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篇的指導思想--整體恒動觀
前言
? ? ? 中醫(yī)有句老話叫做竹捉,“學醫(yī)三年芜辕,自謂天下無不治之病块差;行醫(yī)三年侵续,始信世間無可用之方”倔丈。
? ? ? 一些剛開始學醫(yī)的朋友,一般都是自信滿滿状蜗,學醫(yī)三年需五,各種病的治療方法都知道了,用什么藥方也都心中有數轧坎。什么病宏邮,用哪個方,心中是井井有條缸血,有條不紊蜜氨。不過臨床三年,發(fā)現結果不是那么回事捎泻,一看是這個病飒炎,就用這個方吧,可是藥吃下去不管用族扰。怎么辦厌丑?再換一個方,吃下去渔呵,還是如泥牛入海怒竿,杳無音信。
? ? ? 這下子心里就毛了扩氢,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耕驰,應該怎么去解決。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录豺,估計這個醫(yī)生慢慢就開始不信中醫(yī)了朦肘。你看,我按照書上講的去治双饥,可是這個病就是不好媒抠,那肯定是中醫(yī)有問題,中醫(yī)不科學咏花,中醫(yī)吹牛唄趴生。你看書上那么多藥方,一個個講的天花亂墜昏翰,神妙莫測苍匆,可是不管用啊,中醫(yī)不是吹牛是什么棚菊?既然中醫(yī)這樣浸踩,還是去學西醫(yī)吧。就這樣统求,一步一步检碗,對中醫(yī)的信心就消失了据块,甚至慢慢就變成中醫(yī)黑了。
? ? ? 這個問題后裸,的確是一個無法繞過去的關卡瑰钮。這個問題要怎么解決呢冒滩?非常重要微驶。這個問題,必須要從根源上去解決开睡,要深刻了解中醫(yī)的根本原理才可以因苹。歷史上的醫(yī)書浩如煙海,不過大部分醫(yī)書講的都是醫(yī)技篇恒。如果把這些醫(yī)書比喻為《九陰真經》的話扶檐,缺了一篇總綱。在這篇總綱中胁艰,講了什么時候該用什么思路款筑,什么時候該用哪個類型的藥方。這個就是因時制宜腾么,不合時宜的藥方說的再好奈梳,用起來也沒有療效。符合時宜的藥方解虱,用下去一般都是效如桴鼓攘须。
? ? ? 這篇總綱就是《素問》中的“七篇大論”,講的就是五運六氣的內容殴泰。和《九陰真經》中的總綱一樣于宙,這七篇大論也是中醫(yī)中最難懂的內容之一。甚至悍汛,《黃帝內經》中講述的內容捞魁,如果按照“七篇大論”的原則來運用,就會滿盤皆活离咐,就會靈活運用了谱俭,每一篇都有每一篇的價值。如果沒有這“七篇大論”做指導健霹,很多內容都成了死知識旺上,有時候有效,有時候無效糖埋,不知道講的什么東西宣吱,慢慢地就沒有人學了。因為什么時候有效瞳别,什么時候無效征候,也不知道杭攻。這樣中醫(yī)就學的迷迷瞪瞪,云山霧罩一樣疤坝。
? ? 那么這“七篇大論”講的什么內容呢兆解?實際上,講的是天地之間氣機的變化跑揉,天地之間有五行的變化锅睛,也有六氣的影響,會造成氣候的種種變化历谍。這種變化其實也是人體自身的氣機變化现拒。懂了天地之間的變化,也就懂了人體的氣機變化望侈,就能理解種種疾病的產生原因和治療原則印蔬,就知道什么時候該用哪種思路來治療,用哪個藥方來治療脱衙。按照這個原則來確定的藥方侥猬,一般效果都非常明顯,一些小毛病捐韩,常常會達到一劑知退唠、二劑已的效果。一些疑難雜癥奥帘,比較重的病铜邮,也能很快見效。即使完全治好需要很久寨蹋,但是這個藥吃下去松蒜,病人一般都會感覺非常舒服,各方面都能改善已旧。
? ? 可以說秸苗,如果學通了這“七篇大論”,就知道什么時候用什么方运褪,什么方子有效惊楼,為什么有效。這個方子無效秸讹,又是因為什么無效檀咙。方子如果加減一下,改動一下璃诀,效果上會有什么變化弧可,甚至可以根據藥性自己組方。這時候劣欢,一般疾病的療效棕诵,都是會有保證的裁良。即使疾病比較復雜,剛開始效果不明顯校套,調上幾次方价脾,一般也都能顯效。所以說笛匙,這個“七篇大論”可以說是《黃帝內經》或者整個中醫(yī)的總綱了侨把,醫(yī)林密籍應該說當之無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心農夫
五運六氣講解總綱
《黃帝內·經素問》中的《天元紀大論》膳算、《五運行大論》座硕、《六微旨大論》弛作、《氣交變大論》涕蜂、《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映琳、《至真要大論》等七篇大論机隙,后世稱為“運氣七篇”或“七篇大論”。(以下簡稱《七篇》)《七篇》比較集中地萨西、全面地有鹿、系統(tǒng)地介紹了中醫(yī)學中的理論基礎氣化學說,亦即運氣學說谎脯,內容十分豐富葱跋。從篇幅字數來看,約占《素問》全書的三分之一源梭,從論述內容來看娱俺,它以中醫(yī)學的指導思想、理論基礎废麻、病因病機認識荠卷,到診斷治療原則、方劑藥物的臨床運用都作了較系統(tǒng)的論述烛愧,特別是對氣候變化與物候油宜、病候及其診斷與治療的特點,更作了詳細的歸納和說明怜姿。