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中秋將至掐暮,想必大家的朋友圈或多或少都有幾個微商早已賣起了月餅。
而下手快的單位政钟,早已經(jīng)訂購好了月餅路克,準(zhǔn)備到時分發(fā)給員工。
每年中秋過后养交,各家各戶都會有幾盒月餅精算,多數(shù)最后要么扔掉,要么可能到冬至還沒吃完碎连。
即使早已厭倦了月餅灰羽,但是每年互相饋贈月餅的習(xí)俗還是堅強的扎根在這片土地。
讓人略微頭疼的月餅鱼辙,據(jù)說起源于唐代廉嚼。
《洛中見聞》曾記載:中秋節(jié)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倒戏。
北宋皇家中秋節(jié)喜歡吃一種“宮餅”怠噪,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杜跷。
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傍念,中有酥和飴”。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葛闷,已有“月餅”一詞憋槐,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淑趾、梅花餅阳仔、五仁餅等同時存在,并且是“四時皆有扣泊,任便索喚近范,不誤主顧”嘶摊。
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jié)吃顺又。
直到明代更卒,月餅已是圓形,而且只在中秋節(jié)吃稚照,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jié)祭月時的主要供品蹂空。
《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果录∩险恚”
“家設(shè)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弱恒,則焚月光紙辨萍,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返弹。月餅月果锈玉,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义起±常”
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默终,取團圓之義”椅棺。
《酌中志》說:“八月,宮中賞秋海棠齐蔽、玉簪花两疚。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含滴,至十五日诱渤,家家供奉月餅、瓜果蛙吏。如有剩月餅源哩,乃整收于干燥風(fēng)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鸦做,曰團圓餅也∥阶牛”
看來月餅這種食物泼诱,古代人也是一樣,一時吃不完的赊锚。
到清代治筒,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fēng)俗屉栓,且制作技巧越來越高。
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耸袜,以松仁友多、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堤框、豬油作餡域滥,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蜈抓。
月餅不是用來吃的
傳統(tǒng)月餅启绰,按產(chǎn)地、銷量和特色來分主要有四大派別:
廣式月餅沟使、京式月餅委可、蘇式月餅和潮式月餅。
說起月餅腊嗡,大家第一印象想起的應(yīng)該就是皮薄餡大,漿皮油光閃閃的廣式月餅着倾。
廣式月餅?zāi)艹蔀殇N量遙遙領(lǐng)先的月餅,制霸人們的中秋印象燕少,不是沒有原因的卡者。
月餅首先是拿來送禮的,作為食物的屬性幾乎被忽略不計棺亭。
廣式月餅造型美觀虎眨、圖案精致、花紋清晰镶摘、不易破碎嗽桩、包裝講究、攜帶方便的特點凄敢,決定了成為拿得出手的送禮月餅首選碌冶。
當(dāng)然如果排除這么多年吃膩的因素,口味也是挺不錯的。
京式和蘇式月餅不熟悉,潮式月餅一般稱為朥餅贰拿,和蘇式月餅一樣是酥皮显押。
好吃是好吃,但是吃起來一直掉皮炊林,不方便。
而且朥餅的朥就是豬油,豬油是重點栅隐,餅皮和餡都要加入豬油。
豬油最大的特點是香,最大的缺點是油租悄。
但是這些都不是問題谨究。
畢竟月餅首先是用來送禮的,一年都不知有多少盒月餅哀怨的被人們?nèi)釉诮锹淅锲澹緵]打開過胶哲。
禮物最重要的是包裝!
潮汕人太務(wù)實了潭辈,傳統(tǒng)的朥餅包裝看起來就是土特產(chǎn)鸯屿。
土特產(chǎn)的特點就一個字--
土!
拿去送禮萎胰,怎么拿得出手碾盟,太沒面子了。
近年朥餅的包裝也開始向有逼格方面改變技竟,口味也在改變適應(yīng)年輕人冰肴,但是為時已晚,還是做一枚安安靜靜的朥餅吧榔组。
朥餅的前世今生
網(wǎng)上曾有人問色澤金黃鮮艷熙尉、皮酥薄脆,口味清甜搓扯,肥而不膩检痰,有潮州本地月餅之稱的朥餅,好看又好吃锨推,為什么一直做不大铅歼,走不出去的呢?
