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风科,自尊心都受過傷害贼穆,而傷害他們的就是生他們養(yǎng)他們的父母兰粉。
在“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種孝道教條主義下,孩子在受到傷害之后愕秫,并不會直接把內(nèi)心的憤怒戴甩、失望、悲傷表達給父母协饲,而是會把那些灰暗的茉稠、無處安放的而线、一直不被理解恋日、不被接納的感受隱藏起來。
所有的父母都不是完美的父母,都有不足之處闷营,都可能會犯錯誤知市。他們會跟孩子發(fā)脾氣嫂丙,會對孩子管教過嚴跟啤,甚至?xí)蚝⒆佑绶剩覀儾⒉荒芫痛伺卸ㄋ麄兙筒皇欠Q職的父母。
但我們也不能否認泛啸,很多父母候址,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匹耕,直接或者間接給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泌神。
美國知名心理學(xué)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這本書里欢际,就把那些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持續(xù)反復(fù)傷害孩子的父母稱為“有毒”的父母损趋。
健康的父母給予孩子的是愛浑槽、尊重和獨立桐玻,而有毒的父母給予孩子的卻是恐懼荆萤、責(zé)任和負罪感链韭。
1、原生家庭中三種“有毒”的父母
蘇珊·福沃德通過大量的臨床心理治療發(fā)現(xiàn)踊谋,深受原生家庭之痛的成年人殖蚕,一般都來自3種有毒的父母沉迹。
① 虐待型父母
這種有毒的父母胚股,對孩子最常見的傷害就是身體虐待和言語虐待。
身體虐待:很多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摘刑,會不時地產(chǎn)生想要打孩子的沖動枷恕,尤其是在孩子不聽話徐块、跟他們對抗灾而、給他們造成很大麻煩的時候昼激。
大多數(shù)父母都知道打孩子是不對的橙困,能夠成功地克制打孩子的沖動耕餐,但不幸的是肠缔,也有很多父母由于缺乏對沖動的控制力,使得他們將打孩子的想法變成現(xiàn)實释簿。
與其說大人打孩子庶溶,是因為孩子調(diào)皮不聽話偏螺,倒不如說他們只是想要在弱小的孩子身上,發(fā)泄自己的疲憊酿联、壓力贞让、焦慮和不快喳张。
長期對孩子實施身體虐待的父母,有嚴重的人格缺陷摸航,他們自己可能就成長于充滿暴力的家庭。
當他們帶著嚴重的情感缺陷步入婚姻之后逢净,會不自覺地重蹈覆轍爹土,把自己所經(jīng)歷的原生家庭之痛“復(fù)制”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胀茵。比如琼娘,把暴力當做對抗壓力的慣性做法脱拼,只要心情不好熄浓,就對孩子動粗赌蔑,孩子成了他們發(fā)泄情緒的工具。
他們是極端自私的父母竟秫,因為他們毫不理會娃惯,這些做法對孩子造成的巨大傷害,而只顧滿足自己內(nèi)心不可遏制的肥败、乃至有些病態(tài)的心理需求趾浅。
從小受到家庭虐待的孩子愕提,幾乎很難獲得對世界和他人的信賴感和安全感,他們的童年都處在巨大的焦慮潮孽、緊張和痛苦之中揪荣,而這種糟糕的感覺不僅會伴隨他們步入成年,甚至?xí)蔀樗麄円簧紵o法抹去的陰影往史。
比如前一段時間新聞上報道的“深圳寶安8歲小女孩遭親生父母暴打”案例,視頻中的女孩被憤怒的媽媽不斷暴打脖祈,但她不僅不哭不鬧不反抗不求饒眼虱,還很乖巧地回到桌上吃飯,可見這個小女孩對被打已經(jīng)完全麻木,這正說明她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已經(jīng)深不見底刀疙。
言語虐待:很多父母對孩子都實施過言語虐待镊辕,他們會用很直接的卖哎、公開的、難聽的、惡毒的語言虐秋,去貶損他們的孩子靶剑,比如罵孩子蠢纵菌、沒用、無能手幢、不聽話匈睁、不可愛糯钙。
即便作為一個成年人,當聽到大人對孩子的侮辱嗅蔬、訓(xùn)斥瘪板、譴責(zé)和貶損時兰英,我都能夠感覺到他們對孩子明顯的厭惡和不滿,更何況對于那些本身就很敏感寨闹、尚處在自我意識形成中的孩子。
有些父母并不會直接辱罵他們的孩子绳矩,而是通過隱蔽的取笑写妥、挖苦扎筒、取綽號奥溺,或者拐彎抹角的羞辱來對孩子實施言語虐待。
父母還會為這些行為披上“一件華麗的外衣”裕偿,比如對孩子說,“我只是在跟你開玩笑”坪郭,或者告訴孩子奕污,“我打擊你巷懈,是為了幫助你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
