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用了十篇日記浓冒,把這將近兩年的緣起做了個簡單的回憶衙吩。
而在這期間禪修中發(fā)生的種種境界,如夢幻泡影芥备,如露亦如電冬耿,已無法再追憶了。
-------------------------------------------------------------------------------------------------------
昨天端午節(jié)萌壳。
我們在遠郊區(qū)的一畝三分地聚餐燒烤亦镶,見到已移居荷蘭7年沒見的朋友日月,一下聊到晚上十點多,甚是高興缤骨。
高興歸高興爱咬。
但每一次作息節(jié)奏被打亂,都需要花費一兩次深入禪修才可以調伏自心绊起,今早亦必如是精拟。
所以,簡單的生活條件虱歪、簡單的社交圈蜂绎、簡單的作息才是行者應該追求的生活方式。
如果還可以有一個清朗無邊的曠野笋鄙,那就更完美了荡碾。
哈哈,這無意之中局装,說的不就是藏區(qū)嗎?
------------------------------------------------------------------------------------------------------
今早起床之后依然有些疲憊 劳殖,
為了禪修時不昏沉铐尚,在前面放了一盞燈,睜眼觀修哆姻。
上坐宣增, 以九節(jié)佛風起。
調順呼吸矛缨,遍觀全身 爹脾。
看看每一縷肌肉、每一寸皮膚是否都放松下來箕昭。
果然? 內觀到心識亂糟糟的 灵妨,
念頭如一團亂碼。
于是簡單的坐著落竹,觀煩惱的升起和湮滅泌霍。
觀累了,輕輕合眼述召。
此時明覺升起朱转, 面前一片光明。
但這光明并不強烈积暖。
沒多久藤为,凡庸之心又以凡庸的方式模糊掉了明覺。
心識如海夺刑,深不可測缅疟。
煩惱如波分别,此起彼伏。
四十多分鐘后窿吩,腿逐漸開始麻脹茎杂,心開始散亂,
繼續(xù)內觀了一刻鐘后 纫雁,
結束了這段禪修煌往。
-------------------------------------------------------------------
我的提問:
修習奢摩他,即便坐上可以穩(wěn)住在無色界定轧邪,坐下進入生活中也無法斷受蘊刽脖?所以達不到三摩地的境界?這將會怎樣忌愚?又如何對治曲管?
上師開示:
如果理解三摩地的概念,就會知道硕糊,在日常生活中院水,人需要調動思考、分析简十、判斷檬某、決策等多項意識功能,來處理和解決問題螟蝙,因此不可能始終保持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地方恢恼,更不能保持在始終處于心一境性的定里。這些過程本身并不是什么錯誤胰默,也不一定需要去對治它场斑。
未修行的人們,大多數時候牵署,所做的是心識跟隨(處理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而漂泊流轉漏隐。也就是被受蘊所驅動,沉浮在了無明里奴迅。
好的禪修行者可以隨著止觀雙運的禪修練習锁保,心識不再輕易認同于無明。即能夠在觀察和覺知的基礎上半沽,根據現(xiàn)實情況爽柒,做出合適的判斷和抉擇。
當心不再被無明受蘊驅動的時候者填,心識會對自身和外界都逐步產生更為深刻并繼續(xù)逐步深入的符合佛法教導的認知浩村,因此,智慧也會增長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