因此慎冤,《七篇》可以說是《內經》一書基本精神的總結性篇章,是《內經》一書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沧卢。歷代研究《內經》的著名學者中蚁堤,多數學者都加以肯定并作詮釋。但是搏恤,自宋·林億等在《新校正》中對《七篇》提出質疑以后违寿,后世學者中也有不少人支持《新校正》的論點湃交;近代亦有人更據此對《七篇》持完全否定態(tài)度,甚至全面攻擊藤巢,致使不少人對《七篇》忽視搞莺,甚至歧視之。同時掂咒,由于七篇文字古奧才沧,又涉及多學科知識,義理難明绍刮,使人望洋興嘆温圆,知難而退,不得已非用不可時孩革,亦多索句引章岁歉,終非全豹。這樣就大大影響了對《內經》的全面學習和對中醫(yī)理論體系的完整理解∠ヲ冢現在锅移,要求學習《內經》原著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在學習《七篇》時饱搏,或受成見影響非剃,或由于《七篇》文字障礙,或由于內容生疏推沸,能認真加以卒讀者還不很多备绽。因此,促使我們編寫了《黃帝內經素問 運氣七篇講解》一書鬓催,以期對讀者學習《七篇》有所幫助肺素。為了讀者在學習《七篇》原文之前,對《七篇》的主要內容及其基本精神有一概括的了解深浮,我們分九個部分加以總論压怠,即:
一、運氣七篇的指導思想--整體恒動觀飞苇。
二菌瘫、運氣七篇對人體生理及病理生理的認識--氣化論。
三布卡、運氣七篇的病因學認識--正邪論雨让。
四、運氣七篇的病機學認識--求屬論忿等。
五栖忠、運氣七篇對疾病診斷治療原則方面的認識--辨證論治。
六、運氣七篇對選藥庵寞、制方狸相、服藥及其它治法方面的認識。
七捐川、運氣七篇中有關歲運歲氣計算方法的通俗介紹
八脓鹃、運氣七篇的真?zhèn)渭芭c《內經》其它篇章的關系問題。
九古沥、認真學習《七篇》瘸右,正確對待運氣學說等九個篇章。
希望能夠通過總論岩齿,使讀者能夠較容易地閱讀和理解《七篇》原文同時太颤,也闡述了我們對《七篇》的一些基本看法,以期與讀者共商盹沈。
一龄章、運氣七篇的指導思想--整體恒動觀
中醫(yī)學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及與疾病作斗爭的實踐過程中,逐漸積累經驗并逐漸形成的一門自然科學襟诸。其指導思想瓦堵,我們認為就是古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及與疾病作斗爭的實踐過程中所逐漸形成的整體觀和恒動觀歌亲。所謂“整體”,即完整地、全面地來觀察自然現象,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所謂“恒動”即不斷運動澜驮。對待一切變化都必須從運動的角度來認識陷揪。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古代醫(yī)學著作《內經》,是部我國古代人民與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性著作。高保衡杂穷、林億在序《內經》中明確指出,《內經》之作,是古人“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而成(《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序》),說明整體恒動觀貫穿于《內經》之中,而在《七篇》中尤為明顯突出悍缠。整體恒動觀在《七篇》中主要體現在天地一體觀、五臟一體觀耐量、人與天地相應等三個方面飞蚓。
(一)天地一體觀
“天地一體”,就是說天和地是一個整體±妊眩“地”,古人是指整個自然界而言趴拧。《天元紀大論》開篇就首先指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憂思恐山叮≈瘢”“變化之為用也,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ň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脑又。”“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属铮”上述論述都明確地指出了天和地是一個整體往衷。這也就是說,是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它們之間都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严卖、互相依存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炼绘。在《七篇》中論證天地一體比較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
1乱投、四時一體
