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是彼得德魯克溶褪,最受歡迎的管理哲學大師币旧。
以下是正文
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做對的事情”,而不是“把事情做對”猿妈。
做事如果不能卓有成效吹菱,那么花費再大的功夫去想去做,都是浪費時間彭则。
管理者并不是手下有一大幫下屬才算是管理者鳍刷。管理者是知識工作者并且有一定影響和決策能力的人;不是重復性工作者俯抖,而是創(chuàng)造性工作者输瓜。
管理者需要面對的現(xiàn)實
1 .管理者的時間往往只屬于別人 ,而不屬于自己 芬萍。
2 .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 “日常運作 ” 尤揣,除非他們敢于采取行動來改變周圍的一切 。
3 .使管理者缺乏有效性柬祠。管理者本身處于一個 “組織 ”之中 北戏,只有當別人能夠利用管理者的貢獻時 ,管理者才算有效 漫蛔。
4 .管理者是身處一個組織的 “內部 ” 嗜愈,受到組織的局限 。
需要改變:
1.能利用好有限時間
2.重視對外界的貢獻
3.善用別人的長處
4.集中于少數(shù)重要的事
5.做有效決策
改變一:善用時間莽龟,時間很稀缺芝硬。要記錄時間,管理時間轧房,安排時間拌阴。
1.我們對時間感知不準確,要記錄奶镶。
2.時間對管理者的壓力:被迫浪費時間迟赃;時間被碎片化;協(xié)調工作上損失大量有效時間厂镇,組織越大浪費越多纤壁,特別是人事方面;
3.診斷時間捺信,通過記錄:
-找出不必做的浪費時間的事
-那些可以讓別人代替完成
-管理者自己在浪費別人時間:
1.問下屬酌媒,與他們進行溝通欠痴;
2.會議如果浪費了時間,要調整秒咨;
3.重質量喇辽,減數(shù)量;
4.浪費時間的活動要消除:
-反復出現(xiàn)的浪費工作量的事雨席,主要是因為缺乏制度與遠見菩咨,如庫存。浪費時間會導致整體的危害陡厘。主要原因是:疏忽抽米,懶散。
-人員過多糙置。二人干二天云茸,四人反而要四天,浪費在人際關系處理上谤饭。
-組織不健全标捺。會議太多,開會應該是補救措施网持,而非慣例宜岛,而且會議容易再次衍生出其他會議
-信息功能不全长踊,導致溝通不及時功舀。
5.安排時間:
-根據(jù)自己的注意力安排時間與工作時長;
-留出整塊時間身弊,利用碎片化時間辟汰;
-別因為晚上可以加班,反而白天效率降低阱佛;
-持續(xù)更新時間安排帖汞;
改變二:貢獻;重視貢獻是有效性的關鍵,重視貢獻就是重視有效性。
(1)自己的工作內容尺碰、水準缆蝉、影響;
(2)與他人的關系隅茎;
(3)管理手段運用;
1.管理者的承諾:要重視貢獻,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技術郎任、部門,要看往外部世界备籽,重視整個組織的目標舶治。外部世界是用戶與市場。
貢獻有:直接成果;價值觀霉猛;培養(yǎng)人才尺锚。
管理者失敗之一:無法對新的職位做出改變與調整,用老一套的舊方法在做事韩脏。
一位管理者職位越高缩麸,對外方面的貢獻也得要越大才行。
2.如何使專業(yè)人士的工作卓有成效:
專長本身的片面的赡矢,只有能與他人協(xié)同杭朱,才能有成果〈瞪ⅲ考慮在為誰提供幫助與服務弧械。
讓別人了解自己的工作。管理者要問別人“為便于你為公司做貢獻空民,你需要我做什么貢獻刃唐,如何提供?”界轩。
能把自己的專業(yè)與別人結合來產生貢獻的画饥,才算“通才”,而不是自己玩自己的浊猾。
3.正確的人際關系:
最好的人際關系建立在貢獻之上抖甘,做有貢獻的事,才受同事歡迎葫慎。
相互溝通:相互溝通不是自上而下的單向關系衔彻,上下級看問題的角度往往不同,下屬越能干偷办,越愿意自我承擔艰额。
團隊合作:強調“貢獻”本身更有利合作椒涯。如果人人都重視貢獻柄沮,那么目標也就一致,合作困難就會小很多废岂。
自我發(fā)展:個人發(fā)展與是否重視貢獻有關祖搓,用“貢獻”判斷自我能力。
培養(yǎng)他人:重視貢獻的管理者必然同時啟發(fā)他人對自己的高要求泪喊,能在相同時間內成長更多棕硫。
4.有效的會議:
明確開會的目的,會議本身也必須開出貢獻袒啼。
改變三:發(fā)揮別人的長處(用人之長的技能可以在實踐中獲得改進)
1.用人所長哈扮,不在于克服別人短處纬纪,而在于發(fā)揮別人長處。要求別人發(fā)揮所長滑肉,而非要求其是“完人”包各。人是用來做事的 ,而非投管理者所好靶庙。不問是否合得來问畅,而問他能做什么?需要有一面所長六荒,而非各方面還過得去护姆。如果不問他能做什么?等于對他未來的不稱職采取寬容態(tài)度掏击。
因事用人:
為組織提供所需人才卵皂,是所需的人才,才能容忍他的個性砚亭,
不以好惡灯变、順從,而是以工作表現(xiàn)選人捅膘。
因人設事:
1.不將職位設成只有上帝才能勝任的難度添祸。設置需特殊人才才能勝任的職位=挖坑;一個職位連續(xù)多人無法勝任寻仗,說明設置有坑刃泌。
2.嚴要求,涵蓋廣:
-要對具有才干的人有挑戰(zhàn)愧沟;
-把與任務有關的優(yōu)勢轉化為確實的結果蔬咬。
只有實際的工作績效才能證明是否適合某一職位鲤遥。貢獻=自身技能×組織優(yōu)值觀沐寺。
*工作者也要自我檢查:自我的能力是否合適擔任組織中的工作。
3.考慮別人能做什么盖奈?而非職位的要求是什么混坞?
