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逗余,我可以撬動地球特咆。
“野蠻人”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全球金融录粱。
20世紀50年代后期和整個60年代腻格,美國經濟發(fā)張?zhí)幱凇包S金時期”,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啥繁,通貨膨脹率和失業(yè)率降至較低水平菜职。進入70年代初期,由于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旗闽,美國爆發(fā)二戰(zhàn)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酬核,致使通貨膨脹率上升,失業(yè)率較高适室。加之當時美蘇開展軍備競賽嫡意,外貿赤字和預算赤字不斷上升。為應對此種局面捣辆,美國政府對金融市場放松管制蔬螟,對股票投資實行減稅刺激,致使巨額的國際游資及私人資本不斷涌入美國股票市場進行投機汽畴,造成了美國股價持續(xù)高漲旧巾,股市發(fā)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實際經濟的增長速度,金融交易的發(fā)展速度大大超過了世界貿易的發(fā)展速度忍些,股市虛假繁榮鲁猩。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坐昙,紐約股市一瀉千里绳匀。道瓊斯指數一天之內重挫了508.32點,跌幅達22.6%炸客,創(chuàng)下自1941年以來單日跌幅最高紀錄疾棵。6.5小時之內,紐約股指損失5000億美元痹仙,其價值相當于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8是尔。
“黑色星期一”帶動全球金融市場恐慌,股災中許多藍籌股的市值被大大低估开仰,企業(yè)兼并變得有利可圖拟枚。雷諾茲—納貝斯克集團的股票便是被低估的典型薪铜,股價由65美元暴跌至40美元。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羅斯·約翰遜將公司股價看成他本人的業(yè)績報告恩溅,為挽救股價下跌從中謀取個人利益隔箍,便意圖引入外來資本對公司進行收購。公司董事也希望通過外來資本的收購提升股價脚乡,獲得收益蜒滩。外來資本則希望收購公司,進而出售重組來盈利奶稠。在此背景下俯艰,華爾街爆發(fā)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杠桿收購的大混戰(zhàn)。雷諾茲—納貝斯克集團的管理層锌订、美國運通公司(協利證券的母公司)竹握、協理證券公司、所羅門兄弟公司辆飘、羅賓遜公關顧問公司等組成“管理層團隊”啦辐,KKR公司、德崇證券公司劈猪、摩根斯坦利昧甘、沃瑟斯坦—佩雷拉公司組成“KKR團隊”,弗斯特曼—利特爾公司战得、高盛集團組成“弗斯特曼—利特爾團隊”充边,第一波士頓集團自成一隊。四個團隊經過6個星期的激烈角逐常侦,最終以KKR團隊贏得這場世紀之戰(zhàn)終結浇冰。此后,KKR公司的合伙人亨利·克拉維斯和喬治·羅伯茨這對表兄弟在業(yè)內被冠以“野蠻人”的稱謂聋亡。
世紀之戰(zhàn)后肘习,“杠桿收購”登上舞臺,如今被冠以“私募股權投資”的高雅稱謂坡倔。從這場緊張刺激程度不亞于真正戰(zhàn)爭的世紀收購中漂佩,我們能夠吸取一下教訓:
1、 在企業(yè)兩權分離的經營模式下罪塔,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投蝉,企業(yè)管理層中的冒險者們倡導“首席執(zhí)行官們不需要對公司負責”的理念,以此侵吞公司財產征堪,給現代企業(yè)經營帶來了挑戰(zhàn)瘩缆。
2、 杠桿收購使得作為打工仔們的管理層明白兩個道理:第一佃蚜,積累巨額財富要靠持有股權庸娱,而非工資和獎金着绊;第二,獲得公司股權的方法除了杠桿收購熟尉,還有股票期權等归露。
3、 資本逐利性永遠不會改變斤儿,但是資本運作必須建立在實體經濟之上靶擦。KKR公司勝出,但在之后并沒有從中獲得多少收益的事實說明資本運作再怎么厲害雇毫,也抵不過實體經濟的發(fā)展。
4踩蔚、 我們大部分人以為牛逼的金融棚放、財務和法律知識,其實在真實的業(yè)內環(huán)境中馅闽,對取得成功并不會起決定性作用飘蚯,正行之有效的是人脈、臉皮福也、口才以及運氣局骤。想起了信德集團旗下的一位老友的話“哥走關系流的,比你們技術流來的快暴凑!”
PS:
1峦甩、 藍籌股:經營業(yè)績較好,具有穩(wěn)定且較高的現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现喳;多為長期穩(wěn)定增長的凯傲、大型的、傳統工業(yè)股及金融股嗦篱。
2冰单、 杠桿收購:金融投資公司通過大規(guī)模舉債,以合適的價錢買下公司灸促,通過經營使公司增值诫欠,并通過財務杠桿增加投資收益。通常投資公司只出小部分的錢浴栽,大部分的資金來自銀行抵押借款荒叼、機構借款和發(fā)行垃圾債券,由被收購公司的資產和未來現金流量及收益作擔保并用來還本付息吃度。杠桿收購中吃虧的是被收購公司的債券持有人甩挫。
3、 過橋貸款:某一金融機構A拿到貸款項目之后椿每,本身由于暫時缺乏資金沒有能力運作伊者,便委托另一金融金融機構B進行資金運作英遭,等A金融機構的資金到位后,B退出亦渗,于B而言挖诸,該筆貸款即為過橋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