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為:曾奇峰《隱秘的人格:人格怎樣決定命運》
01 科胡特認為组橄,自戀型人格的病人同樣會有移情,只不過是向自體客體移情锰什。自體客體分為三種類型下硕,也就是說,自體有三條發(fā)展主線汁胆。
鏡像的自體客體
鏡像的自體客體梭姓,指的是父母在跟孩子的關(guān)系中,對孩子有正面的反應(yīng)嫩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誉尖、完美的、可愛的铸题、有活力的铡恕,這種感覺會逐漸變成孩子自己對自己的尊重。
很多對自己非扯洌苛刻的父母探熔,他們在回應(yīng)孩子的優(yōu)點上顯得非常吝嗇,因為有一句話“驕傲使人退步烘挫,謙虛使人進步”诀艰,在某種程度上毒害了不少人。實際上,往深處想的話其垄,真的不是這樣的苛蒲,可能是相反的,驕傲使人進步绿满,謙虛才會讓一個人越來越猥瑣臂外,最后謙虛到骨子里,就是骨子里的猥瑣以及虛偽喇颁。
人格發(fā)展不完善的父母漏健,就要通過攻擊孩子的弱點,有時候甚至是莫須有的弱點无牵,來告訴孩子這樣的信息—你現(xiàn)在還沒有能力遠走高飛漾肮,你還要在我這里接受很多的批評、訓(xùn)練茎毁、折磨克懊,才能變得完美,才能遠走高飛七蜘。
在我們跟孩子的關(guān)系中谭溉,我們?nèi)绻粩嗟卣f孩子有缺點,來固化他的缺點橡卤,的確使他不能遠走高飛扮念,我們可以和孩子相依為命。但是碧库,每個人都不可能滿足于這種狀況柜与。特別是在旁觀者看來,這本身就是一種疾病嵌灰,或者說是一種有問題的關(guān)系弄匕。雖然我們能從這種有問題的關(guān)系中感受到某些好處,但這種關(guān)系的整體是有問題的沽瞭。
其實迁匠,我們可以給予孩子好的鏡像的回應(yīng),讓他所有的優(yōu)點被固化驹溃,讓他為自己驕傲城丧,有足夠的自尊,這樣豌鹤,孩子就有能力亡哄、有信心去過他自己的日子,他會持續(xù)處在幸福中傍药。當(dāng)然磺平,他與父母的關(guān)系就是“相忘于江湖”魂仍。
理想化的自體客體
理想化的自體客體拐辽,指的是我們需要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理想化的客體拣挪,然后借由跟理想化客體的融合,來填補自己內(nèi)在缺失的部分俱诸,獲得自體充盈的感覺菠劝。
理想化客體,是指把所有好的特質(zhì)睁搭,像卓越赶诊、美麗、完美园骆、全能舔痪、全知、永不失敗锌唾、共情锄码、不偏離的愛、無比的信任等投射給另一個人(客體晌涕,或者自己)滋捶。理想化的本質(zhì)是,處理自己想要融合或者接近那個會讓自己感覺安全余黎、舒適重窟、平靜的人的需求。
父母切記惧财,不要拒絕被孩子理想化巡扇。在成長過程中,兒童需要把父母想象得完美無缺
理想化的父母垮衷,很可能就是孩子將來長成的樣子厅翔。
所有父母都應(yīng)該記住,在孩子面前我們要足夠自律帘靡,我們不一定真正完美無缺知给,但是也不要隨意在孩子面前展現(xiàn)我們過于不完美的地方。我們要給孩子將我們理想化的機會描姚。孩子只要能夠把我們理想化涩赢,他的人格就會在一個健康的框架里慢慢地生長。
他我人格
他我人格轩勘,英語為“alter self”筒扒,也有人把它翻譯成“孿生的自我”。它的意思是绊寻,一個人尋求一種與某個人的關(guān)系花墩,這種關(guān)系可以發(fā)展到他們之間像孿生兄弟姐妹一樣悬秉,那個人的存在不僅可以確立他自己的價值,而且能夠確立他的真實性冰蘑。
一個健康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和泌,每一個階段都可能有一個跟自己像兄弟姐妹一樣親的人。這個人可以在我們發(fā)展的某一個階段祠肥,或者說很多階段武氓,給我們提供真實的存在感以及價值感。這就是“孿生的自體客體”仇箱。
02 愛有兩種形式
嬰兒之愛县恕,實際上是自戀的愛。嬰兒在跟媽媽的關(guān)系中體會到很多愛剂桥,但是這種愛有壓榨忠烛、功利的味道。如果一個人在成年后的親密關(guān)系中权逗,還保留著嬰兒般的愛美尸,那么他對他所愛對象的要求就是,你必須滿足我的所有需要旬迹。如果一個人總是處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火惊,他的親密關(guān)系遲早會被他自己親自破壞。
客體之愛奔垦,跟嬰兒之愛不一樣屹耐。它的特征是,在親密關(guān)系中椿猎,我既能接受來自別人的愛惶岭,同時也能給別人提供他所需要的愛。這是一種愛的相互給予犯眠,或者說按灶,彼此都能從對方那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愛。
