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數(shù)回內容中贡蓖,我們已經(jīng)講了馬基亞維利主義的方方面面了晾蜘,現(xiàn)在我們就要對馬基亞維利主義的內容進行總結岖常。
很顯然對于馬基亞維利主義有兩種解讀候衍,一種是光明向的解讀滨砍,一種是黑暗向的解讀响逢。我們在上一回里面所提到的钦铺,心理學范疇內的馬基雅維利式人格沼本,就是一種黑暗向的解讀,也是通常人們對馬基亞維利主義的一個認識厉熟。換言之绢片,這類人就是自私自利槐瑞、冷酷無情等舔,把朋友當工具用拉讯。
但是在《論李維》這個文本里院尔,馬基亞維利給人的印象卻是個愛國主義者,而且他是贊成共和主義的施逾。不管共和主義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共和主義肯定是一種以共同體的利益為優(yōu)先考慮的政治哲學主張汉额。至于我們在前面提到的對馬基亞維利主義的反諷化解讀,則凸顯了德性與命運之間的張力。也就是說根據(jù)這種解讀祥山,馬基亞維利的《君主論》颅湘,實際是對于君主的任意妄為提出了含蓄的警告新博。
很明顯從哲學的角度上來看,對于馬基亞維利的光明向的解讀柔吼,還是比較有意思的。按照這種解讀丙唧,馬基亞維利主義與自戀性人格與反社會性人格,應該是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的觅玻,這種學說恰恰意味著共同利益應該是優(yōu)先的想际。
當然了,作為馬基亞維利主義溪厘,這種學說依然鼓勵某種情況下的欺騙與權謀胡本。但這樣做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是為了共同體的利益畸悬。這樣的做法所坑害的則是本共同體之外的別的共同體侧甫。這也就是說要行使馬基亞維利的那種學說,你已經(jīng)要預設一個非常激烈的國際競爭環(huán)境蹋宦,或者是某種國內的不同小團體之間互相激烈競爭的環(huán)境披粟。
光明向的馬基雅維利主義一定就沒有問題嗎
現(xiàn)在我們就預設我們對于馬基亞維利的這種光明向的解讀是對的,但即使是基于共同體的利益冷冗,馬基亞維利主義的權謀守屉,難道就沒有任何問題了嗎?恐怕也未必蒿辙。
我們來看歷史上一個與馬基亞維利本人的著作頗有關聯(lián)的案例拇泛。這就是所謂的圣巴多羅買日大屠殺。這場大屠殺又稱為圣巴多羅買之夜思灌。1572年法國發(fā)生了嚴重的宗教內亂俺叭,它主要是有兩派宗教,一派宗教是羅馬天主教泰偿。另外一派是新教熄守。而當時在法國的那一派新教還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胡格諾派。
那么這場屠殺它為什么會發(fā)生呢?凱瑟琳·德·美第奇柠横,也就是法王查理九世的母后據(jù)說是設計了一個權謀窃款,對胡格諾派的教徒進行了大屠殺。她先騙那幫胡格諾派的教徒說牍氛,天主教與胡格諾派現(xiàn)在應該攜手并進晨继,不要再互相屠殺了。于是她就要攛掇這么一場婚姻搬俊。這個婚姻的雙方紊扬,一方是來自于國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德·瓦盧瓦,是屬于天主教派的唉擂。另外一方是亨利·波旁餐屎,也就是未來的亨利四世,他是胡格諾派的玩祟。
胡格諾派的人一聽很開心腹缩,就大批的進入了巴黎,準備大吃大喝空扎,共慶婚禮藏鹊。沒想到天主教那一派早就磨刀霍霍了。屠殺發(fā)生在1572年8月23日晚转锈,就在圣巴多羅買紀念日之前盘寡。也就在這時候,法王親自下諭旨撮慨,當然是在老太后的攛掇下竿痰,命令全數(shù)殺害進入巴黎的胡格諾派的宗教人士。然后屠殺的范圍又擴張到巴黎之外砌溺,持續(xù)受周之久影涉,死亡人數(shù)有1萬人到7萬人等不同的說法。由此引爆了法國日后的宗教戰(zhàn)爭规伐,導致了無數(shù)的生靈涂炭常潮。
這場大屠殺為什么是馬基亞維利主義思想的體現(xiàn),或者說為什么馬基亞維利楷力,要為這場屠殺來背鍋呢喊式?大家都知道馬基亞維利的《君主論》,是獻給美第奇家族的萧朝。這個法王的太后凱瑟琳·德·美第奇就是美第奇家族的岔留。她是不是讀過馬基亞維利獻給給他們家族的《君主論》呢?是不是在他的君主論的思想的啟發(fā)下检柬,設立了一個圈套献联,去清洗異己呢竖配?
