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猫缭,笑到最后的是一輩子接受教育的人越庇。
最近讀吳軍老師的《大學之路》,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诺舔,如果一年之前讀到這本書鳖昌,在美國參觀那些名校時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實踐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一條路混萝,同時讀書也是另一條獲取知識的道路遗遵。我們選擇一條路的同時,就會放棄另外千萬條路逸嘀。同時车要,各有所長,我們需要借鑒專家的經驗崭倘,會少走很多彎路翼岁。
吳軍老師強調這不是一本升學指南或子女教育指南类垫,也不是介紹美國大學的大全,但還要讓我這個高等教育的從業(yè)者有很多收獲琅坡。
(一)悉患、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是一輩子接受教育的人榆俺。
在中國售躁,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考大學。因為在亞洲人看來茴晋,有大學的學位是進入或維持在較高社會階層的唯一途徑陪捷,同時也是獲得體面工作和收入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在歐美人看來诺擅,上大學只是某些職業(yè)(如律師市袖、醫(yī)生和工程師)必不可少的途徑,但是并非所有的職業(yè)都需要上大學烁涌。
很多考上大學的孩子認為總算完成了家長交給他們的使命苍碟,上了大學就迷茫了。不知道為什么上大學撮执,不知道在大學該干什么微峰。等混到拿畢業(yè)證書的那一刻,又覺得自己總算結束了很不情愿的考試生涯二打,接下來一輩子再也不想學習了县忌。
中國的很多家長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掂榔,其實在人生這場馬拉松比賽中继效,拿到一所名牌大學的燙金畢業(yè)證書,也不過只是取得了一個不錯的站位而已装获。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擁擠瑞信,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跑中,絕大部分的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動退下來了穴豫。到后來凡简,剩下的小數人不是嫌競爭對手太多,而是發(fā)愁怎樣找到一個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精肃。
所以秤涩,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是一輩子接受教育的人司抱。
讓孩子明白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筐眷,這樣他們的路才能走得更長,作為家長习柠,要做到
1匀谣、不能讓孩子害怕教育
2照棋、由著孩子的興趣,學習和從事他們自己喜歡的事情武翎。
(二)兩種教育理念
1烈炭、紐曼式大學
約翰.紐曼(John Newman)是英國牛津的大主教和大教育家。他系統(tǒng)地總結了以牛津大學為代表的英國高等教育的成功之處宝恶。一是符隙,強調在大學里,除了學習知識垫毙,學生們要相互交流膏执,相互學習,彼此成為朋友露久,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人生經歷更米,缺乏了這些,大學生活就不完整了毫痕,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出有能力服務于社會的人征峦,而不是發(fā)文憑。也就是大學教育要以素質教育為根本消请。
當許多聰明栏笆、求知欲強、富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銳的年輕人聚到一起臊泰,即使沒有人教蛉加,他們也能相互學習。他們互相交流缸逃,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针饥,看到新鮮事物并且掌握獨到的行為判斷力。
二是需频,大學是傳播大行之道(University Knowledge)而不是雕蟲小技的地方丁眼。一個大學生的知識面一定要廣,不能局限于換一個專業(yè)里少量的課程昭殉,也就是通才教育苞七。
要實現通才教育,必須具備兩個要素:首先挪丢,要給學生足夠的選課和換專業(yè)的自由蹂风;其次,要有足夠豐富和寬泛的課程共大家選擇乾蓬。否則即使學校允許學生自由選課選專業(yè)惠啄,可選的專業(yè)卻很少,通才教育也就無從談起。
美國的哈佛大學是著名教育家艾略特在美國發(fā)展通才教育的典范礁阁。只有6000名本科生的哈佛大學巧号,居然開了6000門課,再加上可以在麻省理工學院課姥闭,一個本科生能想到的課程在那里都可以學到丹鸿。
但是對于規(guī)模較小的文理學院,要開出幾千門課并不容易棚品,所以通常會與臨近的一流大學合作靠欢,讓自己的學生在那里上課。如包括衛(wèi)斯理學院在內的美國七姐妹女校铜跑,各自和一兩所綜合大學結成聯(lián)盟门怪,以方便學生選課。還有一些學校聯(lián)合授予學位锅纺。學生在兩個學校選擇不同側重點的課程掷空,然后由兩個學校聯(lián)合授予學位。
2囤锉、洪堡式大學
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坦弟,是普魯士德國的外交家,卻建立了完善的服務于工業(yè)社會的普魯士教育體系官地。
在洪堡的體制中酿傍,學生畢業(yè)時必須對一個專業(yè)有比較精深的了解,這和紐曼的理念完全不同驱入。為了讓學生們做到這一點赤炒,很多專業(yè)的學生需要五年才能畢業(yè),而最后的兩年則是完全學習非常精深的專業(yè)知識亏较。而在2000年以前莺褒,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是實行五年制宴杀。
在普魯士教育體系中癣朗,職業(yè)教育、技能教育成為大學的中心任務旺罢。這樣,大學生在學校學到的就是馬上能用于國家工業(yè)化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知識绢记,一走出校園就能為社會服務扁达。如此一來,普魯士很快由歐洲的一個農業(yè)國邁向并實現了工業(yè)化蠢熄,成為19世紀歐洲最強國跪解。歐洲各國看到普魯士和后來德國的崛起后,都紛紛效仿德國的高等教育體制签孔,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叉讥。
前蘇聯(lián)在十月革命后窘行,為了快速實現工業(yè)化,也采用了洪堡教育體系图仓,并且片面強調專才培養(yǎng)罐盔。而新中國成立后,我們也受蘇聯(lián)片面理解洪堡體制的影響救崔,搞了將理工專業(yè)分離的院系調整惶看。
而在19世紀下半葉,美國工業(yè)革命的推進六孵,讓他們適時引進了洪堡的教育體系纬黎,美國的理工科教育便源于那個時期。如今的麻省理工學院劫窒,尤其是加州理工學院本今,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深受洪堡教育理念的影響。
兩種教育理念能否合二為一主巍?
僅就本科教育而言诈泼,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原因有三:
1煤禽、不是每一個學生都需要同時兼顧全面發(fā)展和培養(yǎng)自己的專業(yè)特長铐达。
2、辦學的成本問題
3檬果、社會上很多人不覺得有這個必要瓮孙。
直到今天,要想兼顧通才教育和專才教育选脊,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延長教育時間杭抠,把教育分成本科的通才和素質教育,以及研究生院的專才教育恳啥,別無他法偏灿。
(三)大學著,大師也钝的?大樓也翁垂?
梅貽琦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硝桩,有大師之謂也沿猜。”
吳軍老師的觀點是:大學不僅要有大師碗脊,還要有“大樓”(好的硬件條件)啼肩,否則大師的教育理念就無法落地生根。因為只有硬件有了保障,才能給學生請到最好的教師祈坠,提供足夠的課程害碾、圖書和研究室,開展學習和研究赦拘。
美國的哈佛和斯坦福等大學在很多地方超過老牌的牛津和劍橋慌随,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前者的財務狀態(tài)要比后者強很多。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