但對于孩子來講癌蓖,他們沒有足夠成熟的認知赞咙,也沒有足夠的處事經(jīng)驗剥汤,他們無法分辨玩笑和事實、取笑和威脅。
孩子最信任魔策、最能夠依賴的只是他的父母喷户,所以他會不加選擇地相信并全盤接受父母對自己的評價哭懈,他們會將父母給自己的“負面投射”變成現(xiàn)實。
不幸的是,很多父母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富有攻擊性的語言有梆,給孩子造成的巨大痛苦和長期傷害陨囊。
長期在言語虐待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胎食,會對批評、否定等負面評價極度敏感搜吧。他們對自我的評價會極度悲觀,內(nèi)心會非常自卑礼殊。
即便有人贊美泌参、喜愛他們攘残,他們也會對此持懷疑態(tài)度泰涂,因為他們從小到大聽到了太多對自己不好的評價驳棱,他們不敢輕易相信他人笙以,甚至?xí)で鷮Ψ降脑u價轻姿,認為對方在挖苦貶低自己。
② 缺位型父母
缺位型的父母是不稱職的父母。在這樣的家庭當中,孩子和父母的角色混淆不清,甚至直接顛倒逢倍,不是由父母照顧孩子症歇,而是由孩子照顧父母远舅,由孩子承擔(dān)父母本該承擔(dān)的重任。
比如電影《何以為家》中的小男孩贊恩,他的父母就嚴重“缺位”。贊恩既沒有得到爸爸媽媽絲毫的疼愛倔矾,也無法像其他同齡的小伙伴一樣出去打球玩耍妄均。
他需要呆在家里,幫助父母照顧弟弟妹妹哪自,或者出去打工掙錢丰包,幫助父母貼補家用。
他的父母還經(jīng)常對他實施言語虐待壤巷,就像贊恩在電影中所說的邑彪,我所能聽到的最好的一句話是"滾,你這垃圾"胧华。
對于深陷角色顛倒的孩子來說寄症,他們會感到一種巨大的無力感。
因為他們的父母會以一個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矩动,但他們只是一個孩子有巧,并不是真正的大人,所以他們會經(jīng)常做錯事悲没,經(jīng)常被父母指責(zé)篮迎,而背負強烈的負罪感和挫折感。
這些孩子從小就缺少陪伴示姿,缺少關(guān)愛和照料甜橱。他們只懂得甘于奉獻,他們沒有自我栈戳,或者說岂傲,由于從小不被重視,而只有一個低自尊的自我荧琼。
③ 操控型父母
操縱型父母是沒有邊界意識的父母譬胎,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差牛,對孩子過度控制和干涉,總是管太多堰乔。
雖然他們嘴上一直狡猾地聲稱“這都是為你好”偏化,但其實他們最關(guān)心的并不是孩子的需求和成長,而是內(nèi)心爆棚的權(quán)利欲能否得以施展镐侯。
當孩子嘗試反抗他們的控制時侦讨,他們會通過一些富有威脅、恐嚇和羞辱性的語言來“逼”孩子遵從他們的意愿苟翻,比如父母會說“不要問那么多為什么韵卤,就按照我說的去做”,“我讓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崇猫,哪那么多廢話”沈条,“你這個孩子就是太自私,缺心眼诅炉,連父母的話都不聽了蜡歹,父母會害你嗎?”涕烧。
喜歡操控孩子的父母即便孩子長大離家月而,他們也會在千里之外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议纯,來控制他們的孩子父款。
越是癡迷操控的父母,越會培養(yǎng)出無力感的孩子瞻凤。這些孩子憨攒,在父母的過度控制下,會感覺到自己的需求和愿望無關(guān)緊要鲫构。
他們無法獨立自主浓恶,無法擁有自己的選擇權(quán)玫坛,會感覺自己的身上结笨,拖著兩條沉重的鐵鏈,在父母的捆綁下湿镀,甩也甩不開炕吸。
比如震驚全國的“北大學(xué)子吳謝宇弒母案”,吳謝宇的媽媽謝天琴就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人勉痴,對吳謝宇管教極嚴赫模,仿佛什么事情都必須她說了算,完全剝奪了兒子該有的話語權(quán)和選擇權(quán)蒸矛。
瑞士心理學(xué)家榮格提出過一個“陰影理論”瀑罗,簡單來講就是說胸嘴,個人內(nèi)心的需求和欲望,如果不能夠公開呈現(xiàn)和表達的話斩祭,就會躲到陰影中劣像,雖然不被人看見,但是這股力量會通過其他破壞性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摧玫。
越是感到無力的孩子耳奕,心中的陰影面積會越大,那么他就越有可能做出一些反社會的行為诬像。有人就這樣分析吳謝宇屋群,“他自己覺得必須弒母,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坏挠,才能獲得本該屬于自己的自由”芍躏。
2、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降狠?
