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先生說:“曾吃過一塊龍井茶心的巧克力舟误,這簡直是惡作劇!用上海人的話說:巧克力與龍井茶實在完全"弗搭界"⊙慵眩”
弗搭界就是不搭界脐帝,現(xiàn)在很多新式的食物就是喜歡用兩種看上去毫不搭界同云,也想象不出能交集的食物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糖权。滋味如何,的確因人而異炸站,也許是讓人覺得驚艷星澳,也也許就是汪先生口中的“惡作劇”了。
有一回旱易,去城中據(jù)說是有名的私房菜館禁偎,見識了兩樣“弗搭界”的食物。
第一樣阀坏,是龜苓膏腸粉如暖。龜苓膏腸粉是軟糯口感中帶著又苦又甜又膩的味道。
龜苓膏腸粉忌堂,這個品種推出后盒至,就跟榴蓮一樣,喜歡的歡喜到入骨士修,不喜的就把它送上黑暗料理的排行枷遂。
龜芩膏腸粉,不知道是不是我們本地的原創(chuàng)棋嘲,第一次看到它酒唉,是在江門邑家人山水合院的餐牌上。
這是用龜苓膏做成的腸粉沸移,上面灑上杏仁片痪伦,食用的時候要蘸上花生醬。
為什么會說這個食物口味古怪呢雹锣?
首先网沾,龜芩膏是歷史悠久的梧州傳統(tǒng)藥膳,來自廣西梧州的龜苓膏最有名笆制。正統(tǒng)龜苓膏是以受保護動物金錢龜绅这、土茯苓、甘草等中藥材制成凝固的膏狀食品在辆,當(dāng)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改良了证薇。龜苓膏味道帶苦度苔,清熱解毒,在廣東是有涼茶的作用又能充當(dāng)甜品的浑度。
腸粉是粵式早餐的代表之一寇窑,用米漿制成。因為它有點像豬腸子箩张,才叫腸粉甩骏。將磨好的米漿隔水蒸熟成粉皮,再在粉皮上放上餡料先慷,卷成豬腸形饮笛,置于盤上,淋上熟花生油论熙、生抽福青、辣醬便可食用。
龜芩膏腸粉脓诡,就是龜苓膏加米漿卷成的米卷无午,為了增加香氣,便加上杏仁片祝谚,為減輕龜苓膏的苦味又加上花生醬宪迟。
吃的時候的味道又苦又甜又膩,口感軟糯好像是吃龜苓膏交惯,又好像是在吃腸粉次泽,不知道自己是在吃甜品還是在吃早餐,這模棱兩可的感覺讓人實在覺得古怪商玫。
不過箕憾,龜苓膏腸粉的口味雖然古怪,但是也受到很多人的歡迎拳昌,口味這種東西袭异,真的是各有各的感受。
另一個是“三江牛耳殼撈雞”炬藤。
牛耳殼是油炸的面食御铃,本地以新會三江的出名,口感香香脆脆的沈矿,因為使用奶油和南乳調(diào)味上真,牛耳殼有點咸又有點甜,薄薄的一片羹膳,是很受歡迎的小點心睡互。
這個“三江牛耳殼撈雞”其實就是用紅蘿卜絲,生洋蔥絲、切片的酸蕎頭就珠、牛耳殼寇壳、香菜、炸花生妻怎、手撕雞絲拌在一起的菜壳炎,每口的口感很豐富,而且每口雞絲都有芥末的味道逼侦。
喜歡這個菜的人就說芥末味清新匿辩,對這個菜大贊特贊;但不喜歡的人也是因為這個芥末味榛丢,說傳統(tǒng)的麻油手撕雞才好铲球。
這個菜除了味道有爭議,還有兩個毛病涕滋,一個是貴睬辐,一份雞要88元挠阁,另一個毛病是份量小宾肺,別看上席的簸箕那么大,其實換成普通盤子侵俗,那個份量就一小盤锨用。
我的口味大概偏傳統(tǒng),苦苦的甜甜的黑乎乎的腸粉我實在吃不習(xí)慣隘谣。至于三江牛耳殼撈雞增拥,那刺鼻的芥末味哪能比得上麻油芝麻一拌的香氣呢?完全的“弗搭界”呀寻歧!
無戒學(xué)堂日更第15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