績效考評:
1、哪方面工作確實做得好钢坦?
2究孕、因此,哪方面可能會做的更好爹凹?
3厨诸、充分發(fā)揮長處,應再學點什么禾酱?
4微酬、是否愿意讓子女在其指導下工作绘趋?是的,及其理由 or ?不是的颗管,及其理由陷遮。
4.能容忍他人之短】呀看長處是否是任務所需的帽馋,是否與眾人不同,是就聘用比吭。
*如果團隊里無法缺少某個人绽族,可能是上司不行,或下屬不行衩藤,或都不行项秉。
2.管理上司:在上司的長處下功夫,協(xié)助做好工作慷彤,上司有效娄蔼,下屬才能有效。報告時以上司擅長的先開始底哗,而非重要的先開始岁诉,先發(fā)揮其所長。
3.發(fā)揮自己長處跋选。有效的管理者會發(fā)掘機會涕癣,問“我到底能做什么?”前标。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習慣坠韩,什么樣的工作別人做起來費力而自己做起來輕松。
改變四: 要事優(yōu)先
1.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先做炼列,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只搁,在重大機會上,集中一切長處俭尖。
錯誤:
1氢惋、低估任務所需時間,因為不免有意外事件干擾稽犁;
2焰望、喜歡趕工;
3已亥、同時做幾件事熊赖,任一件事受阻,全盤受阻虑椎;
2.擺脫過去:
-擺脫已經沒有價值的過去震鹉,把資源投資到未來的妖,跳出“為彌補過去而放棄未來”的坑。
-不能證明有效就果斷放棄足陨。
-去除舊任務后再去迎接新任務嫂粟,執(zhí)行力更重要。
-不要招新人來負責新項目墨缘。新任務+新人=賭×賭星虹。
3.先后次序的考慮
-按壓力排,會犧牲重大任務镊讼,并且會不敢做決定宽涌。(會產生緊急事>重要事)
-很難確定什么事可緩,可緩 ≈ 放棄蝶棋。
-重視未來而非過去卸亮。
-重視機會而非困難。
-選擇自己的方向玩裙,不盲從兼贸。
-目標高,有新意吃溅。不要只求安全與方便溶诞。
-完成當前最重要的事之后,再去看什么是接下來最重要的事决侈,切忌兩件重要事情同時進行螺垢,并行任務會浪費大量時間在任務切換中。
改變五:找出并分析決策的要素
決策不在于多赖歌,而在于做重大的決策枉圃,分辨什么是例行性決策,什么是策略性決策庐冯。
決策需要的是結果而非技巧孽亲、合理而非巧妙。
決策必須可執(zhí)行肄扎。
決策不是為了臨時需要墨林,而是戰(zhàn)略性考慮赁酝。
臨時決策不能當做長期決策來使用犯祠。
1.決策的5個要素:
-了解決策的性質,經常性的決策可以通過建立規(guī)則或原則來解決酌呆;
-找出決策的邊界條件衡载;
-找決策方案的滿足條件,決策要可接受隙袁;
-決策必須是可執(zhí)行的痰娱;
-反饋弃榨;
第一類:
1.真正的經常性問題 -> 建立規(guī)則。別把經常性問題當成“連續(xù)偶發(fā)性”梨睁。
2.特殊情況下的經常性問題 -> 建立及考慮原則鲸睛。
3.真正的特殊性問題 -> 特殊處理。當心把新問題當成老問題坡贺,而用老方法解決官辈。
4.首次出現(xiàn)的經常性問題 -> 判斷,分辨遍坟,看全貌拳亿。小心一知未解。
考慮順序:1 or 2 -> 4 -> 3
第二類:過界條件
-明確解決問題的最低需要
第三類:可接受
-正確的可接受愿伴,不要“為了能接受”而決策
-考慮折中是為了“至少能拿半塊面包”肺魁。如果是“拿一半等于沒拿”,就不能折中隔节。
第四類:
“可執(zhí)行” -> “能力相適應” 與“制度明確”
-誰應了解這個決策鹅经?
-采取什么行動?
-誰行動怎诫?
-如何行動?
第五類 “反饋”
-及時應正瞬雹、修改、作廢刽虹。
改變六:有效的決策
1.個人解見與決策的關系:
-大概對VS也許錯酗捌,沒有最優(yōu)才需決策。
-先從見解而非收集事實開始涌哲。
-有效決策從不同沖突的見解中產生胖缤,從尚待證實的假設開始。
-不能一開始先下結論阀圾,然后在尋找事實來支持這個結論哪廓。
2.反面意見的運用:
1.反面有意見保護決策者不受別人的“所求、謀私利”的影響初烘,要引起爭辯涡真,要掌握實據(jù)和經過深思熟慮的反面意見。
2.反面意見是“另一種方案”肾筐。只用單一方案就是賭博哆料。
3.反面能激發(fā)想象。在不確定性極高的問題上更需創(chuàng)造性
*有效決策的其他注意事項:
考慮是不是真的需要一項新決策 吗铐?(1)不做就完 ?(2)機會稍縱即逝东亦。
通常面臨的問題是改進,而非變革與創(chuàng)新唬渗。
如果利益>成本典阵,那么就可行動奋渔。切忌只做一半,要徹底執(zhí)行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