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本文系原創(chuàng)首發(fā)箕般,文責自負耐薯。
本文參與「海薇閣單月征文」第三期【人世百態(tài)】
選一本書來讀,首先要看作者丝里,就像我們選一件商品曲初,首先要看它的品牌,道理是一樣的杯聚。馮驥才先生無疑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臼婆。
馮驥才先生有著很多頭銜,簡單概括械媒,那就是作家目锭、藝術家评汰、教育家和文化遺產的保護者纷捞。
文學家自然不用多說,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小說被去、散文主儡,有很多篇入選中小學、大學課本惨缆。他是“文革”后“傷痕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糜值,文學創(chuàng)作幾十年丰捷,國內外發(fā)行的作品在文壇有很深遠的影響。
01
我最早接觸馮驥才先生的作品是那篇知名度極高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寂汇,講得是在那個混亂的年代病往,有這樣一位鶴立雞群的高個子女人,和一位有“武大郎”之稱的矮個子男人走在一起骄瓣,出出進進畔勤,恩愛有加的夫妻,引發(fā)了周圍人們的關注和議論扒磁。
人們用被扭曲了的世俗的觀念(包括政治、經濟缸榛、教育水平、身高等應該男高女低)和標準來去揣摩別人的心思起暮,來衡量別人的思維和生活習慣,當然是帶著偏見的纸厉。這篇小說帶給我強烈的震撼,為這篇小說的結局,也為人們的世俗锄蹂。
前不久敬扛,看了央視的一檔節(jié)目治宣,可惜只看了后面的一部分缆巧。是著名主持人朱迅與馮驥才先生走在天津大學的校園里按傅,因為馮驥才先生與天津大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拼岳。
馮驥才生于1942年绝骚,原籍浙江慈溪粪牲,生于天津穿香。天津大學有個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簡稱“馮研院”)朝氓,馮研院將面向天津大學全校師生每月舉辦一次“學院開放日”待德,讓廣大師生有更多機會走進這座遍布藝術珍品的學院。在馮老的引導下,與朱迅一起欣賞那里無處不在的美。
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被列入“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不僅因為建筑設計師的獨特匠心和天才創(chuàng)造薛躬,更因為院長馮驥才先生為它注入了人文的意蘊和藝術的精魂,使之成為天大校園里一塊純凈的人文綠地呆细。
他們隨意地走著型宝,邊走邊聊诡曙, 80多歲的“大馮”(長得高大)與小小的朱迅親切交談,那樣的隨和隨意跨释。其中一個畫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捷绒。
當時滿院子的紅葉暖侨,這也是天津大學的獨特景觀椭住。馮老隨意地在路邊樹旁的一片落葉中撿起一枚,作為禮物送給朱迅葫掉,朱迅小心翼翼地捧在胸前些举。
回到書房后,馮老將這片紅葉放在書桌上俭厚,認真地在上面題寫了兩行字金拒,再將它鄭重地送給朱迅,朱迅又將它小心地夾入書中套腹。這是一個多么美妙的畫面绪抛,融入透進書房的陽光里,那么溫馨电禀、溫暖幢码。
02
在春意盎然的三月,捧讀馮驥才的《世間生活》同樣受到震撼尖飞。
這是一部散文集症副,收錄了馮老六十余篇散文作品≌《世間生活》共分為四輯贞铣,分別為“人生感懷”“生活雅趣”“人間生靈”“旅行印象”。
從中可以讀出作家在一件件小事沮明、一個個場景辕坝、一種種情懷中蕩漾開來的內心的善良與溫柔。
作家就好象與老朋友一邊喝著下午茶一邊聊天荐健,又仿佛是在書房樹影婆娑的桌前靜靜地書寫酱畅。可以是感悟生活江场,也可以是開導自己纺酸,或者是游走在山南海北,抒發(fā)著自己的情感址否,設法留住想要留下的一段歲月餐蔬。
03
