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蕭紅,是被她一生跌宕起伏的愛情所吸引岔乔。一段段蕩氣回腸的戀情,塑造了一個風花雪月的文藝女青年形象滚躯。
而后接觸她的作品雏门,卻發(fā)現(xiàn)遠不如她本人形象來得浪漫,甚至可以說和風花雪月一點邊都不沾掸掏。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代表作茁影,她用文字描繪出了一幅鮮活而生動的家鄉(xiāng)風土人情畫。
讀了一系列民國女神的作品后丧凤,我發(fā)現(xiàn)她們都有很多非同尋常的經(jīng)歷募闲。民國動蕩的時代背景自然是共同的基礎,但是更重要的是她們的才情愿待。
才情不分家浩螺,才華很大一部分根源于豐富細膩的感情靴患,所以她們可以體察到很多常人未注意或習以為常的感受。
而這些借由文字留下來的記錄年扩,亦給我們提供了了解她們最鮮活的一手資料蚁廓。
1 童年的回憶和對祖父的依戀
在《呼蘭河傳》中,蕭紅這樣描述祖父對她的意義:“我覺得在這世界上厨幻,有了祖父就夠了相嵌,還怕什么呢?雖然父親的冷淡况脆,母親的惡言惡色饭宾,和祖母用針刺我手指的這些事,都覺得算不了什么格了】疵”
蕭紅的童年中,大部分都與祖父一起度過盛末。他們一起在后園里探險弹惦,一起讀詩、玩耍悄但,可以說棠隐,祖父和后園構成了蕭紅童年里快樂記憶的全部要素。
她在《呼蘭河傳》中花了大量的篇幅來回憶這段快樂的時光檐嚣,小說中大部分文字都是冷靜地客觀描述助泽,只有關于童年生活的部分溫情脈脈。
相比她成年后坎坷的經(jīng)歷嚎京,童年時光可以算得上是無憂無慮的了嗡贺。我相信,在蕭紅透過《呼蘭河傳》回憶自己的童年時鞍帝,心情一定是無比愉悅的诫睬。至少在此時,她可以暫時忘卻現(xiàn)實中的煩惱帕涌。
童年是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摄凡,對一個人性格的養(yǎng)成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每個孩子都是先從父母身上找尋安全感的寄托宵膨,而一旦父母的角色失位架谎,就會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于是辟躏,孩子便會在其他人或事物上尋求彌補谷扣。
祖父之于蕭紅就像義母之于凌淑華,他們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份情感的缺憾,化身成了他們內心世界的寄托和引領者会涎。
蕭紅長大了裹匙,祖父走了。終其一生末秃,蕭紅再也沒找到一個能像祖父那樣寄托情感的人概页。
所以,在《呼蘭河傳》的序中练慕,茅盾評價蕭紅是寂寞的惰匙。
2 對底層勞苦大眾復雜的感情
在蕭紅的筆下,呼蘭河畔的百姓們每天都過著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铃将。單調地忙碌项鬼,乏味著混沌。
他們的視野里沒有“對”與“錯”的分別劲阎,只論“應該”與“不應該”绘盟。
譬如家里老人生病,子女就“該”花錢跳跳大神悯仙;因為街坊眾口一致地認為媳婦剛到婆家就吃三碗飯毫不知羞龄毡,且十四歲就長得過高不合常理,所以婆婆就“該”狠打教訓一番锡垄。
每個人都循著祖輩傳下來的習慣行事生活沦零,沒有人愿意跳脫這層傳統(tǒng)的束縛。繼而這層束縛被不斷地強化直到有一天偎捎,人們一旦面對哪怕丁點違背“習慣”的事都如臨大敵蠢终,一門心思只想扼殺掉所有離經(jīng)叛道之勢序攘,縮回“習慣”的框架中方能心安理得茴她。
因循守舊產(chǎn)生思維鈍化實在是可怕之勢〕痰欤《呼蘭河傳》中丈牢,蕭紅詳細地描繪了縣城道路上泥坑子帶來的后果。
鄉(xiāng)親們會因為有人在泥坑子里滑倒而看熱鬧瞄沙,會因為馬車陷進泥坑子而幫忙施救己沛,會因為這條路不好走而繞行,甚至會因為泥坑子淹死了豬距境,對集市上出現(xiàn)的便宜豬肉是否是瘟豬肉心有疑慮但諱莫如深申尼,卻從沒有人想到填補修整這條路以絕后患。
每個人都對現(xiàn)狀產(chǎn)生的結果逆來順受垫桂,心安理得师幕,卻沒有人想到要去改變,哪怕是已經(jīng)千瘡百孔的現(xiàn)狀诬滩。
小說對俗世百態(tài)的充分著墨足見蕭紅復雜矛盾的心情霹粥。
她對于同鄉(xiāng)的循規(guī)蹈矩是不屑并批判的灭将,所以無比細致和分明地描繪出一件件“應該”但“不合理”的行為。
同時她又是滿懷同情的后控,因為他們實在也都是百分之百的良民庙曙,依靠自己的勞動維持生計,勤勞善良浩淘,安分守己捌朴。
3 接地氣的女作家
我在《古韻|凌叔華的童年記憶》中說過:“出身顯赫的凌淑華實際并不十分懂得底層人民的疾苦,她所有的煩惱才真正是所謂“奢侈的煩惱”张抄。而她對平民生活的了解男旗,更多的僅是通過旁觀而得⌒辣睿”
而蕭紅恰恰與凌淑華截然相反察皇。
正如張愛玲所說,寫作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泽台。所以其實每部文學作品的風格恰是作者本人經(jīng)歷的映射什荣。
蕭紅不像凌叔華生長于名門望族,在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時一生都能得其庇護怀酷;亦不像林徽因受到愛人的守護直至終老稻爬,她一生中的愛人最終又都與之分離;更不像楊絳蜕依,尋得一人心桅锄,踏實地享受平凡的幸福。
她一生中歷經(jīng)坎坷與波折样眠,看到了太多底層勞苦大眾麻木而又辛酸的生活友瘤。所以她所描繪的都是尋常百姓瑣碎的日常,真實地展現(xiàn)出了動蕩時代下那些循規(guī)蹈矩的良民檐束。
蕭紅的寫作行文不引經(jīng)據(jù)典辫秧,更不刻意修飾,而是最自然和客觀地白描被丧。
所以盟戏,她的文字一點也不矯情,甚至可以說是最接地氣的女作家甥桂。在民國如此眾多的女神作品中柿究,她的著作絕對可以算得上與眾不同。
蕭紅不是溫室中嬌弱的花朵黄选。
她迎著驕陽和風雨蝇摸,在繁華的野外寂寞地搖曳著風姿。
就如同她在淺水灣的墓,在熱鬧中恣意孤獨探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