“四時”就是指每年的春斜棚、夏、秋罩润、冬四個季節(jié)疟呐。眾所周知,四季各有特點:春溫,春生;夏熱,夏長;秋涼,秋收;冬寒脚曾,冬藏。所謂春溫启具、春生,也就是指在春天里氣候開始溫暖,一切枯萎了的草木丈開始萌芽生長,冷凍了的土地和河流解凍了,蟄藏著的小動物又開始活動起來了,整個自然界充滿了新生的現象本讥。所謂夏熱、夏長,也就是指在夏天里,氣候比較炎熱,一切植物都長得十分茂盛,各種生物活動也都更形活躍,整個自然界充滿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鲁冯。所謂秋涼拷沸、秋收,也就是指在秋天里,氣候又開始轉向清涼,植物生長的果實都成熟了,可以收取了茂盛的樹木又開始凋落了,許多動物的活動也開始減少了,整個自然界出現了一片收斂冷落的景象。所謂冬寒冬藏,也就是指在冬天里,氣候又轉為寒冷,多數植物都已枯萎,河流也凍結了,許多小動物又重新蟄伏躲藏起來,停止活動了,整個自然界中的許多生命現象,好象藏伏起來一樣薯演。春溫,春生;夏熱,夏長秋涼,秋收;冬寒冬藏;這是一年四季各自獨有的特點,但是,它們實質上卻是一個不可截然劃分的整體撞芍。因為只有有了春溫、春生,才有夏熱跨扮、夏長,才有秋涼序无、秋收,才有冬寒、冬藏衡创〉畚耍《至真要大論》謂:“夫氣之生與其化,衰盛異也。寒暑溫涼,盛衰之用,其在四維璃氢。故陽之動,始于溫,盛于暑;陰之動,始于清,盛于寒哟玷。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日: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一也。謹按四維,斥候皆歸巢寡。其終可見,其始可知√燎兀”這些原文明確地指出,一年中四個季節(jié)的變化是連續(xù)的,漸變的,是在原有基礎之上發(fā)生發(fā)展起來的,沒有溫熱也無所謂寒冷,沒有生長也就無所謂收藏,也就無所謂第二年的再生長讼渊。正因為四季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所以才會有溫熱寒涼、生長收藏的消長進退變化正因為有了溫熱寒涼尊剔、生長收藏的消長進退變化,所以才產生了生命,了生命也才有了可能正常的發(fā)育和成長爪幻。
2、六氣一體
“六氣”,其含義之一就是指自然界中的風、寒挨稿、暑仇轻、濕、燥奶甘、火六種氣候篷店。空氣流動就是風,氣候寒冷就是寒,氣候炎熱就是暑或火,氣候潮濕就是濕,氣候干燥就是燥臭家。這六種氣候,基本上是在一年四季氣候消長進退變化中產生出來的,所以這六種氣候也是自然界應該具有的正称I拢現象,而且直接影響著生物的生長和變化,缺一不可。如果沒有風,萬物就不能萌芽生長;沒有暑和火,萬物就不能欣欣向榮;沒有濕,萬物就得不到正常的滋潤,沒有燥,自然環(huán)境就會過度潮濕,萬物就不能堅斂成熟;沒有寒,萬物就不能得到閉藏和安靜,就會影響到來年的再生再長钉赁√阊辏《五運行大論》謂:“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悴龋”《氣交變大論》謂:“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此生長化成收藏之理,氣之常也,失常則天地四塞矣诅岩。”上述論述明確地說明了六氣雖然是由于自然界氣候變化所產生,各有特點,但是它們之間是互相作用的,互相調節(jié)的带膜。因為自然界中有了六氣的變化,所以才有一年四季的溫吩谦、熱、涼膝藕、寒和生長收藏的消長進退式廷。因為有了六氣的變化,所以自然界的氣候才有可能互相調節(jié)以利萬物的正常發(fā)育成長,并使整個自然氣候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3.萬物一體
天地間萬物,古人認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自然界中物與物之間都是相互作用束莫、相互影響而產生新的變化懒棉。西周末年史伯就曾經說過:“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神同,盡乃棄矣”(《國語鄭語》)春秋時代齊國的晏嬰也說過:“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左傳公二十年》)這里所說的“和”,簡單地說,就是兩種以上不同的事物之間的協(xié)調和統(tǒng)一±缆蹋“以他平他”的“他”,就是指各種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各個方面的本身∷肽剑“以他平他”就是指這兩個“他”,互相作用,協(xié)調統(tǒng)一,也就是“和”饿敲。如果沒有各個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各個方面相互作用,則自然界或自然界中的某一種事物便不能夠產生正常的變化或出現應有的效果。以飲食為例,如果沒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這個飲食便做不好或者根本做不出來,所謂“以水濟水,誰能食之逛绵。