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內(nèi)心的沖突》讀后感
時間:2017.3.9~2017.3.18恰画,共計6小時42分鐘
第一次閱讀
人格是可以改善的冲粤。所有人只要還活著就有改變自己蕊程,甚至是徹底改頭換面的可能性践付,并非只有孩童才具有可塑性。
——卡倫·霍妮
問題永遠存在吃挑,它是進步的信使割岛。大腦終身可塑女器,一切皆可學習籽慢。
I. 理性可以鍛煉
沖突存在于每個人的內(nèi)心浸遗,在不同階段,以不同的方式表現(xiàn)箱亿,在它們背后是一種需要修正的認知模式乙帮。
作者在書中提到,無論是以何種方式來應對內(nèi)心沖突的神經(jīng)癥患者(因沖突而產(chǎn)生了病態(tài)行為的人)都是無意識的极景。他們不知道,抑或不承認沖突的存在驾茴,將自我置身于一個理想化的世界中盼樟,以指責外界的方式面對問題的發(fā)生。他們深受其害锈至,一方面本能地極力掙扎晨缴,另一方面由于對沖突的認知錯誤而采取錯誤的行為,惡性循環(huán)峡捡。想要解決問題击碗,第一步,也是最困難的一步们拙,就是認出并承認它們稍途。
這與生活中的其他問題類似。人在感到困惑的時候砚婆,多半無法清醒地看到問題所在械拍,或是逃避現(xiàn)實。然而當事人卻意識不到,只是在大多數(shù)時候坷虑,理智被強烈的情緒淹沒甲馋,行為受本能驅(qū)使,毫無主動權(quán)迄损。
近20年來腦科學和認知科學的迅猛發(fā)展定躏,讓我們對大腦的運行機理有了清楚的認識。人類的大腦分為三層:
- 最里層的本能腦負責應激反應芹敌,它在爬行動物時代便已成熟痊远,已有6億年的歷史。
- 外層是情緒腦党窜,它于哺乳動物時代形成拗引,有5000萬年的歷史。
- 最外層是大腦皮層幌衣,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前腦額葉矾削,人類的一切文明都建立與它之上,它掌管著人類獨一無二的“理性”豁护,然而它的存在歷史只有200萬年哼凯。
2000多年前,蘇格拉底和斐德洛曾對“人身體內(nèi)不止一個自我”的話題做過討論楚里,柏拉圖在旁做了記錄断部。他們認為,人的靈魂有三重本質(zhì)班缎,就如同一個騎手駕馭著黑白兩匹馬拉的戰(zhàn)車蝴光,黑色的馬代表著欲望靈魂,白色的馬代表著意志靈魂达址,而那個騎手代表著理性靈魂蔑祟。
這架戰(zhàn)車就像我們的大腦,騎手是理性腦沉唠,黑白兩匹馬是本能腦和情緒腦疆虚。然而從大腦的發(fā)展歷史上,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满葛,相較于兩匹成熟的馬径簿,騎手還是個寶寶。因此嘀韧,戰(zhàn)車常常失控篇亭,沖突也隨之而來。
好消息是暗赶,科學研究已有證明鄙币,大腦皮層如同肌肉一般可以通過鍛煉的方式得到發(fā)展和強健。這對渴望完善自己的人和飽受內(nèi)心沖突困擾的患者來說是個好消息——人有可能通過努力讓自己改頭換面蹂随。這與本書作者的信念不謀而合十嘿。
在對人腦的研究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非常重要的理性能力——元認知能力岳锁。
元認知绩衷,即認知的認知,它是對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激率。這是最重要的理性能力咳燕。近20年來腦科學和認知科學的發(fā)展,促進了在神經(jīng)癥療法上的進步乒躺,已有臨床結(jié)果證實招盲,鍛煉元認知能力和抗抑郁藥物的組合,可以有效幫助抑郁癥患者的康復嘉冒。
元認知能力對每個人都有極大的幫助曹货。其鍛煉方法非常簡單,且由來以久讳推。
- 冥想顶籽。與任何宗教無關,目的是在呼吸間鍛煉對注意力的控制银觅。已有科學證據(jù)表示礼饱,這種刻意訓練的方式可以直接增大訓練者的大腦皮層表面積,即究驴,使大腦皮層的溝回增多镊绪,用民間的說法,就是讓人變得更聰明洒忧。這是一種簡單蝴韭、有效的大腦體操。
- 復盤和反思跑慕。這幾乎是刻意練習元認知能力最高效的手段。通過對每日工作或生活的復盤和反思摧找,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行事方式核行、思考路徑,有效地訓練邏輯能力蹬耘,且在復盤的過程中芝雪,可以預演對同一事件的不同處理方式,這些活動综苔,都發(fā)生于前腦額葉區(qū)域惩系。生活就是一個演練場位岔,其中有豐富的、卻被浪費的練習素材堡牡。
II. 知識就是力量
如果有人以為抒抬,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對葡萄就一無所知晤柄。
——巴拉塞爾士
成年不代表心理成熟擦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直到死亡的那一刻芥颈,人都走在一條通往成熟的道路上惠勒。
多數(shù)的沖突是由自我價值觀不完善所引起:外界環(huán)境與自我價值觀相矛盾時會產(chǎn)生沖突,無法將同一價值觀熟練應用于不同問題時也會產(chǎn)生沖突爬坑。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纠屋,終身學習、探尋答案自然成為人對自身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盾计。
人生如同一場大型游戲售担,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怪要打,每個人要打的怪不盡相同闯估,每個怪持續(xù)的時間也不一樣灼舍。人便是在不停地出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出生命的意義。
很難想象一個“30歲就死了涨薪,80歲才埋”的人的一生骑素。一個人葬送自己的方式就是不成長。只要不成長刚夺,便會不停在原地打轉(zhuǎn)献丑,被同一個問題絆倒,在無窮無盡地無意識沖突中結(jié)束生命侠姑。
主動去體驗沖突创橄。這是一個理性人的自主選擇,背后的信念和勇氣需要知識力量的加持莽红。這是被作者視為珍貴的一種才能妥畏。
想讓自己的內(nèi)心獲得更多的自由以及更強大的力量,就必須要在遭遇沖突時安吁,拿出勇氣去面對它醉蚁,同時盡量去尋找解決辦法。勇氣越大鬼店,自由和力量來的越快网棍。只有當我們愿意承受打擊時,我們才能有希望成為自己的主人妇智。
為什么不帶著好奇的心探索自己呢滥玷?
這是一場發(fā)現(xiàn)自我的心靈之旅氏身,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多么希望在路的盡頭惑畴,
能輕輕地對自己唱一句:
那些傷我終于為你斗一一撫平蛋欣。
獻給未來懷有期待的你們。
愿你不虛此行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