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nèi)容來自百度百科)
周頌·訪落
貢獻維護者 朝陽山人
《周頌·訪落》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的一首詩。這是周成王拜謁周武王廟時與群臣商議國事的詩歌。全詩一章躯砰,十一句辉阶,前二句說明拜武王廟的宗旨;中六句表白心跡翔脱,希望群臣幫助奴拦;末四句祈禱武王神靈保佑。章法錯綜届吁,結構謹嚴错妖。這首短詩以成王的口吻表達出來,一是希望眾老臣輔佐自己疚沐,因此用詞謙恭暂氯;二是拿繼承先王之道說事,假先王之威來教導老臣亮蛔〕帐可謂蘊籍含蓄,意味深長。
作品名稱:周頌·訪落
作品別名:訪落
作者:無名氏
創(chuàng)作年代:西周
作品出處:《詩經(jīng)》
作品原文
周頌·訪落⑴
訪予落止⑵辣吃,率時昭考⑶动遭。
於乎悠哉⑷,朕未有艾⑸神得。
將予就之⑹厘惦,繼猶判渙⑺。
維予小子循头,未堪家多難⑻绵估。
紹庭上下⑼,陟降厥家⑽卡骂。
休矣皇考⑾国裳,以保明其身⑿。[1]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周頌:《詩經(jīng)》中“頌”部分分為“周頌”全跨、“魯頌”和“商頌”缝左。頌是祭祀宗廟的樂歌,不僅配樂浓若,而且還有舞蹈渺杉。周頌部分今存三十一篇。訪:謀挪钓,商討是越。落:始。
⑵止:之碌上。一說語氣詞倚评。
⑶率:遵循。時:是馏予,這天梧。昭考:指武王。
⑷於(wū)乎:感嘆詞霞丧。悠:遙遠呢岗。
⑸艾:閱歷∮汲ⅲ《鄭箋》:“艾后豫,數(shù)也。我于是未有數(shù)突那。言遠不可及也硬贯。”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爾雅·釋詁》:‘艾陨收,歷也’。‘歷务漩,數(shù)也拄衰。’……歷當讀為閱歷之歷饵骨,箋釋‘未有艾’為未有數(shù)翘悉,猶有未有歷也【哟ィ”
⑹將:助妖混。就:接近,趨向轮洋。一說因襲制市,遵從。
⑺猶:通“猷”弊予,圖謀祥楣,謀劃。判渙:大汉柒。判渙:分散误褪。一說大。
⑻家多難:指國家多災難碾褂。
⑼紹:繼承兽间。庭:直,直道正塌,公正嘀略。上下:或升上或降下。
⑽陟(zhì)降:提升和貶謫传货。厥(jué)家:指群臣百官屎鳍。
⑾休:美。一說安息问裕〈冢皇考:指武王。
⑿保:保佑粮宛。明:勉勵窥淆。其身:成王之身。[2][3][4][5][6]
白話譯文
即位之初國事商巍杈,路線政策依父王忧饭。
先王之道太精深,閱歷未豐心惶惶筷畦。
縱有群臣來相助词裤,猶恐閃失欠妥當刺洒。
登位年輕缺經(jīng)驗,家國多難真著忙吼砂。
繼承先王治國道逆航,任賢黜佞肅朝綱。
父王英明又偉大渔肩,佑我勉我身安康因俐。[2][3]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周成王朝周武王廟,與群臣商議國事的詩周偎。周武王為太子時抹剩,因文王被商紂王囚于羑里,得以直接掌權蓉坎,處理朝政澳眷,控制大局,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經(jīng)驗袍嬉,后又協(xié)助回歸的文王征服西方諸侯境蔼,攻伐征戰(zhàn),亦老到內(nèi)行伺通。文王去世箍土,武王即位,無驚無險罐监,不僅局勢平穩(wěn)吴藻,而且國力迅速增強,一舉完成滅紂革命弓柱,乃是水到渠成沟堡。成王即位的情況則大不相同。武王于克殷后二年去世矢空,留下巨大的權力真空航罗,尚處孩提時期的成王根本無法填補,因此由武王之弟周公攝政輔佐屁药。攝政只不過是通向新王正式治國的過渡粥血,在這一過渡時期,周公不僅要日理萬機酿箭,處理朝政复亏,而且要逐步樹立起新王即成王的天子權威,《周頌·訪落》便反映出這種樹立權威的努力缭嫡。
