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圖概覽
簡評&思考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蚣抗,這本書是作者作于1982年,那個時候互聯(lián)網(wǎng)尚未普及瓮下,美國民眾最普遍的娛樂手段翰铡。
而作者是由于對電視節(jié)目所呈現(xiàn)出的钝域,語言的空洞,隨意锭魔,無聊例证,以及荒唐,同印刷術年代下迷捧,美國民眾對于信息敘述的嚴謹態(tài)度以及表達的清晰程度织咧,形成了鮮明對比。進而寫作了此書漠秋。
熟讀奧威爾和赫胥黎的他發(fā)現(xiàn)笙蒙,當時的美國正在發(fā)展成一個“美麗新世界”,海量的信息逐漸鈍化了人們的思考庆锦。
人們的生活中的確會擁有豐富多樣的娛樂方式捅位,人們也會笑口常開,只是漸漸地搂抒,他們會忘記自己究竟為何要發(fā)笑绿渣。
最典型的例子是當時美國電視上很火的脫口秀節(jié)目,節(jié)目組會請到各領域的名人,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淫茵,圍繞特定的主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腮猖,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人們所闡述的觀點很有可能观蓄,并不嚴謹,甚至充滿漏洞,可主持人蚜锨,卻只管把控時間,調(diào)節(jié)氣氛慢蜓,把談話流程進行下去亚再。
而觀眾們大多只會在某個嘉賓所擁有的片段時間內(nèi),去感受其帶來的娛樂效果晨抡,而全無思索其所陳述觀點的對錯合理與否氛悬。
更可悲也可怕的是,在他們因節(jié)目效果而哈哈大笑之后耘柱,倘若去問他們剛才聽到了什么如捅,他們可能一個字也答不上來。
所以無論節(jié)目談論的話題是時事调煎,是政治镜遣,或是新聞體育文學科技甚至教育行業(yè),它的內(nèi)核都是空洞的士袄,你指望從中吸收到什么有益處的東西悲关?怕不是還沒睡醒谎僻。
相應的,也就有了今天文章的標題寓辱。
本書的最大意義可能還是在于提醒又過了20余年的我們艘绍,處在海量信息的漩渦中央的時候,碎片化的危機我們都早已知曉也已意識到了讶舰,更大的問題在于我們所面臨的很多信息其本身并無任何價值鞍盗,而它們卻在為了我們的瀏覽量,而不停的被包裝成有價值的樣子跳昼,消磨著我們的生命般甲。
Stay conscious or we'll gonna entertain ourselves to death.
長點心吧,不然我們真的可能會娛樂至死鹅颊。
書摘&評注
隱喻是一種通過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較來揭示該事物實質(zhì)的方法敷存。
在美國,上帝偏待的是那些擁有能夠娛樂他人的才能和技巧的人堪伍,不管他是傳教士锚烦、運動員、企業(yè)家帝雇、政治家涮俄、教師還是新聞記者。
- 所以我們不怕電視節(jié)目中出現(xiàn)宗教內(nèi)容尸闸,而懼怕宗教需要且離不開電視網(wǎng)絡的媒介來呈現(xiàn)彻亲,那會把它娛樂化,失掉其本來的面貌吮廉。
- 我這里建議的解決方法也正是赫胥黎提出的苞尝。我無法超越他的智慧。他和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樣相信宦芦,我們正處于教育和災難的競賽之中宙址,他不懈地著書強調(diào)理解媒介政治和媒介認識論的必要性。最后调卑,他試圖在《美麗新世界》中告訴我們抡砂,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笑以及為什么不再思考恬涧。
- 所謂娛樂至死舀患,莫過于此。
- 教育家們并不是沒有注意到電視對學生們產(chǎn)生的影響气破。由于電腦的到來聊浅,他們開始產(chǎn)生了某種“媒介意識”。但是,他們的這種意識往往集中在“我們怎樣利用電視(或電腦低匙,或文字處理機)來控制教育”這個問題上旷痕,而不是“我們怎樣利用教育來控制電視(或電腦,或文字處理機)”上顽冶。但是欺抗,我們提出解決措施應該具有超前的意識,否則還要什么夢想呢强重?
