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就要開學了,我的朋友圈已有不少媽媽發(fā)圈暗戳戳地表明雀躍之情上遥。但其實搏屑,新生們大多提前入學了,比如粉楚,我3歲半的小侄女甜甜辣恋,已經提前一周到幼兒園進行適應了。
周末解幼,甜甜來我家抑党,我問她:“在幼兒園交了多少新朋友鞍撵摆?”
“她整天就知道緊跟著老師,都沒怎么跟其他小朋友玩害晦√芈粒”甜甜的媽媽插話。
說實話壹瘟,比起我鄰居家的小豆鲫剿,甜甜的這種變現(xiàn)已經算好了。按小豆媽的形容稻轨,小豆這幾天上幼兒園灵莲,是“一哭二鬧三撒潑”,還不能在她面前提“幼兒園”三字殴俱,不然好端端地也會情緒爆發(fā)政冻。
我想起我兒子剛上幼兒園那會,我見到的一些孩子:
每天在幼兒園門口和父母或爺爺奶奶上演離別大戲的孩子
在幼兒園緊跟老師不跟其他小朋友玩的孩子
過了新鮮勁就天天鬧著不去幼兒園的孩子
喜歡發(fā)號施令的強勢孩子线欲,卻不受歡迎的孩子
每說一句話都要看看別人的反應明场,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不喜歡和任何人發(fā)生沖突的孩子
……
以上孩子畫像李丰,有你家上幼兒園的孩子么苦锨?
為什么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普遍經歷著分離焦慮,甚至表現(xiàn)出攻擊性等負面社會行為?
科學家們研究發(fā)現(xiàn)舟舒,上幼兒園的孩子拉庶,會承受著一種慢性壓力。當人的心理壓力大時秃励,會促使身體分泌更多的皮質醇砍的。
加拿大的科學家曾經測量過一群孩子的皮質醇指數(shù),他們發(fā)現(xiàn)莺治,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廓鞠,皮質醇指數(shù)比在家的時候要高很多,而且在全天都處于一個較高的狀態(tài)谣旁。
而皮質醇水平過高床佳,會使人神經繃緊,處于一種高度戒備狀態(tài)榄审,表現(xiàn)在行為上就是攻擊性增強或更加多動等等砌们。
那這種慢性壓力怎么來的呢?
一是和孩子的年齡有關搁进。
根據(jù)相關的研究數(shù)據(jù)浪感,孩子在3~4歲的時候,皮質醇指數(shù)測得的值最大饼问。而這個年齡剛好是孩子們上幼兒園的時候影兽,皮質醇指數(shù)使得孩子焦慮感增強,這段時間也是孩子負面社會行為出現(xiàn)最多的時候莱革。
二是和孩子的社交能力有關峻堰。
尤其是“內向”的敏感孩子,社交場合帶給他們的刺激程度較常人要高盅视,同時他們的反應較常人要慢捐名,表現(xiàn)在行為上就是“畏畏縮縮”、“靦腆”闹击,不懂得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镶蹋,對幼兒園易產生排斥心理。
另外就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前赏半,在家里贺归,通常是爺爺奶奶和父母幾個都圍著孩子一人轉,而到了幼兒園除破,每個老師要面對好幾個孩子牧氮,精力有限,有時會顧不上照顧孩子的情緒變化瑰枫,這種“受忽略”的新環(huán)境會讓孩子倍感壓力踱葛。
芬蘭的教育在全球排名前列丹莲,據(jù)調查顯示,芬蘭父母最關心的事是:如何做好父母尸诽,如何讓孩子有玩伴甥材。幼兒園是孩子們的第一個“正式”的社交場。孩子不是只學“知識”就能長大性含,而是在和別人的交往中洲赵,是在和同齡人自由相處相互學習中成長起來的。要緩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慢性壓力商蕴,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叠萍,父母要教孩子學會一定的社交技巧,與同齡人交朋友绪商。
和同齡人的良好社交對孩子有重大影響
1.完善人格構建
認同感是人類共同的需求苛谷,孩子們是在和他人的交往中獲得自我認同并完善自我構建的。
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和臨床醫(yī)生埃里克森把人類發(fā)展周期分為8個階段格郁,每個階段都面臨一定的危機腹殿,而每種危機能否順利渡過都和人的社會性相關。埃里克森提出例书,良好的社會能力取決于童年孩子間的“基本信任”锣尉,也就是能夠相信別人的能力。孩子間自由社交的過程决采,就是一個交換信任的過程自沧,只有彼此認可,才能玩在一起织狐。如果能在早期的成長階段受到別人的認可暂幼,成年后就有更有自信認可自己筏勒,同時也具有認可別人的能力移迫。
2.更強的合作意識
著有《如何結交比你更優(yōu)秀的人》的社交專家康妮提到:
哈佛面試官衡量學生的標準之一是Character。Character這個詞包含了人格管行、品性厨埋、價值觀、性格等等捐顷。
在Character這一項里荡陷,專門有一道題,面試官要給每一個學生打分迅涮,題目是:
“這個學生是不是一個容易相處的室友废赞?”