關于《周頌·訪落》的作者缔御,有人說是成王自作,有人說是太平之時妇蛀,詩人追述其事耕突,代成王立言笤成。其創(chuàng)作時間,應是在武王去世有勾、成王即位之時疹启。《毛詩序》云:“《訪落》蔼卡,嗣王謀于廟也≌跄ィ”這個朝先王之廟雇逞、謀于群臣之舉,鄭玄箋認為是在“成王始即政”時茁裙√猎遥孔穎達疏對這一時間所作的界定更為明確:“此‘未堪家多難’,文與《小毖》正同晤锥,但鄭以此篇在居攝之前掉蔬,《小毖》在致政之后》”由于“成王始即政”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在繼武王位之時女轿,一是在周公攝政結束還政之時。鄭箋用“始即政”是一個含混的時間概念壕翩,因此孔疏的明確界定十分必要蛉迹。后世出現(xiàn)了因含混而生的歧解。如朱熹《詩集傳》在《周頌·閔予小子》篇末云:“此成王除喪朝廟所作放妈,疑后世遂以為嗣王朝廟之樂北救。后三篇(指《周頌·訪落》《周頌·敬之》《周頌·小毖》)放此∥呤悖”周時對亡父行“三年之喪”(期限為二十五月)禮珍策,然則朱熹所說已不是“始即政”之際。還有學者認為《周頌·訪落》作于周公還政之后宅倒,釋“家多難”為管叔攘宙、蔡叔、武庚和淮夷之難唉堪,其理解與詩的原義大相徑庭模聋。
新王權威的樹立,關鍵在于諸侯的態(tài)度唠亚。先王在世链方,諸侯臣服;然先王去世灶搜,新王即位祟蚀,以前臣服的諸侯未必全都視新王如先王工窍。成王始即政,對諸侯的控制自然比不上武王時牢固前酿,原先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變得不那么穩(wěn)定而處處隱藏著隨時可能爆發(fā)的危機患雏。這也十分自然。帝王的更替罢维,特別是幼弱的帝王取代成熟強大的帝王淹仑,給諸侯提供了權力再分配的機會,局勢不穩(wěn)的根源即在于此肺孵。使諸侯回到自己的牢固控制中來匀借,便成為周王室必須面對的課題。當時周王室的象征是成王平窘,而實際的掌權者則是攝政的周公吓肋,從這個意義上說,《周頌·訪落》所體現(xiàn)的正是周公的思想瑰艘,不過用成王的口氣表達而已是鬼。[2][3][4]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周頌·訪落》其實是一篇周王室決心鞏固政權的宣言,是對周武王之靈的宣誓紫新,又是對諸侯的政策交代均蜜,真誠而不乏嚴厲,嚴厲而不失風度弊琴,周公也借此扯滿了攝政的風帆兆龙。全詩十二句,每兩句自成一段敲董。
首兩句涵蓋全篇紫皇,點出“訪落”的主題∫刚“訪落”是“訪于落”的縮略語聪铺,在即位之初謀劃國政,是新君首要關心的議題萄窜×逄蓿“率時昭考”中的“時”通“是”,《毛傳》即如此解查刻,從語法上講键兜,是“以昭考之是為是”的意思;換言之穗泵,即遵循武王之道普气,這是成王既定的施政綱領和治國方針。
次二句“於乎悠哉佃延,朕未有艾”现诀,是成王對自己施政實力的估價夷磕。武王之道高遠廣大,而自己年幼無知仔沿,缺乏施政經(jīng)驗和閱歷坐桩,“於乎悠哉”以詠嘆的語調(diào)出之,恰切地表現(xiàn)了成王感到任重道遠封锉、前程渺茫的心境绵跷。
“將予就之,繼猶判渙”二句烘浦,是成王對大臣輔弼的企盼抖坪,靠攏武王之道,既體現(xiàn)了成王的決心闷叉,又表現(xiàn)了對大臣的信賴〖挂酰“國須大臣立丕構”(宋司馬光語)握侧,大臣是國家的基礎、棟梁嘿期,成王深深地明白這個道理品擎。下句“繼猶判渙”,即“抓綱治國”备徐。即位之初萄传,百事待興畦浓,綱舉才能目張龄句,否則難免治絲愈紛,理不出頭緒戚嗅〔渌考慮到這一點衍菱,說明成王雖然年輕,但自幼生長在宮掖肩豁,耳濡目染脊串,已具有一定的政治素養(yǎng)。