很多人都傾向于的確是這樣。比如胡格諾派的一個律師叫英諾森特·簡特里特里逆,就寫了一本書叫《反對馬基雅維利》进胯。就把這場暴行與馬基亞維利的思想,對于人心的荼毒進行了聯(lián)系原押。同時就算太后凱瑟琳·德·美第奇沒有讀過《君主論》胁镐,這個行為本身好像也符合馬基亞維利主義的描述。
第一诸衔,這個行為它不是為了個人盯漂,它是為了天主教集團的利益。它是基于天主教的利益笨农,反對新教的利益就缆,它不是個體主義。第二谒亦,她用了權謀與欺詐竭宰,騙取胡格諾派來巴黎以婚禮為誘餌,設置一個殺人陷阱份招。第三切揭,做這個事情也要像獅子一樣的無情,像狐貍一樣的狡猾脾还。如果說以婚禮為誘餌,騙別人來參加婚禮入愧,是體現(xiàn)了狐貍的智慧這一面的話鄙漏,那么殺人斬草除根,則體現(xiàn)了獅子的殘忍這一面棺蛛。這不是很標準的馬基亞維利主義嗎怔蚌?
但是讀到這里,大家會不會覺得毛骨悚然旁赊?在婚禮上大開殺戒桦踊,實在是太low的行為了。這樣一個行為也使得馬基亞維利主義在歐洲的名聲變得很差终畅,馬基亞維利的思想就面臨著升級的壓力籍胯。
從今天的立場上來看,馬基亞維利主義的政治哲學的最大毛病是什么呢离福?這個毛病并不是他強調的權謀杖狼。對于權謀的強調,真的很多書都有妖爷,我們《孫子兵法》也強調權謀蝶涩。但是問題是馬基亞維利主義沒有一個非常明白的,對于暴力的反對態(tài)度。
這一點還不如《孫子兵法》绿聘。連孫子都認為戰(zhàn)爭嗽上,是一種不得不用的手段,他還是認為戰(zhàn)爭的最高境界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熄攘。我個人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兽愤,馬基亞維利的學說可能會鼓勵像盧旺達大屠殺那樣的恐怖行為。
霍布斯對馬基雅維利主義的升級
那么怎么升級馬基亞維利主義的思想呢鲜屏?這幾種升級方案烹看,我在這個節(jié)目當中未必都會詳講,但是我也會至少略提一下洛史。首先我要提到的是英國哲學家霍布斯的升級方案惯殊,英國哲學家霍布斯寫了一部政治哲學名著《利維坦》。
這本書是在英國內戰(zhàn)的期間他寫的也殖,我個人揣摩這本書是為了拍護國主克倫威爾的馬屁寫的土思。實際上寫這本書的歷史背景也有點意思,英國的護國主克倫威爾忆嗜。其實是讀過馬基亞維利的書的己儒。馬基亞維利除了《君主論》、《論李維》和《佛羅倫薩史》以外捆毫,還寫了一本書闪湾,叫《兵法》。這本書被譯成英文以后绩卤,在英語世界廣泛流行途样。克倫威爾的武力工具濒憋,就是他的所謂的新模范軍何暇。而新模范軍的各級軍官,都讀了馬基亞維利寫的《兵法》一書的英譯本凛驮。
克倫威爾本人也是實踐馬基亞維利主義道德的模范裆站,他當然是站在新教一邊的。不過和他對抗的王黨黔夭,也就是國王的勢力宏胯,則是天主教的勢力的小跟班。他的戰(zhàn)爭行為壓服了天主教勢力在英國的小跟班本姥,由此將英國鎖死在了新教國家的軌道上胳嘲,并由此完成了國家的統(tǒng)一】鄄荩霍布斯本人是克倫威爾的小迷弟了牛,不過作為哲學家颜屠,他必須要用哲學語言來包裝克倫威爾的方案,這樣就顯得馬屁不是拍的那么的low鹰祸。