網(wǎng)友認(rèn)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手工制作换可,工序繁多椎椰,不利于批量生產(chǎn)。
第二沾鳄,包裝簡陋慨飘,不大氣,不利于送禮译荞。
第三瓤的,餅皮酥脆,不利于遠程運輸吞歼。
第四圈膏,家庭式生產(chǎn),原料配比保密篙骡,沒有大資金投入本辐。
第五桥帆,沒有適當(dāng)?shù)男麄饕皆觯渌胤降娜苏J(rèn)識不足慎皱,只在潮州本地口口相傳。
事實上早有大師級人物為朥餅做過宣傳叶骨。
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1949年中秋茫多,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上海品嘗潮州朥餅之后,贊不絕口忽刽,并特書“茶食泰斗”四字回贈天揖。
1982年梅蘭芳之子京劇家梅葆玖在北京品嘗了潮州朥餅后,交口稱贊跪帝,并依其父所題的四字再次回贈今膊,遂成為飲食界的美談趣事。
有本地網(wǎng)友說伞剑,有北京朋友點名要吃潮式月餅斑唬,可見至今仍名聲不衰。寄到之后拍照黎泣,完好無損恕刘。
這是近兩年個人的行為。
而曾經(jīng)抒倚,潮式朥餅是大宗的出口商品褐着。
由汕頭糖果餅干食品總廠生產(chǎn)的潮式月餅,工藝配方既遵古法制托呕,又根據(jù)現(xiàn)代食品工藝原理含蓉,用科學(xué)方法精制。
1982年獲廣東省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稱號项郊;1986年12月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獎馅扣。
注冊商標(biāo)有珠江橋牌(出口)、鮀島牌(內(nèi)銷)兩種呆抑。
年生產(chǎn)能力達800噸以上岂嗓。
主要銷售潮汕地區(qū)和閩南一帶,每年出口香港鹊碍、澳門厌殉、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qū)100多噸侈咕。
所以公罕,筆者私以為,朥餅做不大耀销,走不出去楼眷,不在于工藝、包裝、運輸罐柳、宣傳掌腰,這些都可以改進的。
最大原因在于失去了歷史的機遇张吉,在90年代之后沒有搶占國內(nèi)市場齿梁。
朥餅是潮汕,尤其是汕頭經(jīng)濟特區(qū)的一個縮影肮蛹。
從朥餅的產(chǎn)業(yè)上可以從側(cè)面一窺勺择、印證汕頭經(jīng)濟這些年的發(fā)展情況。
本文重點不在此伦忠,就此剎住省核。
時空上的鄉(xiāng)愁
潮汕人是務(wù)實的,尤其是對待食物昆码。
最重要的一個要求气忠,也是首要的,就是好吃未桥。
只要好吃笔刹,露天的街邊檔照樣一堆豪車排隊。
朥餅也是一樣冬耿,在制作上各種苛刻的精益求精舌菜,包裝上,卻幾乎一直都是土特產(chǎn)的low樣亦镶。
潮州朥餅的皮由兩個部分組成:酥和皮日月。
制造中的 “起酥”工藝,將百般翻轉(zhuǎn)缤骨、千番壓疊的外皮入溫油一炸爱咬,層次分明的外觀如牡丹展姿層層綻放,酥皮一碰即落绊起,入口即化精拟,酥脆嬌嫩。
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加入了豬油虱歪。
豬油中的飽和脂肪蜂绎,能起到植物油無法達到的起酥作用,一層酥皮一層油笋鄙,達到餅皮酥薄脆的極致境界师枣。
而更為講究的是餡料都要窖藏數(shù)月甚至隔年才能使用,以退去火氣萧落,無腥火嗆喉践美。
入口香甜清爽洗贰,潤滑無渣,柔軟而無火氣陨倡,甜淡恰到好處敛滋。
本地中秋糕餅,除了朥餅玫膀,還有烏糕和白糕矛缨。
烏糕濕軟,白糕干松帖旨,主材都是糯米。
烏糕是用糯米加入黑芝麻粉和白砂糖反復(fù)搓揉成塊灵妨,然后用糕模(直徑大約八九厘米至十二三厘米不等解阅,厚約一厘米,刻有花卉圖案或吉言字樣)印出來泌霍,怕粘底货抄,每塊墊上一小塊芭蕉葉,再蒸熟朱转,口感柔軟蟹地。
白糕則是用糯米粉加白砂糖炒熟,再用糕模印出來藤为,底部一般都是墊一張方形紅紙怪与,口感松軟清甜。
做供品必須帶點紅色缅疟,故在糕塊正面中間還需粘上幾粒小小的紅音米分别。
印象中,吃烏糕白糕多過吃朥餅月餅存淫,中秋前奶奶或者母親就開始制作耘斩。
和面,炒黑芝麻的油香桅咆,用石臼捶黑芝麻的發(fā)沉的聲音括授,幫忙剪芭蕉葉,一派忙碌岩饼,各種香味和聲音荚虚。
糕餅都耐存放,可以一直吃到年底歲末忌愚。
間中蒸熟來吃曲管,又是一種軟糯香甜的滋味。
舊時有一首潮語歌唱到一壺好茶一壺月硕糊。
在中秋夜院水,一家老小圍坐于陽臺或院子腊徙,露天賞月。
泡一壺工夫茶檬某,一家人分食酥香的朥餅撬腾。
餅的甜緩和了茶的澀,茶的苦解了餅的膩恢恼。
老人坐在竹椅民傻,小孩在旁嘰嘰喳喳。
伴著隱隱的秋蟲鳴叫场斑,讓人心安漓踢。
這才是潮汕的中秋。
時移世易漏隐,雖然依然生活在這片土地喧半,城市化的歷史進程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
這種烙印在文化基因中青责,逐漸消逝的回不去的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的生活況味挺据。
也是一種鄉(xiāng)愁,讓人緬懷脖隶。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扁耐,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