- 雖然我們做不到绞呈,但夢想還是要有的
為我們提供純粹的娛樂是電視最大的好處,它最糟糕的用處是它企圖涉足嚴肅的話語模式——新聞间景、政治佃声、科學、教育倘要、商業(yè)和宗教——然后給它們換上娛樂的包裝圾亏。如果電視節(jié)目變得糟糕起來,我們倒是應該慶幸了封拧。
簡而言之志鹃,任何以電視為媒介企圖談正事的節(jié)目,都是耍流氓泽西。如果你博覽教育文獻曹铃,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人說過,孩子在學習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時掌握得最好捧杉;你還會發(fā)現(xiàn)有人說過——柏拉圖和杜威對此也十分強調(diào)——理性只有在情感的肥沃土壤里才能得到最好的培養(yǎng)铛只;
你甚至會發(fā)現(xiàn)有人說,一個慈愛的老師會使學習成為一件輕松的事情糠溜。
但是從來沒有人說過或暗示過,只有當教育成為娛樂時直撤,學習才能最有效非竿、最持久、最真實谋竖。
教育哲學家們認為獲得知識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红柱,因為其中必然有各種約束的介入。
他們認為學習是要付出代價的蓖乘,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锤悄;個人的興趣要讓位于集體的利益。
在他們看來嘉抒,要想獲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對于年輕人來說絕非易事零聚,而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斗爭。
西塞羅說過,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們擺脫現(xiàn)實的奴役隶症,而現(xiàn)在的年輕人正竭力作著相反的努力——為了適應現(xiàn)實而改變自己政模。
- 任何企圖跟你說每天5分鐘,一個月就能說流利英語的廣告蚂会,都是在騙人淋样。
- 電視通過控制人們的時間、注意力和認知習慣獲得了控制人們教育的權(quán)力胁住。
- 這本書作于1982年趁猴,那個時候美國的主流媒體還是電視,現(xiàn)在彪见?大洋彼岸的他們沉迷臉書推特儡司,此岸的我們陷于微博微信。我們的生活企巢,早已被碎片化了枫慷,只是我們近些年才有人提出而已。
大衛(wèi)·里斯曼說過浪规,在印刷術的世界里或听,信息是思想的火藥,所以審查者們才需要穿著肅穆的長袍來熄滅點燃的炸藥笋婿。
導致歷史消失的是人們事不關己的態(tài)度誉裆,而不是他們的固執(zhí)和無知。
電視廣告把企業(yè)從生產(chǎn)有價值的產(chǎn)品引向了設法使消費者感覺產(chǎn)品有價值缸濒,這意味著企業(yè)的業(yè)務已經(jīng)成為一種偽療法足丢,消費者成了信賴心理表演療法的病人。
這種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狀況可以被稱為“大眾文化”庇配,它的倡導者既不是大眾也不是藝人斩跌,而是那些試圖用曾經(jīng)是文化中真實可信的東西來娛樂大眾的人,或是那些試圖證明《哈姆雷特》和《窈窕淑女》一樣有趣捞慌、一樣具有教育意義的人耀鸦。
大眾教育的危險在于它可能真的變成一種娛樂。
有很多過去的偉大作家經(jīng)過了幾個世紀的銷聲匿跡啸澡,如今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袖订,但我們不知道,他們作品的娛樂版還能否留在人們心里嗅虏。
真正的危險不在于宗教已經(jīng)成為電視節(jié)目的內(nèi)容洛姑,而在于電視節(jié)目可能會成為宗教的內(nèi)容。
這種巧合說明現(xiàn)代技術徹底改變了人們對于信息的態(tài)度:過去人們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搜尋信息皮服,現(xiàn)在是為了讓無用的信息派上用場而制造問題楞艾。
曾經(jīng)的我們面臨三綱五常八股取士,隔壁的蘇聯(lián)面對高壓強權(quán),奧威爾擔心我們的生活會被"老大哥"控制的沒有自由可言.
然而現(xiàn)實卻是,我們迷失在了過多的自由中.
電報對公眾話語的貢獻就是使它變得無聊而且無能参咙。還不止這些,電報還使公眾話語變得散亂無序产徊。用路易斯·芒福德的話來說就是昂勒,它帶給我們的是支離破碎的時間和被割裂的注意力。電報的主要力量來自它傳播信息的能力舟铜,而不是收集信息戈盈、解釋信息或分析信息。在這方面谆刨,電報和印刷術截然相反塘娶。
但在電報創(chuàng)造的信息世界里,人們失去了行動的能力痊夭,因為整個世界都變成了新聞存在的語境刁岸。所有的一切都事關每個人。我們第一次得到了不能回答我們?nèi)魏螁栴}的信息她我,而且對于這些信息我們也不必做出任何回答虹曙。
- 民意測驗的組織者通過一些呆板的問題得出你的意見,然后把你的意見淹沒在相似的意見中番舆,最后把這些意見變成——還能是什么呢酝碳?——另一則新聞。所以恨狈,我們就陷入了一個無能為力的怪圈:你心里有很多想法疏哗,但你除了把這些想法提供給記者制造更多的新聞之外,你無能為力禾怠;然后返奉,面對你制造的新聞,你還是無能為力吗氏。
- 這條同上條中的我們第一次得到了不能回答我們?nèi)魏螁栴}的信息芽偏,而且對于這些信息我們也不必做出任何回答 相映襯,我們逐漸被無用的信息所淹沒.