在進行這些哲學包裝的時候甫窟,霍布斯的有一些觀點流露出了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對于他的影響,比如霍布斯在描述人類心理的自然狀態(tài)的時候蛙婴,根本就沒有提到人類靈魂中有一種善的成分粗井。但是過去的傳統(tǒng)的倫理學描述,都會說人的靈魂中有善的成分街图。不僅對于善的描述是多余的浇衬,而且從人類欲望的多變性來看,他也認為不可能有這樣的事物餐济。
與對于善這個概念的回避相映襯的是霍布斯更感興趣至惡這個概念耘擂。他認為所謂的至惡是最大邪惡的存在,此即對于暴力死亡的恐懼絮姆。也就是說一個政治共同體的形成醉冤,并不是建立在大家都有善心,而是建立在大家都怕死篙悯。這難道不正是馬基亞維利主義的觀點嗎蚁阳?馬基亞維利也認為人本質上是一種趨利避害的動物,需要被恐嚇鸽照,需要被管教螺捐,不拿鞭子抽是不行的。
無獨有偶矮燎,霍布斯也認為定血,既然沒有至善,自然狀態(tài)的人就不可能會自動的形成一個尋求最大公共利益的政治團體漏峰,然后就會陷入彼此爭斗的無政府狀態(tài)糠悼。用他的話說届榄,人和人之間就類似于狼與狼浅乔。但是這樣的一種彼此爭斗的狀態(tài),必然會導致大家同歸于盡铝条,而人的本性又是趨利避害的靖苇,這該怎么辦呢?霍布斯由此認為班缰,正是因為大家彼此害怕同歸于盡贤壁,這就需要發(fā)明一個政府來管理大家。由此就產(chǎn)生了所謂的社會契約埠忘。
請注意這個社會契約論和我們后面所聽到的,比如在盧梭那里聽到的社會契約論嫉髓,想法是不太一樣的啸胧。這不是公民之間的相互締約,而是公民把各自的權利绰上,特別是武裝權,交到了在所有的公民之上的一個超級威權的下面渠驼。讓這個超級威權來維持內部和平蜈块,和進行外部防御,并且只保留每一個公民免于一死的權利迷扇。這個超級的威權十有八九就是君主百揭,或者是貴族。
當然霍布斯在邏輯上蜓席,沒有排除民主政府也能夠扮演這種威權角色的可能性器一,但他腦子里想的估計是克倫威爾這樣的護國主。這方面的思想是霍布斯發(fā)展馬基亞維利思想的地方瓮床。馬基亞維利的《君主論》是假定君主已經(jīng)存在了盹舞,然后教君主應該做這個事,或者是那個事隘庄。但是他卻對非政府狀態(tài)踢步,演化到政府狀態(tài)的路徑缺乏描述。
而且霍布斯的理論包含了一種對于和平的渴望丑掺,他指出人和人之間如狼與狼一般的私斗是非郴裼。可怕的,所以需要一個政府來管著大家街州。這也就是說霍布斯本人應該是很討厭圣巴多羅買大屠殺這樣的慘劇的兼丰。然而馬基亞維利卻對一個共同體內部的爭斗,保持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唆缴,他認為這種爭斗能夠讓整個共同體充滿了活力鳍征。甚至于我也沒有在馬基亞維利的學說里,找到足夠的道德資源面徽,能夠使得他去譴責圣巴多羅買大屠殺這樣的慘劇艳丛。
功利主義:對馬基雅維利主義的另一種發(fā)展
講完了霍布斯主義,我們再來講講另外一個發(fā)展馬基亞維利思想的一個哲學路徑趟紊,那就是所謂的功利主義氮双。功利主義就是他要強調我們要把共同體的利益加以最大化,而且要強調手段的靈活性霎匈。這個想法是有一點馬基亞維利主義的味道的戴差。但是功利主義者他的典型代表,比如英國的邊沁铛嘱,或者是密爾暖释,他們的思想發(fā)展路徑袭厂,就讓我們體察到這樣一個問題,即共同體的最大利益該怎么計算呢球匕?