哈佛挑學生,不光看學習成績叮姑,還考察一個人能不能跟別人融洽相處唉地。
從小就習得社交能力据悔,與同齡人和諧相處會讓孩子有更強的合作意識,更受歡迎耘沼。
3.提高環(huán)境適應力
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极颓,對周圍人的同理心更強,懂得換位思考群嗤,更容易根據(jù)周圍人的反應菠隆,及時矯正自己的言行。
在新環(huán)境中狂秘,他們也更容易打開自我骇径,有意識地調整自己去適應環(huán)境。
對孩子的社交能力者春,你是否存在一定的認知偏見既峡?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碧查,比如內向的孩子运敢,就是“不擅社交”,怎么推都動不了忠售。
有的父母看著自家的孩子活潑外向传惠,認為這樣的孩子“社交完全沒問題”,殊不知活潑過頭容易越界稻扬,顯得不懂規(guī)矩卦方,沒有分寸感,這樣的孩子泰佳,也是難以被認同的盼砍。
還有的父母會認為,“社交能力”就只是培養(yǎng)領袖氣質逝她,讓孩子當風云人物浇坐。
……
以上種種,均帶有一定的認知偏見黔宛。
社交能力和孩子的“天性”無關近刘,不管孩子生來氣質如何,社交能力均可以在后天的養(yǎng)育環(huán)境中習得臀晃。
神經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觉渴,性格內向的孩子并不是不喜歡社交,只是對外界刺激更為謹慎徽惋,等待回應的時間更長案淋。反過來,這樣的孩子通常能給人踏實险绘、靠譜的印象踢京,這是他們的社交優(yōu)勢回右。
我們這里討論的社交能力,是和孩子的人格獨立相輔相成的漱挚。通過與同齡人真誠翔烁、自信、得體的交往旨涝,形成穩(wěn)定蹬屹、正向的自我評價系統(tǒng),能快速融入新環(huán)境白华,身心健康地成長慨默。
那么,引導孩子和同齡朋友的交往弧腥,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厦取?
