是主動學習:提前主動預習汰瘫、積極思考提問、學習聽講過程中給自己更高要求擂煞、主動總結與練習等混弥。
這樣的學習習慣,全憑孩子的個人“喜好”对省,基本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蝗拿。因此需要進行習慣三要素拆解,進行個個擊破蒿涎。
首先需要確保孩子良好學習習慣里的“勝任行為”哀托。
為此,需要關注一下孩子閱讀理解的能力劳秋、做練習時遇到難題的應對策略仓手、自己提出問題的能力等。這些有必要在平時里玻淑,一點一點地訓練嗽冒,當然每次訓練也最好用獎賞強化進行鞏固。
第二步补履,需要把獎賞系統(tǒng)設計好添坊。
為此,需要深入了解自家孩子的特點箫锤。比如贬蛙,蓋瑞·查普曼有一本《愛的五種語言》,提出不同人對于獎勵強化的五種類型差異:肯定的語言(積極的語言鼓勵對方)谚攒、精心的時刻(一起專注做一件事阳准,給彼此全部的注意力)、禮物(用禮物來表達愛意)五鲫、服務行為(做孩子想要你做的事溺职,通過服務使TA高興,表達你的愛)、身體接觸(拉手浪耘、擁抱乱灵、親吻)。
同時七冲,考慮到孩子的年齡階段痛倚,被認可、給予特定權利澜躺、允許與朋友聚會等也可以成為獎勵因素蝉稳。
作為家長,有必要細致盤點一下自家孩子的獎勵愛好庫掘鄙,這樣就可以在積極行為出來時耘戚,進行及時而有效的強化。
第三步操漠,就是設計好啟動線索收津。
對于啟動線索,籠統(tǒng)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時間浊伙,第二種撞秋,地點。這兩種很好理解嚣鄙,習慣往往是和時間吻贿、地點綁定在一起的。孩子放學回來頭三件事做什么哑子,睡前最后三件事做什么舅列,基本都是固定的,不需要來回考慮卧蜓,因為時間和地點給了你足夠的線索剧蹂。第三種是情緒狀態(tài)。無聊的時候做點什么烦却,壓力大的時候做點什么,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習慣先巴。
比如其爵,孩子原來的習慣是一回家(時間)就躺沙發(fā)、開手機刷視頻伸蚯。這個過程是他原有的一個習慣回路摩渺。這時就需要約定一個時間,比如躺游一刻鐘剂邮,就回書桌摇幻。
這時,就需要養(yǎng)成回家就定時鐘的線索習慣,同時強化書桌這個地點啟動線索绰姻。就是只要坐在書桌前枉侧,就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休息狂芋、放松就離開書桌榨馁,讓書桌這個啟動線索具有功能唯一性。
坐到書桌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列計劃帜矾,為此可以專門設置一個小白板作為提醒翼虫。計劃列完后,可以用番茄時間法屡萤,即全身心投入25分鐘珍剑,強制休息(離開書桌)5分鐘。這樣死陆,這5分鐘的休息就成為一個小的獎賞強化招拙。所以,即使25分鐘時依然靈感豐富翔曲,也要強制休息迫像。
每一項作業(yè)完成,就在任務清單上打勾瞳遍,這也是一種“完成”的獎賞強化闻妓。
所有的作業(yè)完成后,家長可以打開強化庫掠械,給孩子隨機地提供一些激勵強化由缆,比如一顆棒棒糖、一次合作游戲猾蒂、一個小禮物等等均唉。
注意,獎勵最好不要固定肚菠,因為固定的強化很容易讓人適應而失去強化效應舔箭。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重復蚊逢、回路強化层扶,一個好習慣就形成了啦。
以往我們培養(yǎng)好習慣最大的問題烙荷,是我們經(jīng)常只盯著行為這個要素镜会。事實上,對于習慣養(yǎng)成來說终抽,行為很可能恰恰是三要素當中最不重要的那個戳表。比如良好學習習慣桶至,閱讀、提問這些學習行為本身并不難匾旭,關鍵是你能不能給這個行為找到合適的線索和獎賞镣屹。
當一個系列行動交給基底核的時候,說明習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季率。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重復野瘦。原則上,一個行為習慣(比如寫日記飒泻、整理家務)養(yǎng)成需要至少30天鞭光;養(yǎng)成身體習慣(比如減肥、早睡早起)需要至少90天的堅持泞遗;養(yǎng)成思維習慣(比如創(chuàng)意思維惰许、積極思考等)至少需要一年間。
有了這個習慣三要素和三類習慣重復時間指標史辙,作為家長就需要做好自己的規(guī)劃汹买。千萬別想著自己閑庭信步間就能培養(yǎng)出一個“自驅完美”型孩子。甚至聊倔,你這樣懶惰的想法晦毙,可能孩子學起來更快。
作為家長耙蔑,行動起來吧:
第一步:問問自己都想讓自己孩子擁有哪些好習慣见妒,并把這些習慣分類為行為的、身體的甸陌、思維的须揣。這樣,你就能大致有個時間周期判斷钱豁,確定自己的投入時間耻卡。
立即就在評論區(qū)里寫下自己的“好習慣”期待吧,讓培養(yǎng)好習慣的習慣牲尺,有一個啟動點卵酪。
第二步:盤點對孩子來說是獎賞的強化物清單。
第三步:把每個習慣的行為分解出來谤碳,然后完成對分解動作的勝任訓練凛澎。同時進行適當啟動線索的設計。
讓我們一起估蹄,用科學的真愛,來養(yǎng)孩子沫换、教孩子臭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