總的來說纸肉,這三種有毒的父母,都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情感傷害喊熟。
而大多數(shù)“中毒”的孩子在成年之后柏肪,都無一例外有一個相似的“共性”,那就是自尊心受損嚴重芥牌,并伴隨相應(yīng)的“自我毀滅式”行為烦味。
他們都有一個悲觀消極的自我形象,他們很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壁拉,甚至覺得自己毫無價值谬俄、一無是處,他們總是對批評和否定過度敏感弃理,覺得自己不被人喜歡溃论,也不值得被愛。
這些深受原生家庭之痛的成年人痘昌,想要真正愈合自己的傷口钥勋,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為此辆苔,蘇珊·福沃德在書中提出了幾點建議:
① 不強迫自己去原諒
很多心靈雞湯都告訴那些曾經(jīng)受過傷害的人算灸,要選擇原諒,選擇寬容驻啤,選擇放下菲驴,才能夠真正擺脫那些不堪回憶的傷痛。
蘇珊·福沃德通過臨床心理治療發(fā)現(xiàn)骑冗,很多人并沒有因為原諒赊瞬,而給生活帶來本質(zhì)的先煎、持久的改變。
只有當父母意識到他們的錯誤巧涧,努力去求得我們的原諒時榨婆,這種原諒才有意義。
事實上很多父母并不承認所發(fā)生的事實褒侧,也不愿意承擔(dān)責(zé)任良风,更毫無補償?shù)囊庠浮?/p>
他們會依舊像過去一樣踐踏孩子的自尊心,推卸責(zé)任闷供,以自己的意志操控孩子烟央,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原諒和忘記歪脏,其實是一種自我欺騙疑俭。它不僅不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好,反而會增加我們內(nèi)心的憤怒和怨恨婿失。
就像作者在書中所說的钞艇,“我認為上帝想讓我好起來,而不是想讓我原諒”豪硅。
② 改變自己的觀念
心理學(xué)家發(fā)現(xiàn)哩照,觀念和情緒之間有很大的聯(lián)系。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情緒很難改變懒浮,那么你可以嘗試去改變自己的觀念飘弧。
比如,你固執(zhí)地認為砚著,你的父母永遠都不可能意識到他們的錯誤次伶,你不可能“戰(zhàn)勝”自己的父母,他們只會帶給你傷害稽穆、無助和煩惱冠王,你只能無奈地選擇屈服、退讓和順從舌镶。
如果你這樣想柱彻,那么你抱持的信念是,你把自己的人生交到了父母的手上乎折,任由他們來掌控你的人生绒疗,你放棄了自己的選擇權(quán)侵歇。如此骂澄,原生家庭之痛會成為你整個人生的噩夢,你將無法從中擺脫出來惕虑。
如果你換一種觀念坟冲,“雖然父母曾經(jīng)帶給我傷害磨镶,但是我已經(jīng)長大成人,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健提,我可以不受父母的控制琳猫。父母的想法,也不一定是正確的私痹,尤其是他們對我的評價脐嫂。”
當你質(zhì)疑你的父母紊遵,尊重自己的感受账千,把自己朝好的方向設(shè)想時,意味著你開始奪回自己人生的選擇權(quán)暗膜,而這是走出原生家庭之痛的重要一步匀奏。
③ 設(shè)定自己的邊界
僅僅改變觀念是不夠的,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去執(zhí)行自己的理念学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懂得設(shè)定自己的邊界娃善。
這里所說的邊界不僅僅是物理邊界,比如說父母不能夠隨便進你的房間瑞佩、亂動你的東西等等聚磺,還包括情感邊界。
舉個例子炬丸,你違背父母的意愿咧最,選擇去外地工作,這種行為讓父母非常失望御雕、甚至憤怒矢沿,你可能會因此感到內(nèi)疚自責(zé),但你要意識到酸纲,選擇做什么樣的工作捣鲸,跟什么樣的人結(jié)婚是你的權(quán)力,父母只能提供意見闽坡。
當你的選擇和父母的選擇背道而馳時栽惶,你的父母必然會受傷,但你沒有義務(wù)為照顧父母的心情疾嗅,而改變自己的人生計劃外厂。真正需要療傷的是他們自己,他們作為成年人代承,有責(zé)任找到自我安慰的方式汁蝶。
設(shè)定邊界的目的是,撇開父母對自己的灌輸和影響,擁有屬于自己的信念掖棉、情感和行為墓律。
任何設(shè)定邊界的行為,都不那么讓人感到舒服幔亥,但它確實能夠幫你奪回屬于自己的選擇權(quán)和自由空間耻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