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雖為漫談,其實應該是對我初接觸和了解俄羅斯文學過程的一個記錄吧谋旦。
我是一個“雜食”動物剩失,只要是中文的書籍,無論各種領域都想去讀讀册着。
由于是英語科班出身拴孤,所以對英美國家的文學概況也有一定了解。
日語作為我的二外甲捏,現(xiàn)在的水平僅僅能閱讀簡單的作品吧乞巧,比如說《起風了》,或是對照著翻譯去讀摊鸡。
在這兒就不詳細介紹哪些譯者的書適合哪些語言水平讀者去讀绽媒,之后有時間可能會整理后再列個單子出來。
略談談我為什么這次選俄羅斯文學免猾,而不是法國或德國的文學吧是辕。
法國人熱情奔放,文學擅長描寫人的欲望猎提;德國文學中理性思考太多获三,稍顯艱澀;而俄羅斯文學锨苏,彌漫著野性的氣息疙教。
由于語言的限制,要想越過“巴別塔”伞租,讀到原汁原味的文學肯定是不可能的了贞谓,除非肯花個三年五載去習透俄語。
但我選擇俄國文學其實和語言并沒有任何聯(lián)系葵诈,不過是懷著好奇心裸弦,二則想督促自己去探索曾從未涉足的領域吧。
“俄羅斯”這個詞作喘,給人的印象大多會同另一個詞聯(lián)系在一起——戰(zhàn)斗民族理疙。
廣闊的土地、寒冷而漫長的冬天泞坦、高大的建筑窖贤、強壯的男女、渾厚的音樂,還有如春天冰河解凍般清新的水彩畫赃梧。
很久前我曾讀過一本胡成寫的《我已與一萬億株白樺相逢:西伯利亞鐵路紀行》择吊,封面上是一張黑白圖片,一個戴眼鏡的清瘦男子躺在列車臥鋪上看著窗外槽奕,深情若有所思几睛。
還想到了俄羅斯的地鐵。地鐵是地下的莫斯科粤攒,是莫斯科的心臟和靈魂所森。當?shù)孛嫔弦股钊遂o的時候,地鐵還在運行夯接,如同沉睡者的心跳焕济,如同沉靜背后的綺麗夢境。
俄國文學按時期盔几,最籠統(tǒng)但不乏準確地可劃分成古代晴弃、18世紀古典主義、19世紀現(xiàn)實主義逊拍、近代和現(xiàn)代文學上鞠。
(ps:一不小心就又走上了論文寫作道路,玩家可選擇性跳過芯丧。)
文學發(fā)端初期芍阎,各個民族之間特征并不顯著,無非是多對歷史的記錄缨恒,同時充溢著神秘的宗教氣息谴咸。
到了12世紀,不得不提的一部史詩就是《伊戈爾遠征記》骗露,就像英國史詩有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和中國有三大民族史詩一樣岭佳。
俄國文學經(jīng)歷了開端,發(fā)展萧锉,必然也逃不過大自然的規(guī)律珊随,進入到類似英國中世紀階段的沉寂閉塞期。原因有二驹暑,一是由于與西歐發(fā)達國家缺乏交流玫恳,文化和經(jīng)濟受到閉塞;二是俄國長期受到侵略优俘,政局混亂。
外憂內患的時候總得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掀序,這個人就是史稱的彼得大帝(彼得一世)帆焕。
1697年,二十多歲的彼得小伙(其實但是已經(jīng)是俄國沙皇)微服出巡荷蘭,在一家造船廠當一名流水線工人叶雹。同事們都說财饥,這個小伙子真不錯,長得結實干活賣力折晦,虛心學習钥星。
他們不知道,這個他們眼中的職業(yè)小白其實是懷抱著振興俄國的夢想满着。
繼續(xù)談彼得小伙谦炒,他提倡科學,還愛搞文藝活動风喇,大大推動了俄國文學的發(fā)展宁改,對其產生了直接且重要的影響,使俄國文學進入了古典主義時期魂莫。
俄國古典主義時期有一個自己的特點还蹲,那就是:強調文學的社會功能性。也就是說文字是為社會服務的耙考。
之后對中國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谜喊,尤其是俄國文學在“五四”后進入中國,對于陷于苦難中的人民的摯愛與對壓迫者強烈的痛恨觸動了國人直面現(xiàn)實的勇氣倦始。