- 問問自己下面這一系列的問題,你可能就會更明白上文的意思了:對于解決中東的沖突你準備采取什么行動弦讽?對于解決通貨膨脹污尉、犯罪和失業(yè)問題你有何高見?對于保護環(huán)境或降低核戰(zhàn)爭危險你有什么計劃坦袍?對于大西洋公約組織、石油輸出國組織等太、美國中央情報局捂齐、反歧視行動計劃和伊朗巴哈派教徒遭受的殘暴行徑,你準備采取什么行動缩抡?我可以大膽地幫你回答:你什么也不打算做奠宜。當然包颁,你可能會為某個自稱有計劃、也有能力采取行動的人投上一票压真。但每兩年或四年你才可能有一個小時來投票娩嚼,這根本不足以表達你滿腦子的想法。
- 我們思考的空間被不停的壓縮著.
- 不管是在口頭文化還是在印刷術文化中滴肿,信息的重要性都在于它可能促成某種行動岳悟。當然,在任何一種交流環(huán)境中泼差,輸入(人們得到的信息)總是多于輸出(在所得到信息的基礎上采取行動的可能性)的贵少。但是,由于電報的發(fā)明堆缘,再加上后來其他技術的發(fā)展滔灶,信息和行動之間的關系變得抽象而疏遠起來了。在人類歷史上吼肥,人們第一次面對信息過剩的問題录平,這意味著與此同時人們將面對喪失社會和政治活動能力的問題。
- 但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新聞都是不起作用的缀皱,至多是為我們提供一點談資斗这,卻不能引導我們采取有益的行動。這正是電報的傳統(tǒng):通過生產(chǎn)大量無關的信息唆鸡,它完全改變了我們所稱的“信息—行動比”涝影。
人們得到的信息總是多于輸出(在所得到信息的基礎上采取行動的可能性)的。
如果沒有和報紙的合作争占,電報將信息轉(zhuǎn)化成商品的潛力也許永遠無法發(fā)揮出來燃逻。19 世紀 30 年代稍早于電報出現(xiàn)的小報,已經(jīng)開始了把無聊素材奉為新聞的過程臂痕。這類報紙伯襟,如本杰明·戴的《紐約太陽報》和詹姆斯·貝內(nèi)特[3]的《紐約先驅(qū)報》,背離了發(fā)表理性政治觀點和緊急商業(yè)信息的傳統(tǒng)握童,盡管他們的報紙充滿了聳人聽聞的新聞姆怪,但大多是有關犯罪和性的內(nèi)容。
這些“具有人情味的新聞”雖然不能影響讀者的決定和行動澡绩,但至少是事關當?shù)氐幕遥顷P于他們熟悉的人和地方的,這些故事往往不需要一定是最新的報道肥卡。
小報上的這類故事不受時間的限制溪掀,它們的吸引力不在于其時效性,而在于其對于時間的超越步鉴。
- 電報對于印刷術統(tǒng)治下的話語定義進行了三路進攻揪胃,遭到攻擊后的話語內(nèi)容無聊璃哟,表現(xiàn)無力,形式散亂喊递。之所以會這樣随闪,是因為電報使脫離語境的信息合法化,也就是說骚勘,信息的價值不再取決于其在社會和政治對策和行動中所起的作用铐伴,而是取決于它是否新奇有趣。電報把信息變成了一種商品调鲸,一種可以置用處或意義于不顧而進行買賣的東西盛杰。
- 但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當莫爾斯預測電報將“使整個國家成為一個社區(qū)”的時候藐石,他并沒有想到電報會產(chǎn)生其他的結(jié)果即供。電報摧毀了關于信息的原有定義,并賦予公眾話語一種嶄新的含義于微。
亨利·大衛(wèi)·梭羅是少數(shù)認識到這種影響的一個人逗嫡,他在《瓦爾登湖》中寫道:“我們匆匆地建起了從緬因州通往得克薩斯州的磁性電報,但是緬因州和得克薩斯州可能并沒有什么重要的東西需要交流……我們滿腔熱情地在大西洋下開通隧道株依,把新舊兩個世界拉近幾個星期驱证,但是到達美國人耳朵里的第一條新聞可能卻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低螅”