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3? 星期三? 晴
大腦的偷懶和非理性屎债,與很多心理學(xué)效應(yīng)有關(guān)窑邦。第一個叫“錨定效應(yīng)”。
比如我們常開玩笑說“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想先聽哪一個飘诗?”与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xí)慣,從邏輯上來看昆稿,先后順序并無所謂纺座。
但如果按心理學(xué)“錨定效應(yīng)”的說法,先聽壞消息是比較好的選擇溉潭。因為呢你先聽到了一個壞消息净响,心情很壞,但是又緊跟著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喳瓣,這個負面的心情就會被平復(fù)馋贤、沖散,反過來夫椭,如果你一開始聽了好消息掸掸,緊接著又聽了壞消息,可能就不會那么開心了蹭秋∪鸥叮“錨定效應(yīng)”在這里起到的作用就是,我們在考慮怎么得出一個結(jié)論的時候仁讨,會更依賴于在更早期獲得的證據(jù)羽莺。
先聽壞消息,心理就會把“錨”定得很低洞豁,后來跟上來的好消息會帶來更多喜悅盐固。錨定效應(yīng)在商業(yè)活動里得到了很充分的運用,比如你在商場買東西丈挟,趕上有什么打折活動刁卜,你去看價簽,一件標價為200元的衣服曙咽,很可能會被店家改成199元蛔趴,或者199.9元,這兩者在本質(zhì)上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例朱,但是為什么199.9元的標價更容易使買家下決心去買呢孝情?這里就有錨定效應(yīng)的作用了,看到200元的時候洒嗤,你先看到的是2箫荡,錨就定在了2,就會往200到300之間想渔隶,但如果你先看到的數(shù)字是1羔挡,這個錨就定在了1這個數(shù)字上,你就會覺得這個東西好像也沒有那么貴,因為人的眼睛是從左邊到右邊看的婉弹,所以看到的第一個數(shù)字就變成錨了睬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