第一輯第一篇“時光”,開篇就是“一歲將盡,便進入一種此間特有的情氛中樊诺,平日里奔波忙碌仗考,只覺得時間的緊迫,很難感受到時光的存在啄骇。時間屬于現(xiàn)實,時光屬于人生瘟斜。然而到了年終時分缸夹,時光的感覺乍然出現(xiàn),它短促螺句、有限虽惭、性急,你在后邊追它蛇尚,卻始終抓不到它飄舉的衣袂芽唇。她飛也似的向著年的終點扎去。等到你真的將它超越取劫,年已經過去匆笤,那一大片時光便留在過往不復的歲月里了∑仔埃”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慢慢流逝炮捧,組成了我們人生的時光。無論你在這一年中經歷了什么惦银,到了年終咆课,都會全部重疊地堆放在眼前,我們更想從中找到自己的足跡扯俱,把想留住的日子或者是事件挑揀出來书蚪。
還有一篇《日歷》,也是我極喜歡的迅栅∈庑#“厚厚一本日歷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頁读存,它新的一頁——光亮而開闊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著我去填滿箩艺。我喜歡日歷每一頁后邊的“明天”的未知,還隱含著一種希望宪萄∫兆唬“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兒。生命的定義就是擁有明天拜英。它不像未來那么過于遙遠與空洞静汤,它就守候在門外。走出了今天便進入了全新的明天〕娓”
我也喜歡日歷藤抡,年初的時候,整本的日歷拿在手里厚厚的一疊抹估,沉甸甸的缠黍,心里踏實。那時就會想:這日子真好药蜻,我還有這么大把的日子要過瓷式,心里是快活的。
后面的日子语泽,就在這散發(fā)著油墨芬芳的渲染下贸典,一頁頁翻過。山南的踱卵,海北的廊驼、快樂的、憂傷的惋砂,不管是什么都被一頁頁撕下來妒挎,堆放在書柜的角落,那就是我們曾經的生活西饵,也是生命的忠實記錄饥漫。
作者說了:“你快樂它就是快樂的一天,你無聊它就是無聊的一天罗标,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庸队,如果你靜下來就會發(fā)現(xiàn),你不能改變昨天闯割,但你可以決定明天彻消。有時看起來你很被動,你被生活所選擇宙拉,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宾尚,是不是?”
既然作者這么溫柔地提醒我們谢澈,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在每一天呢煌贴?
“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種文化锥忿,記憶依靠載體牛郑,一個城市的記憶留在它歷史的區(qū)街與建筑上,一個人的記憶在他的照片上敬鬓、物品里淹朋、老歌老曲中笙各,也在日歷上。
為此础芍,每每到了一年的最后幾天杈抢,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歷,我總把這最后幾頁保存下來仑性,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惶楼,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精光,你一定會笑我诊杆,并問我這樣就能保存住日子嗎歼捐?我便把自己在今年日歷的最后一頁上寫的四句詩拿給你看:
歲月何其速,
哎呀又一年刽辙,
花葉全無跡窥岩,
存世唯詩篇甲献≡诅停”
為什么喜歡日歷,因為日歷具有生命感晃洒,或者說日歷叫我隨時感知自己的生命慨灭,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我用了很多年的日歷球及,而且日歷的質量越做越好氧骤,品種越來越多,有那么幾年吃引,我買了不同的日歷筹陵,有詩詞的、有繪畫的镊尺、有古典故事的朦佩,它的優(yōu)點是一頁頁的翻過就行,不用一頁頁的撕掉庐氮,便于欣賞和保存语稠,私密性也比較高。但是它也缺少了一頁頁撕去的樂趣弄砍。
我喜歡馮驥才先生的散文仙畦,其筆觸很低,低到生活的各個角落音婶,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他題寫的天津大學院訓“摯愛真善美慨畸,關切天地人”的博大胸懷。他所描述的世間百態(tài)衣式,值得去思索先口,我就喜歡那種平和的從容和坦然型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