以音樂來說,沒有音律協(xié)調,也就成不了一個樂曲,所謂“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怀各。這也就是所謂“以同裨同,盡乃棄矣”。這種物與物之間的關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术浪∑岸裕《七篇》一般均以五行來表示物與物之間的錯綜復雜關系∫人眨《天元紀大論謂:“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硕蛹。”五行之間的關系不是相生就是相制。五行之中的任何一行都與其它四行密切相關法焰⊙砭#《五運行大論》謂:“其于萬物,何以生化?…辛勝酸…咸勝苦…酸勝甘…苦勝辛…甘勝咸…“R牵”“氣有余則制已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已所不勝侮而乘之,已所勝輕而侮之乙濒。”這就是說這種物與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卵蛉。于此可見,古人從生活實踐中確實是已經認識到了天地萬物之間,它們是彼此密切相關的,是互相依存颁股、互相制約的,萬物是一體的。這是古人通過生產斗爭,運用當時的農牧業(yè)傻丝、手工業(yè)生產技術知識,對當時人們生活和生產中所不可缺少的如金甘有、木、水桑滩、火梧疲、土等幾種物質性質作了比較深入的觀察和了解的基礎上,對客觀物質世界的概括。
4运准、成敗倚伏生乎動
天地是一體的,四時六氣是一體的,萬物是一體的,但是這個一體,中醫(yī)學認為絕對不是靜止的一體,而是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幌氮。《六微旨大論》謂:“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胁澳「没ィ”自然界怎樣在運動呢?《五運行大論》中回答得很明確:“帝日:動靜何如?歧伯日: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復會也【禄”“帝曰:地之為下否乎?歧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也宇智。帝曰:馮乎?歧伯曰:大氣舉之也。這兩段話加以翻譯就是說,自然界是怎樣運動呢那就是,人所居住的地,并不是固定不動的,它是懸掛在太虛之中,同時是不斷地自右而左上下地轉動著胰丁。自然界中的一切變化,都是由于運動而產生随橘。所以《天元紀大論》又說“動靜相,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跤梗”沒有運動便沒有變化,沒有生命,因此這個運動是不斷的,連續(xù)的,永無休止的,所以《六微旨大論》說:“帝日:有期乎?歧伯日:不生不化,靜之期也,…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無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机蔗。”《七篇》不但提出了整個自然界是一個整體,而且也十分明確地提出了自然界的一切變化都是在不斷運動中形成甘萧。沒有運動就沒有變化,也就沒有生命萝嘁。
(二)五臟一體觀
五臟,就是一般所說的心、肝扬卷、脾牙言、肺、腎怪得。中醫(yī)學認為,五臟就是組成人體的五個系統(tǒng),并認為人體所有的器官都可以包括在這五個系統(tǒng)之中咱枉。這五個系統(tǒng)及其所屬器官,雖然各有其獨特作用,但是它們之間是密切相關的,是一個不能截然分離的整體卑硫。心、肝庞钢、脾拔恰、肺、腎五臟,每一臟都有它所屬的器官,心所屬器官為小腸,肝所屬器官為膽,脾所屬器官為胃,肺所屬器官為大腸,腎所屬器官為膀胱基括。除此以外,還有心包絡和三焦颜懊。以上合稱“十二官”。人體所有器官均又分別屬于這“十二官”之下,如舌风皿、血脈與心的關系,目河爹、筋與肝的關系,口唇、肌肉與脾的關系,鼻桐款、皮毛與肺的關系,耳咸这、前后二陰、骨與腎的關系等等魔眨。十二官之間則又是互相作用,彼此相關,如《五運行大論》中謂“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等等媳维。關于五臟相關的問題,《內經其它篇章論述甚詳,《七篇》中集中論述雖不多,但在論述氣候變化與病候的關系時,則無處不體現著五臟一體、相生相制的精神,特別是在《至真要大論》討論病機時,特別強調了“必先五勝”的問題遏暴。凡此均說明了《七篇》對于人體器官,不論是從其本身的作用上看,還是從其相互關系上看,都認為是相互聯(lián)系而不是彼此孤立的整體侄刽。
(三)人與天地相應