魯迅老先生也說過:“俄國文學是我們的導師和朋友”锅论。
想深入了解俄國文學,有一個難關就是區(qū)分作者名以及記住他們的作品楣号。
18世紀古典主義有幾位大咖最易,分別是羅蒙諾索夫、蘇馬羅科夫炫狱、馮維辛藻懒、拉吉舍夫。
羅蒙諾索夫是個詩人视译,純化了俄語嬉荆。
蘇馬羅科夫是戲劇家。
后來人們把他倆湊了一個CP酷含,認位羅蒙諾索夫的詩歌和蘇馬羅科夫的悲劇標志著俄羅斯“新文學”的真正開端鄙早。
馮維辛的筆觸辛辣,諷刺社會椅亚,是18世紀后半期俄國諷刺文學的代表限番,其代表作是喜劇作品《紈绔少年》。
拉吉舍夫的人生經(jīng)歷坎坷呀舔,受到“文字獄”迫害弥虐,因罪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晚年才得以平反,但感覺受到了侮辱(這句話是筆者杜撰加上的)霜瘪,第二年自殺了珠插。
就連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也曾翻牌拉吉舍夫的《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在讀到他的作品后在書上寫下一句批注:“鼓動農民暴動颖对。捻撑。。缤底。顾患。。比普加喬夫的起義更壞”训堆。
女皇一句話描验,該作品因此就被列為禁書。
但往往越是限制坑鱼,人們越是想去讀膘流,故此書仍以手抄本新式流傳,還對俄國革命和普希金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鲁沥。
普希金是我本人很喜歡的一位詩人呼股。
欣賞他身上的浪漫氣息。
他為了自己喜歡的人画恰,和另一個企圖拐走他妻子的男人決斗彭谁,肩上中槍,回家后不但不因帶了綠帽而喪失風度破口大罵允扇,反而安慰他妻子:“你別難過缠局,我不是因為你而死的,是為了我的心考润∠猎埃”第二日便因失血過度去世了。
臨死前最后一句話是:“這個世界容不得我活下去糊治〕”
普希金對俄國文學有一大影響,便是他塑造了“多余人”形象井辜,第一次在俄國文學中展示了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绎谦。該“多余人”是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里塑造的主人公奧涅金。
奧涅金是一個貴族青年粥脚,生活優(yōu)裕窃肠,卻懶得登峰造極。在普希金筆下被塑造成“葛優(yōu)癱”——這個人幾乎總是躺著,任何需要費一點兒腦筋、動一點兒體力的事兒他都不想干,也不會干。
他懶得說話搀菩。
他生活的最高理想就是“休息和安靜”。
到了這種程度破托,其實已經(jīng)和死人不遠了肪跋。
19世紀還有一位大咖就是茨威格論列夫·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在家鄉(xiāng)的農莊里一直是一個和藹的老人土砂。
他使用DIY的皮鞋州既,穿粗布衣裳,喜歡和農民扯閑話萝映,每天沒事兒騎著小單車到處去閑逛吴叶,雪白的頭發(fā)和大胡子迎風飛揚,令人一見難忘序臂。
托爾斯泰還是個不羈的個性老人蚌卤,在八十二歲高齡時,放棄萬貫家財和家中妻子孩子奥秆,一日突然離家出走逊彭,搭上一列緩慢行駛的火車,在一個無名小鎮(zhèn)下車构订,最后病死在陌生的小鎮(zhèn)侮叮。
托爾斯泰的死,令俄國人自己感覺成了一個孤兒悼瘾。
“他教會俄羅斯人什么是愛囊榜。”
俄羅斯人這樣說亥宿。
這次漫談如同蜻蜓點水般卸勺,淺嘗則止,仍意猶未盡箩绍。
打算下次再詳細深入談談俄國文學孔庭。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