我們不妨來通過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說明這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嵌器。假設在我的小區(qū)里面或者在我的社區(qū)里面有一筆公共資金,可以來促進我們的文化建設谐丢。然后在社區(qū)內部的民主委員會的討論上爽航,就出現(xiàn)了兩個彼此相持不下的方案。
一個方案是說我們用這筆錢來請一個交響樂隊乾忱,讓高雅音樂進入社區(qū)讥珍,然后讓所有的人都能夠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但是這要花一筆錢窄瘟。另外一個方案是說這件事是沒有必要做的衷佃,是浪費錢,我們就用這些錢去買一些簡單的音響設備蹄葱,然后讓大叔大媽能夠在社區(qū)的廣場上跳廣場舞氏义。大家也沒有興趣聽那些高雅的交響樂,大家只想唱《小蘋果》图云。在民主投票的環(huán)節(jié)惯悠,唱《小蘋果》的提案以壓倒性的優(yōu)勢淘汰了要聽交響樂的方案。那么從某種意義上說竣况,唱《小蘋果》而不是聽交響樂體現(xiàn)了共同體的利益的最大化克婶。
如果你是一個邊沁主義者的話,你也許會這么說丹泉。但密爾則對傳統(tǒng)的功利主義提出了一些修正的建議情萤。密爾的觀點是這樣的,就是你考慮到快樂不僅僅要從數(shù)量的角度要去考慮摹恨,而且要考慮數(shù)量和質量之間的關系筋岛。聽高級的交響樂是一種高級的快樂,唱《小蘋果》是一種低級的快樂晒哄,所以人家一點點快樂就頂上你20個人的快樂睁宰。
而從社團的長遠利益上來看,你還是要去聽高雅的交響樂的揩晴。當然這就冒出了一個問題了勋陪,你憑什么說高雅的東西好就是好了呢贪磺?你憑什么說我一個人聽交響樂得到的快樂頂20個人唱《小蘋果》所得到的快樂呢硫兰?數(shù)量上的計算關系到底是什么呢?這里就變得公說公有理寒锚,婆說婆有理了劫映。
這個案例就說明了對于社會的長遠的利益的看法违孝,在不同的社會階層和不同的文化團體之間是有非常大的分歧的。我們可以設想在美國的這種多元文化的社會里面泳赋,這種風氣可以說是非常的驚人雌桑。
比如在美國的華裔家庭,爸爸媽媽只要有錢祖今,他們就會努力用這個錢來供孩子讀大學校坑,而盡量讓孩子少背一點學生貸,在美國很多人讀大學是要背學生貸的千诬。而在白人的家庭里面耍目,父母即使有點錢,也不太愿意直接給自己的子女徐绑,要讓自己的子女自己去背著貸款去完成大學學業(yè)邪驮。這是因為在華人的家庭看來,整個共同體的長遠利益就是我們的集體利益傲茄。而在白人的家庭看來毅访,整個共同體比如說家庭的整體利益,體現(xiàn)為父母的當下利益和兒女的當下利益的總和盘榨。他們的時間線相對來說比較短喻粹,更多的是考慮當下的利益的總和。所以在華人的家庭的思維模式中草巡,我們對于這種長遠的教育投資就有更大的熱情磷斧,而白人的思維方式則不是這樣。
那么哪一種是對的捷犹,哪一種是錯的呢弛饭?功利主義能對這些問題做出一種說明嗎?這也是個很大的問題萍歉,請注意這個問題仍然是從馬基雅維利主義里面引來的侣颂,因為馬基雅維利主義的共和主義面向,恰恰是要以凸顯整個共同體的最大利益為最后的指針的枪孩。
好吧憔晒,上面的所有的這些麻煩就引發(fā)了一種更加徹底的對于馬基雅維利主義思想的修正方案,這種方案是什么呢蔑舞?就是這種方案要預設人人平等拒担,并且在這樣的一種規(guī)范性框架中來安頓每個人的自由追求。你想這樣做也可以攻询,他想那樣做也可以从撼,只要大家不礙著誰。那么這樣的思想框架是什么呢钧栖?就是康德哲學的思想框架低零,這也就是我們下面要說的一個思想板塊的內容了婆翔。
課后思考
馬基雅維利主義,體現(xiàn)到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掏婶,負面的一面就是功利主義啃奴,正面的一面呢就是看目標,一切以達成目標為準繩雄妥。所以最蕾,如果運用和解讀馬基雅維利主義,我覺得應該引入亞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老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揖膜,具體品質具體運用。反之梅桩,最怕品質差人又使用馬基雅維利主義或擁有這樣的人格壹粟,因為會沒底線讓人嘆為觀止。我個人呢宿百,還是認為需要一些馬基雅維利主義的思想了趁仙,這樣更容易達成目標,也會區(qū)分不同的人用不的方式垦页,因為有些人可能確實不適合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雀费。
所以,馬基雅維利主義的思想痊焊,若落到人品有保證的人身上盏袄,或許好處很多。因為生活中但凡人品好的人薄啥,反而容易成為案上肉辕羽,太沒有原則,太在乎好人的人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