1.和孩子玩互動游戲:傳球
康妮在《如何培養(yǎng)受歡迎的孩子》中說:如何使慢熱型的內向孩子不冷場,自來熟的外向型孩子不夸夸其談招人煩管搪,家長可以在平時多和孩子玩?zhèn)髑蛴螒颉?/p>
可以這樣玩:
孩子和家長隔開一定距離面對面站著虾攻,玩?zhèn)髑颍ㄇ虻拇笮∫暫⒆幽挲g而定)游戲。
家長先提一個問題更鲁,比如:“你最喜歡看的繪本是什么霎箍?”然后把球傳給孩子。
如果孩子只是簡單地回答繪本的名字澡为,那么球就只能停在他手里漂坏,不能再傳給家長。
但是如果他補充說:“因為這本書很有趣媒至,我喜歡……”顶别,那么他就可以把球再傳給家長。
這個游戲的核心在于拒啰,一方提出的問題驯绎,另一方的回答必須具體,能給提問者啟發(fā)來提出更多的問題图呢,讓談話可以繼續(xù)下去条篷,球才能來回傳遞。
玩這個游戲蛤织,要注意3點:
首先,孩子卡殼鸿染,不知道怎么接話時指蚜,你要注意啟發(fā)他。
其次涨椒,你要使用一些肯定贊賞的語句摊鸡,鼓勵孩子把對話進行下去绽媒。
最后,你可以進一步鼓勵孩子開啟新的話題免猾。
熟悉了這個游戲后是辕,久了孩子能慢慢適應這種話題的傳球,漸漸習得與人交流的技巧猎提。
有位媽媽和剛上幼兒園的女兒玩了傳球游戲获三,很驚喜地從游戲中挖掘出女兒不肯透露的幼兒園生活點滴,對癥下藥锨苏,教女兒在幼兒園交到了朋友疙教。而從與媽媽的傳球對話中,女兒發(fā)現(xiàn)伞租,原來幼兒園生活也挺有趣的嘛贞谓。
2.和孩子玩贊美游戲
對于觀察能力強,善于分析的內向孩子來說葵诈,贊美游戲讓他們得以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裸弦;對于關注自己多一些的外向型孩子,這個游戲可以讓他們學習了解別人作喘,關注別人烁兰。
在家時多引導孩子關注家庭人員的優(yōu)點,比如我會和我兒子討論奶奶的優(yōu)點徊都、爸爸的優(yōu)點沪斟、媽媽的優(yōu)點以及他自己的優(yōu)點。說完了家庭成員暇矫,我們還會聊聊他的幼兒園同學的優(yōu)點主之,鼓勵他夸同學。
這個游戲目的在于教孩子學會關注自己和他人的優(yōu)勢李根,善意地關注他人槽奕,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好感。
3.鼓勵孩子去別人家做客
可以鼓勵孩子多去別人家做客房轿,在新環(huán)境中學會適應和融入粤攒,當受歡迎的客人。
我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囱持,剛開始有同學邀請他去做客時夯接,他是拒絕的。在我的鼓勵和陪同下才“勉強”去別人家做客纷妆。后來漸漸混熟了盔几,放學后直接就去同學家玩了,也慢慢地從只能和一掩幢、兩個同學打交道發(fā)展到可以和更多的同學一起玩逊拍。
4.邀請其他孩子來自己家玩
剛開始內向的孩子可能會反對這種做法上鞠,因為他們“還沒準備好”,而且他們更善于一對一交往芯丧。但等他去別人家做客多了芍阎,他慢慢也會想要嘗試當“小主人”的滋味。
你可以跟孩子一起提前準備好要玩的游戲,實在不知道怎么準備的話缨恒,可以上網搜索一下適合該年齡孩子玩的游戲谴咸,比如一般男孩子喜歡槍戰(zhàn),搭樂高肿轨,或者到戶外玩球寿冕;女孩子喜歡玩過家家,做手工椒袍,繪畫等等驼唱。
要注意的是,在孩子玩鬧的過程中驹暑,家長最好不要干預孩子之間的游戲玫恳。要知道現(xiàn)在主人是孩子,是他需要對客人負責优俘。就算他們最后各玩各的京办,你也別插手。
等到活動結束小客人離場后帆焕,你可以跟孩子做個“總結”惭婿,討論下今天的收獲,比如因為什么開心叶雹,或者因為什么不開心了财饥,來家里玩的小朋友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值得學習等等折晦。
通過和孩子的互動游戲钥星,可以促進孩子社交能力的發(fā)展,和同齡人的良好社交互動满着,能塑造孩子的獨立人格谦炒,提高其自信心和溝通能力,最終使其成長為社會能力強风喇、受歡迎的人宁改,這也是孩子人生幸福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