03 自戀的表現(xiàn)形式:自大和自卑
自戀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種是自大筐咧,一種是自卑鸯旁。有的人會反復(fù)比較自大和自豪、自尊之間的區(qū)別量蕊,它們都是同一個類型铺罢,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
自大和自卑的成因:分裂
科胡特用兩種分裂描述了自大和自卑兩種狀況残炮。
精神分裂癥的分裂韭赘,是指一個人總體的精神部分不協(xié)調(diào),主要是指知势就、情泉瞻、意三者不協(xié)調(diào)脉漏。而我們這里說的分裂,跟細胞的分裂是差不多的袖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自我需要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本來的我侧巨,另一部分是觀察的我,即在旁邊評判的我贼陶,或者是在旁邊陪伴的我刃泡。如果一個人分裂不足巧娱,就可能導(dǎo)致羞恥感碉怔、屈辱感的缺失,形成病理性人格禁添。
(1)水平分裂撮胧。水平分裂,是指本來的自我與其分裂出來的自我在同一條水平線上老翘。因為二者在同一個“樓層”芹啥,所以分裂出來的自我,可以打壓本來的自我铺峭。這種人表現(xiàn)出來的自戀狀態(tài)就是非常自卑墓怀,甚至猥瑣、低價值感卫键。跟這樣的人打交道傀履,你會覺得他們挺拔不起來。
(2)垂直分裂莉炉。垂直分裂钓账,是指本來的自我分裂出來的自我高于本來的自我。這樣的人與外界打交道的時候絮宁,因為他們拔高了自我梆暮,所以會給別人一種他們很自大的感覺
04 父母人格健康,孩子自然也會人格健康
在對待孩子的時候绍昂,持有的態(tài)度是:沒有敵意的堅決和不含誘惑的深情啦粹。
而科胡特說了一句“Who they ar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they do”—他們是誰比他們怎樣做更重要,可以回答上述列舉的窘游,以及沒有列舉的類似問題唠椭。也就是說,父母擁有什么樣的人格张峰,比他們在某一件事情上怎么做更重要
如果父母人格健康泪蔫,他們不管怎么做,對孩子可能都有支持的作用喘批,孩子的人格會變得健康撩荣。但是铣揉,如果父母人格不健康,那么他們即使照著教科書做餐曹,孩子也有可能出現(xiàn)問題逛拱。
在我們變得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傾向于完美的時候台猴,孩子自然而然會變得健康和傾向完美朽合。
在與孩子的關(guān)系中,根本不是管不管的問題饱狂,而是愛不愛的問題曹步,愛是最好的管理⌒莼洌或者說讲婚,愛是父母能夠給孩子的最高品質(zhì)的教育。
怎樣做“好父母”俊柔?實際上筹麸,我們只要記住三點就可以了。
(1)設(shè)身處地地想孩子所想雏婶。
(2)詢問孩子希望被怎樣對待物赶。
(3)明白過多介入等于剝奪孩子生的意義。
05 自體心理學(xué)的治療技術(shù):共情
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xué)留晚,治療的基本技術(shù)是共情酵紫。在此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了兩個具有操作意義的治療性技術(shù):替代性內(nèi)省倔丈、轉(zhuǎn)換性內(nèi)化憨闰。
替代性內(nèi)省,意思就是治療師在跟來訪者打交道的過程中需五,分裂出一部分自我去體察或共情來訪者的內(nèi)心世界鹉动,就好像是來訪者的一部分一樣。
這種狀態(tài)就是“愛著你的愛宏邮,恨著你的恨泽示,悲傷著你的悲傷,成功著你的成功蜜氨,失敗著你的失敗”
轉(zhuǎn)換性內(nèi)化械筛,意思就是治療師作為來訪者的自體客體,跟來訪者充分共情飒炎。治療師被來訪者租借了自我功能埋哟,這部分租借的自我功能代替來訪者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時間長了,就可能成為來訪者人格的一部分赤赊,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持續(xù)地陪伴他闯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