“維予小子清钥,未堪家多難”兩句上承三琼锋、四句,成王進一步向大臣攤明國家當前面臨的政治情勢祟昭,并表明自己年幼無知缕坎,難以承擔起家國重任。史載成王即位之初从橘,武庚念赶、管叔础钠、蔡叔與東方夷族反周。叔周公旦攝政叉谜,率兵東征旗吁,殺武庚、管叔停局,放逐蔡叔很钓,二年(一作三年)平定《裕孔穎達等人據(jù)此認定码倦,詩中所寫情事,當在周公攝政之前后锭碳。
“紹庭上下袁稽,陟降其家”兩句,上承五擒抛、六句推汽,是大臣們提出的治國之綱。大臣們認為應該像武王繼承文王之道一樣歧沪,將祖宗之法施行于朝廷上下歹撒;而當前首要的大事是選賢任能,罷免庸俗無能之輩诊胞,推舉英杰之士來整理朝綱暖夭,保衛(wèi)家園。這是簡煉明了撵孤、無比正確的主張迈着。“政治路線確定之后早直,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寥假。”如果把繼承武王之道作為成王的政治路線霞扬,那么糕韧,選賢任能便是他應該奉行的干部政策。
末尾“休矣皇考喻圃,以保明其身”兩句與首二句呼應萤彩,點出告廟之意,以成王向武王禱告斧拍,祈求保佑自己作為結束雀扶。“休”字在《詩經(jīng)》里有“美好”意,也有“休息”意愚墓。此詩立意不在頌揚武王予权,而在祈靈護佑,表明遵循武王之道浪册,抓綱治國的決心扫腺,所以“休”可解作“安息”〈逑螅“其”字在上古既可作第三人稱代詞笆环,也可作第一人稱代詞,在這里應指代成王自身厚者。明了這兩個字的含意躁劣,全句意思豁然貫通,怡然理順库菲,也可以想見成王祈求父王保佑的情態(tài)账忘。
此詩在藝術上最大的特點是章法錯綜,結構謹嚴熙宇。三闪萄、四句下接七、八句奇颠,五、六句下接九放航、十句烈拒,首尾四句遙相呼應,把全詩六段結合成一個渾圓的整體广鳍,體現(xiàn)出當時敘事詩寫作的藝術已經(jīng)發(fā)展到相當高的水平荆几。詩篇真實而恰切地傳達出年幼的成王即位之初的心境,堪稱上乘之作赊时。從這個意義上說吨铸,《周頌·訪落》一詩無論是作為藝術品,還是作為史料祖秒,作為政治教科書诞吱,它都具有一定價值。[3][4]
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賦也竭缝。成王既朝于廟房维,因作此詩,以道延訪群臣之意抬纸。言我將謀之于始咙俩,以循我昭考武王之道。然而其道遠矣湿故,予不能及也阿趁。將使予勉強以就之膜蛔,而所以繼之者,猶恐其判渙而不合也脖阵。則亦繼其上下于庭皂股,陟降于家,庶幾賴皇考之休独撇,有以保明吾身而已矣屑墨。”
清代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多少婉轉(zhuǎn)曲折纷铣÷咽罚”[1][2]
參考資料
[1]? 朱 熹.詩經(jīng)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58-159
[2]? 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771-772
[3]?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682-684
[4]? 周嘯天.詩經(jīng)楚辭鑒賞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867-870
[5]? 周振甫.詩經(jīng)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521-522
[6]? 周明初等 注釋.詩經(jīng).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