“人與天地相應”,即人與自然界是相應的,自然界中的一切變化都直接影響人體并發(fā)生與之相應的變化∨罅梗《六微旨大論》謂:“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州丹。《氣交變大論》謂:“太過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謂治化而人應之也杂彭∧苟荆”《七篇》中大量的內容都是論述天地變化與人體健康和疾病的關系,說明“人與天地相應”正是《七篇》的中心內容∏椎。《七篇》中有關“人與天地相應”的具體論述,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認為人秉天地正常之氣而生存所计。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現象,其中首先是人,都是由天地間正常氣候變化才產生的⊥呕啵《七篇》明確指出,正常的自然氣候變化是產生生命的基礎條件醉箕。沒有正常的自然氣候變化,或自然氣候變化嚴重反常,比如說只有火沒有水,或者只有寒冷沒有溫熱,或氣候變化超過極限,則根本不會產生生命,有了生命也不可能如正常變化中那樣正常發(fā)育和成長。其二是天地變化與人體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關徙垫。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不息并不斷地變化著,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和地理環(huán)境對人體的影響。在氣候變化方面,《七篇》認為,一年四季氣候及作用上的特點已如前述,即:春溫春生,夏熱夏長,秋涼秋收,冬寒冬藏放棒。由于人與天地相應,這些氣候和作用上的特點都直接與人體生理病理密切相關姻报。
《七篇》中大量論述了季節(jié)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疾病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在《氣交變大論》间螟、《五常政大論》吴旋、《六元正紀大論》中論述最多最詳损肛。《五常政大論》中把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區(qū)分為“平氣”荣瑟、“太過”治拿、“不及”三大類,分別介紹了不同氣候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不同影響及其表現《六元正紀大論》中把六十年周期中的每一個年份的氣候變化特點和每一年中每一個時段的氣候特點及與人體病候的相應關系詳細地加以表列。由此說明《七篇》對于氣候變化與人體疾病的關系高度重視,并認為其中有其固有的規(guī)律可循笆焰。在地理環(huán)境方面,《七篇》認為地勢的高下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因而《七篇》又認為人體的健康和疾病又與地理環(huán)境密切相關劫谅。《五常政大論》中明確指出:“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熱而左溫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涼,是以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故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嚷掠∧蠹欤”“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唤裕”“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異治也贯城。”《七篇》就是這樣把地理環(huán)境與氣候變化聯(lián)系起來,把氣候變化又與人體的健康和疾病聯(lián)系起來,成為中醫(yī)學“因時制宜”霹娄、“因地制宜”這一治療原則的理論淵源能犯。
綜上所述,《七篇》認為,從整個自然界來說,天地是一個整體;從人體內部來說,五臟是一個整體;從人與天地之間的關系來說,人與天地又是一個整體。天地萬物之間不但是一個整體,而且是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著,人體五臟之間也是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著,人與天地之間也是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著正因為如此,所以《七篇》認為:一切都必須從整體恒動的觀點出發(fā),來觀察犬耻、分析自然界中的切變化,包括人體的健康和疾病,因此,整體恒動觀就成為《七篇》中的指導思想而貫串于《七篇》所述的各個方面之中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